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飒飒西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飒飒西风- 第2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铜人大阵布置完毕后,我命家丁们送走众铜厂伙计,又让他们按我的要求再次改变铜人大阵的布置,于大阵中一处设下隐秘机关,在机关下挖掘出一条密道,却不对他们言明密道的用处。恰好我府中有一口镶金木箱,颇不易腐,便命人取来,抬入密道中。之后我遣回众家丁,仅留下一位擅长铭文者,命其在一枚铜片上为我铭下此文,与墓穴主人的遗书并存于金箱中。以上皆是谢某亲历,无丝毫虚假,还望后来有缘入墓者知晓。”

    众人读完铜片上的铭文,这才松了一口气。

    冯破脸上露出些许疑色,“你说咱们看过的这封谢攸之留书,当年峨眉五老会不会早就偷偷返回墓穴中看过了?”

    花流雨摇了摇头,“他们可能返回过墓穴,但是应该没有看过这封信。铜人阵法是他们发明的,即便谢攸之已经对铜人大阵稍作改动,通过大阵于他们而言,仍然是小事一桩。既然可以直接通过,又何必劳神费力地破阵。只要他们不破阵,便不会发现谢攸之设下的这处密道,更不会发现箱子里的信。”

    冯破认同她的看法,他的目光落在箱子里犹然静置的另外一块旧铜片,那应该就是谢攸之所说的袁岚遗书,“幸好这个谢攸之还不是个笨人,他若是完全听信那峨眉五老,恐怕这墓主遗书不会落在我们的手里。”

    刘驽听后淡淡一笑,“谢攸之身为大唐宰相,不可能不明白‘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道理,对于任何人的话他都会揣摩几番,更何况是几个素不相识的武林中人。”

    他从箱中拾起那块旧铜片,只见铜片上霉绿遍布,字迹极难辨认。他回头看了眼花、冯二人,目光冰冷。

    花、冯二人直吓得身子一哆嗦,瞬即明白了他的意思,忙道:“刘少侠,你要是不让我们看,我们就不看就是。”

    “嗯!”刘驽哼了一声,撇开二人,大步往旁走开数丈远。

    他运力于掌心,在铜片上缓缓擦拭,尘垢锈迹随之纷落,金亮的字迹呈现在他的眼前。

    “袁氏不肖子孙袁岚遗书:

    “自景龙二年起事失败后,我心灰意冷,便不再管江湖之事,归隐于旁门小派‘掌剑门’中,本想从此弄丝竹以怡情,悠悠间终老此生。忽有一日,我于闲暇中与师父施抱子闲谈,得知师父因醉心医术的缘故,曾北访草原,无意间得知了《化瘀书》的下落,乃是位于抱月山虬髯客的墓穴之中。

第四百七十六节 袁岚遗书() 
“我当时听完师父这席话乃是大吃一惊,心情再也无法宁静。须知这《化瘀书》乃是我袁氏一族保存了近千年的至宝,却被先祖袁天罡赠与风尘三侠之一的虬髯客。究其原因,乃是先祖曾因偶然机缘与当时的秦王李世民见过一面,回来后便说李世民会是千年不世出的明君,无人能出其右。

    “”他曾算过一卦,说是袁氏一族若想在有唐一朝谋反,定会有灭族之祸。为除去本族中某些人心中的不安分,他决心效忠李世民,并将《化瘀书》送与他人,只留下一套摘自化瘀书的连珠劲。如此一来,袁氏一族失去神书护佑,起事之心必然大减。

    “我听说先祖的这个传说时正好年少,心气颇盛,并不认同先祖的看法,常怀一统山河之志,总以为天下这第一个姓袁的皇帝必然由自己来做。

    “直至起事失败后,我方感先祖所言不差。即便如此,我对武学一道仍然十分沉迷,对本族传说中的神书《化瘀书》更是异常向往。我虽隐居于山林,在得知《化瘀书》的下落后,仍然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之情,于是决定将掌门之位传于弟子,只身北上。

    “我历时三年,在北地打听到不少关于虬髯客的传说,并在北海都波部与其传人对决,九场皆胜。此后我从其传人手中得到了半部化瘀书。至于为何只有半部化瘀书,实在是说来话长。

    “据说虬髯客门下传人所言,虬髯客当年并非寿终正寝,而是在一日习武后突然走火入魔,从此身躯日益衰弱,精神随之恍惚,整个人瘦得像个骷髅架子。

    “北地人皆以为虬髯客之所以会如此,乃是因为心地不洁,所以招来邪魔侵体所致。此魔若是不除,那来生还会继续遭受邪魔的反噬,绵绵而无绝。唯一的解决之法,便是在死后由后人剔尽全身血肉,并在骨上铭刻萨满经文,以此将邪魔驱离灵魂。

