《飒飒西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飒飒西风- 第3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刘驽笑了笑,“贼军声势浩大,击退不大可能,但可以稍稍削其锐气!”

    颜烈不以为意,毫不吝啬赞美之词,“刘大人过谦了,你乃我朝栋梁,往后守城之事还要仰仗刘大人您!”

    其余六名将军连连点头,“颜将军所言甚是,咱们早就应该来请教刘大人了!”

    刘驽听后微微一笑,“大战在即,咱们还是不要务虚,须多多关注战事本身才对。”

    颜烈点头,突然从怀中掏出兵符,“这个还请大人包管!”

    他言下之意,愿将禁军统帅职权移交给大理寺。

    刘驽心中迟疑,不肯接过兵符,面露为难之色,“颜将军切不可如此,我不过是个文官,无权掌控兵符。若擅自僭位越权,否则恐怕会惹来旁人议论。”

    “谁敢议论刘大人,我就带人打到他家里去。天底下任何都会反,唯独刘大人不会反,我相信刘大人!”颜烈态度十分坚决。

    “何以见得?”刘驽笑着问道。

    “就凭刘老学究的高风亮节,虎父无犬子,我相信刘大人也一定是个忠义之人!”颜烈答道。

    刘驽微微一愣,仔细问过颜烈后方才明白。原来颜烈将军之子颜锋在半年前误打误撞买了一套大理寺的拳谱,从此练得入迷,一发不可收拾,后来顺理成章地进了大理寺学习最后六式精奥拳术。

    恰逢刘老学究闲来无事,为习武弟子们传授学识。这颜锋原本是个纨绔子弟,热爱斗鸡走狗,不学无术,向来令其父颜烈十分头疼。没想到在刘老学究的教化下,颜锋好似变了一个人,一改往日无赖习性,做人做事十分有担当,令家人侧目相看。

    颜烈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背后里便托人打探那刘老学究的来历,得知真相后从此对大理寺心生好感,只是碍于夔王把持朝政,这才不敢公然表现出来。可如今大理寺把持朝政,他心中再无顾虑,于是急匆匆地带着众将前来表示效忠。

    刘驽听后尴尬地笑了笑,他从未想过自己的父亲能有这般大的魅力,竟能教化众生,令浪子回头。如此想来,他小时候那些棍棒挨得倒也不算冤枉。

    当然,这也不能完全怪刘驽自己。当年的刘老学究着实不像个好好先生,儿子随便踢一脚家里饲养的猪,刘老学究就能拿着棒子绕午沟村追上三圈。每每想到这些往事,刘驽心里都有一些后怕。

    刘驽微微一笑,笑得有点苦,“颜将军实在不必过于客气,兵符还请收下,守城之事由我们共同商议决定。”

    他之所以不肯收下兵符,其实是因为不想接受颜烈奉上的“忠义”这顶帽子。

    他志在天下,绝不可能愚忠于腐朽的李唐朝廷,这是他与颜烈这种唐廷忠臣最大的区别。

    颜烈见刘驽态度坚决,只得将兵符收回怀中,讪讪道:“大人既然不肯收下,那卑职就暂为保管,还望大人能带领我们击退城外贼军,保卫我大唐江山。”

    禁军统领乃正三品,高于正四品的大理寺卿。颜烈在刘驽面前自称“卑职”,自有他的苦心。他心想,如此一来大理寺卿便不会将自己当外人,可以放心大胆地指挥禁军。

    刘驽怎能不明白颜烈的用意,拍了拍此人的肩膀,“这个自然,明日我上午就召集朝中主战派大臣议事,商议退敌之策,还请颜将军前来参加!”

    “卑职领命!”颜烈忙道。

    刘驽指了指颜烈身后的六名将领,“明天诸位若是有空,都一起过来听一听。”

    六将连忙施礼,“遵命!”

    既然主帅已经明确表态效忠大理寺,那么他们自然也要紧随其后。

    他们发自内心地敬仰这位年轻的大理寺卿,此人虽然没有说甚么豪言壮语,但其身上每一处都透着与年龄不符的极度自信。他们心中因这些日来战事吃紧积累下的焦虑,似乎在这一刻都一扫而空。

    刘驽逐一拍过六人的肩膀,“君不负我,我不负卿。来日大战,还望诸位能与我同进共退!”

    六将顿首,“决不辱命!”