    “虬髯客竟然听信了北地人的这种说法。他认为自己在行走江湖的生涯中双手沾满了鲜血,且又一直对不起一位对自己极其用心的苗疆花姓女子,若真的遭致邪魔入体,也是该当受到这种报应。

    “后来他于临死之际果然依照北地习俗,吩咐弟子将自己遗体的血肉内脏去尽,并在遗骨上铭刻经文,用来驱魔。只不过他用来驱魔的竟不是常用的萨满经文,而是半部化瘀书。

    “他选择这么做,只因为认为自己之所以会走火入魔,皆由于这半部经汉末吕布改撰后的化瘀书所致。这半部改名为温侯功的化瘀书内容邪恶,极其蛊惑人心,不宜再留于世间,必须将之带入坟墓之中。

    “我经过多番访查,终于在抱月山的一角获知虬髯客埋葬地的下落。此墓乃是大唐卫国公李靖念及当年行走江湖时的兄弟之情,为其筑造的一座豪华墓穴。说是墓穴,其实是一座豪华行宫。虽然墓内机关重重,但懂得机关术的人可以在里面来去自如。

    “我破开其中数十道机关,在一处五颜六色的钟乳石大殿中找到了藏于虎皮之中的虬髯客骸骨,骸骨上刻满经文,正是半部化瘀书,内容与我从北海都波部族人手中得到的另外半部正好相合。我花费一夜时间,遍读此书,悟得武道极义,心中大喜。

    “离开时,我改变了墓穴中的机关,只有拥有掌剑门铁鸳鸯、并且精通我所传连珠劲的人方才可以活着从墓穴中走出。为了以防万一,我还刻意在墙壁上用星辰之图画下了一套连珠劲的运功秘籍。我这样做是为了报答师父施抱子当年的救命之恩,将来若是有掌剑门的弟子访至此地,说不定能凭墓中的半本化瘀书振兴掌剑门也未可知。可就是因为这个决定,让我后半生的日子都在后悔中度过。我只愿将来掌剑门的弟子不要和我一样,落得个不人不鬼的下场。

    “事情是这样的,我为了能够静心修炼神功,专门在草原上找到了一片黑泽。黑泽中有一座矮山,据袁氏祖先留下来的话,当年的袁氏族人便是在这里击杀了吕布之弟吕均,希图从此人手中得到半部化瘀书。可此人过于烈性,竟至死不肯吐露关于化瘀书的半个字,袁氏族人也只能嗟然兴叹。

    “我站在矮山之上,畅怀祖先当年的伟业,意气倍感风发,而后在山上作一茅庐,用来居住,以便修炼神功。短短数月间,我的武功一日千里,与初上草原时不可同日而语。唯一令我感到沮丧的是,我似乎患上了与虬髯客一样的病。我的身体日渐消瘦,体内似乎有一股奇怪的力量,一直在吸取我的生机。“这股力量让我痛苦,夜不能寐。我被逼得快要疯了,于是跳入黑泽之中,让沼泽里的怪鱼吸吮我的鲜血。可是事与愿违,这些怪鱼仅仅吸走了我的内力,对我体内的那股怪力却我丝毫影响。

    “我又在黑泽中居住了两年时间,日夜勤练武功,盼望能够将这股怪力驱出体外。可是事与愿违,我的武功越高,体内的那股怪力越是精纯,令人无可奈何。如今我的武功虽然足可傲视天下人,却只能整天哀叹。这股怪力日益侵蚀我的躯体,控制我的心神,令我行尸走肉,无法自主。终有一天,我会变成这股怪力控制下的傀儡。

    “此时的我终于明白,为何当年虬髯客在临死之际让弟子削去他的全身血肉,绝非仅仅因为北地人的驱魔习俗,而是因为他不愿意做怪力控制下的傀儡。我本想效仿他的做法,可是我身边既没有亲人也没有弟子来帮我完成这一过程。并且我还有一点与他不同,那就是我深深地感觉到,自己体内的这股怪力已经深入骨髓,单纯削去遍体血肉,并不能保证我将来不会成为行尸走肉的傀儡。

第四百七十七节 怪异之力() 
“我曾经试过烧死自己,也试过在自己遍体淋上毒药,可这些办法一个都没有奏效,除了将自己整得遍体鳞伤、不人不鬼,我仍然苟活于这个世间,简直是不死之身。当然,我明白这条命并不是我的,在不远的将来,体内的怪力就要将它夺去。