    刘驽欣慰地点了点头,神思远远飞去,好似隔着千山万水看见了那片遥远的草原,呜咽的乌尔吉木仑河水和白雪皑皑的白音罕山,眼中隐隐有了泪光。

    普天之下,何人能真正理解那流血千里的战场,西风下皑皑的白骨和功成之后的悲壮苍凉?

第六百五十六节 大宴群臣() 
    翌日,刘驽在大理寺摆开宴席,一众主战大臣和将领前来赴宴。阵势之浩大,震惊了整个长安城。

    这是刘驽刻意所为,正所谓“欲成其事,必先造势”!

    前来赴宴的人极多,与这些人同来的仆人家丁将大理寺外的官道塞得熙熙攘攘。

    刘驽见来客太多,索性命董能在院中摆席,桌案挤满了前后院子里的场地。

    大槐树下单独放着一张小案,是大理寺卿主座所在之地。

    巳时刚到,众人均已落座。

    这些人中不乏朝中正一品、正二品的大员,他们之所以聚集在此地,乃是因为面前这个年轻的大理寺卿给了他们的希望。

    刘驽从主座上站起,朝众人拱手,“今日诸君赏脸,刘某心中感激不尽!”

    众人纷纷起身,“参见刘大人!”

    刘驽请众人坐下,没有再说甚么官场套话。

    他请众人自行开吃,同时给自己斟上一杯酒,开始向众人分析时下局势。

    户部尚书裴元是个白白的胖子,出身山东大族裴氏。他与兵部尚书柳三省正好邻座,两人于是凑到一起细声耳语。

    “柳尚书,你觉得这个刘大人如何?”裴元悄悄问道。

    柳三省摸了摸胡须,“我本是给已故谢相面子,这才与刘大人结交。本以为他不过是懵懂少年,交往深了才知道,真乃一代人杰!”

    裴元连连点头,“我与你看法大致相同,这位刘大人不喜夸张造作,做事颇为朴实。你听他说话虽然言语平淡,但是句句都能切中要害。普天之下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并不多。”

    “可仅仅如此,并不能保证刘大人会带领我们击退城外贼军啊,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呢!”柳三省意味深长地看了眼裴元。

    裴元似有所悟,“我家中颇有资财,若是刘大人需要兵饷,我可以变卖田地房屋,全都献给朝廷!”

    柳三省连连摇头,“你那点家产不够看,算不上天时地利人和。”

    裴元有些迷糊,“那……?”

    柳三省低声道:“我们应该给刘大人一个名份,让他出师有名,可令群臣拜服、外贼生惧。”

    裴元恍然大悟,“原来你们想让他当宰相?”

    柳三省摇头。

    “难道是三公?”裴元睁大了眼睛。

    柳三省又摇头,微微一笑,“我想问问裴大人的想法。”

    裴元差点跳了起来,“你是个老狐狸,我差点上了你的当。说罢,你想干甚么,我都跟你!”

    “那好!”柳三省道,朝裴元微微一笑。

    他从座上站起身,朝主座方向长长一辑,“刘大人,卑职有事禀报!”

    刘驽端坐在主座上,伸手示意,“柳大人不必多礼,请说!”

    柳三省从席间走出,“方今乱世,只有大英雄大豪杰方能拯救黎民于水火之中。当年黑泽一战,刘大人谈笑间便令吐蕃倾国之兵烟消云散,功名之巨,堪称震烁天下!”

    他顿了顿声,目光扫向宴间众人,大声道:“刘大人本是可以做草原可汗的人,如今他肯屈尊降位,带领我们大家剿灭黄贼,我们又怎能让英雄寒心,是也不是!?”

    “是!”席间众人齐声答道,似乎早有准备。

    裴元坐在席上,见状吓了一跳,心道:“原来姓柳的早就谋划好了这一切,却不早早告诉我,真是可恶!”

    他转念一想,“是了,这柳三省本就是谢攸之的门生,自然和其他谢党一样拥护大理寺。我素来与谢党毫无瓜葛,他对我有提防也属情理之中。”

    柳三省一不做二不休,率领众人离席,走到主座前,拜倒在地。

    他手捧一卷圣旨,念道:“皇帝诏曰,今大理寺卿刘驽有功于社稷,赐封秦王……”

    他接着往下念,乃是圣旨中常见一些华丽修饰文辞。

    裴元坐在席上,听得有些头昏脑胀,心道:“秦王,秦王……这可是当年太宗皇帝的封号,这柳三省简直大胆,莫不是想反了?”