    “绝望之下,我重返北海都波部,并从虬髯可的传人口中得知一个令人兴奋的消息。据说虬髯客临死之际方才试出来,化瘀书中有一套玄微指法乃是治愈他的病症的良方,只可惜他当时已经病入膏肓,即便用这套指法也难自救。

    “我向都波部的族人讨教这套玄微指法,可他们告诉我,都波部里并没有这套指法。据说当年虬髯客因为愧对一位花姓的苗疆女子,于是命弟子将‘玄微指法‘送至苗疆,同时在族内未留副本。然而当他的弟子到达苗疆时,那位终身未嫁的花姓女子早已经老死。他的弟子因此便将这套玄微指法交给了花姓女子的族人,她的那些族人便是凭借这套指法和一些苗地毒功,成立了江湖上大名鼎鼎的毒圣门。

    “我自知再过三年,便再难镇压体内怪力,早晚会成为行尸走肉之徒,于是连忙启程赶赴苗疆。到达苗疆后,我在各山各寨走访了整整两年时间,甚至不惜混入毒圣门做奴仆,可始终未能找到玄微指法的下落。失望之下,我得知毒圣门有一门宝物名叫万灵大蛇,这条蛇具有神奇的吞噬之力,号称能吞噬一切,即便是鬼神之力也不在话下。

    “我痛恨体内这股正在缓缓侵蚀我的生机的怪力,即便与它同归于尽,我也在所不惜。我心中产生一个奇妙的想法,待我死后,让这条大蛇吞噬掉我的遗体,同时也吞噬掉我体内的怪力。这样一来,我就不用再做怪力的傀儡,即便是死,心里也会感到安宁。

    “我本想偷偷带走万灵大蛇,奈何惹来他人注意。众多毒圣门弟子赶赴而来,拼死阻拦。万般无奈之下,我只能将他们一一杀死,之后带着大蛇只身来到了长安。我选择长安作为自己的终老之地,只为了一个缘由。此处乃是天子之地,龙气浩荡,倘若万灵大蛇无法吞噬我体内的怪力,这里的龙气说不定能够起到镇压怪力之效。

    “我在长安城居住了三个月,可这里的日子过于吵闹,街上行人如织,酒肆勾栏日夜喧嚣,让我被怪力折磨的心神不胜其扰。于是我退而求其次,在长安之南的雍州城里买下一块地皮,作为自己的永息之地。到了这年的八月份,我在这里为自己建好一座祠堂,纪念我风云波动的一生,同时我全身瘦得只剩下一堆骨头,自知这条命早晚要让位于体内的怪力,于是开始为自己挖掘墓穴。

    “为了避免日后被怪力控制的我会殃及世人,我将墓道往下挖了足有数里深,直至触及喷涌的地泉。我围绕地泉将洞穴扩开,在墓道内硬是开拓出一片寒潭。此处静谧优雅,寒波粼粼,没有江湖上的血腥厮杀,也没有朝堂上的勾心斗角,让我心神倍感宁静。

    “我锁上墓穴,封闭墓道,坐于寒潭之畔等死。万灵大蛇日日绕着我游走,将信子吐得嘶嘶发响,时不时地向我长大它那腥臭的嘴巴,只盼能在我失去知觉后能够大块朵颐我的肉体。

    “一切安排妥当后,我倍感安心,于是留下此文,以警醒后来者。若是你们某日不慎走入我的墓穴,切勿深入。若是深入,务必避开万灵大蛇。否则,你们会下场凄惨。不是被万灵大蛇吞噬,便是被怪力俘虏,切记切记,这是我泣血的教训!”

    读完整篇袁岚遗书,刘驽不知不觉间汗毛倒竖。他没有想到,这位本门的先辈竟是如此决绝的一个人,竟连让毒蛇吞食自己这种事儿都能做得出来。同时他心生疑问,既然这位袁岚前辈不愿他人踏入自己的墓穴,那供桌上的那座绘有心法的神主牌又是从哪里来的?

    他直感腹间新穴处隐隐作痛,不禁想起梦中见到的那团漂浮于血海之上的朦胧气息,莫非袁岚前辈所言的那股怪力现今已经进入到了自己的体内?他心中一阵颓然,只觉自己一腔热血尚未抒展,便连遭祸端,难道苍天真的不允他在这中原大地上建立一番功业么?

    他自顾自地笑了笑,心道:“即便做不到,我也要试它一试。若是天意真的如此,我究竟也努力过,算是不枉此生。”

    想到这,他心意稍平,将袁岚遗书收入袖中,回头向花冯二人道:“现在我带你俩去疗伤,不过你们得答应我一个条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