    他如坐针毡,明白自己若再不表态,随时可能有性命之危。可即便如此,他仍然难以做下决定。裴氏世代出仕唐廷,他深受国恩。如果仅是为了击退黄贼,他可以豁出性命去。可如果有人想换天,他宁死也不能答应。

    正在此时,主座上的刘驽不等圣旨念完,突然笑着说道:“刘某只是区区大理寺卿,对朝廷并无大功,秦王之位实不敢当!”

    “大人!”柳三省神情激动,劝谏之心溢于言表。

    “莫要再说,秦王之位不敢当!”刘驽的态度十分坚决。

    裴元见状稍稍松了一口气,心想:“这位刘大人倒不像有野心的人,若真如此,实乃大唐之福。”

    与裴元同样想法的人,还有禁军统领颜烈。颜烈本想站出来斥责柳三省胡闹,见刘驽推辞不肯接受秦王封号,方才稍稍放下心来。

    席间,柳三省几次三番劝谏不成,于是神情大急,不停地在地上磕头。那些跟着他跪在主座前的群臣开始嚎啕大哭,个个都想上前死谏吗,一副不死不休的样子。

    “秦王不肯即位,社稷危矣!”

    “还请秦王体谅苍生!”

    “大唐可以没有我们,但不可以没有秦王!”

    “秦王三思啊!”

    副卿董能看着这些哭得感天动地的群臣,心里有些不知所措,他凑到刘老学究面前,悄声道:“老太爷,要么就让大人做了这个秦王吧?”

    “你糊涂!”刘老学究狠狠地瞪了董能一眼,“古往今来,所有想当开国功臣的臣子都是这么干的。他们心里清楚得很,哭得越厉害,将来官位越高!”

    “您是说,他们想改朝换代?”董能吓得把手放进了嘴里。

    刘老学究皱着眉头,没有说话。

    “那……老太爷,我要不要哭?”董能认真地征求意见。

    “滚,敢哭揍你!”刘老学究直想掐死这个混小子。

    席间,那些大臣依旧在哭哭啼啼地劝进,有人甚至用头去磕桌角,场面热闹非常。

    此时,一名不起眼的官员从席间离开,悄然走出了大理寺大门,上街后转身进了街对面的一家酒楼。

    酒楼总共四层,顶层靠近街边的窗户处,一名蒙着面纱的女子独自坐在桌前,只点了两个小菜和一杯茶水,并未动筷。

    女子不时调整脸上面纱的位置,好让人无法看见她那绝世的容颜。

    谢暮烟静静地望向窗外,从她的位置可以将对面大理寺院中的情形一览无余。

    那名从大理寺出来的官员蹬蹬蹬小跑上了楼,凑到谢暮烟身边,低声说了几句。

    谢暮烟轻轻叹了口气,“柳三省私心有些重,做得太过了,不能让他胡闹下去。”

    她轻声向前来报信的官员嘱咐了几句,官员听后连忙转身跑下了楼。

第六百五十七节 远游江湖() 
    宴会在下午太阳落山前结束,刘驽自始至终都没有接受秦王封号。柳三省离开时,面色有些阴沉。

    裴元倒是很开心,这个吝啬的老头临走时不忘抓上几把爪子,悄悄放进了衣服兜里。

    这场宴会耗时甚长,群臣又哭又闹,耗费了不少体力,后来不知怎么突然全都开了窍,不再劝进,一个个开始闷着头吃饭。

    宴会结束后,经副卿董能统计,馒头、蒸饼和粟米等主食的消耗量竟然远多于瓜果和菜品。

    这种事儿十分罕见,董能惊讶得不敢相信,心想:“难不成这些当官的都是苦劳力假扮的,所以光吃饭不吃菜?”

    书房中,刘老学究正在与儿子刘驽闭门密谈。

    “你拒绝秦王封号是对的,这位置上去了就下不来。而且皇帝已经多日不理朝政,这诏书多半有问题。”刘老学究率直地说道。

    刘驽点了点头,“我手无寸功,这些人故意将我抬得很高,恐怕居心不良。或许他们想让我出事,然后再顶替我的位置。”

    “其实有的人未必那么坏,或许只是想升官。”刘老学究愣了愣,没想到儿子竟然想得如此之深。

    刘驽面色凝重,“成为秦王,就等于成为众矢之的。那些人想把我放在炉上烤,然后渔翁得利,我偏不让他们得逞。”

    “那么下一步你打算怎么办?”刘老学究问道。

    “重用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