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飒飒西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飒飒西风- 第2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刘驽推开房门,站在惊得目瞪口呆的母子二人面前,他相信这个妇人应该比她那个守口如瓶的丈夫更为坦诚,说不定能从其身上找到问题的答案。

    妇人急忙收住眼泪,吓得惊慌失措,以为是丈夫刚刚被抓,就有强盗趁机进屋抢劫。她紧抱孩儿道:“你是谁,怎么进来的,要做甚么!?”

    “我是大内隐卫的人,孙大人眼下正在我们那里受审,我找你了解一些情况。”刘驽答道,伸手摸了摸妇人怀中孩子的脑袋。

    妇人吓得赶忙将孩子紧紧地搂住,“我丈夫怎么样了,大人你能不能放过他?”

    “当然可以,前提是你得回答我几个问题。”刘驽笑道。

    “大人尽管说,我知无不言。我丈夫为官清廉,从来没有贪污过。”妇人的眼神坚定。

    “孙钰的老家在哪里?”刘驽没有接她的话,径直问道。

    “涿州。”妇人老实地答道。

    “他在雍州府有亲人吗?”刘驽继续问道。

    “没有,一个也没有。”妇人回答得很干脆。

    刘驽渐渐觉得,孙钰身上发生的事情远没有想象中简单。此人与“老家人”来往信中提及的修坟,应该是别有所指。在五十里外的雍州府,定然藏着一个极大的不为人知的秘密。

    他开始觉得自己先前只派陈利和四名隐卫过去实在有些草率,若是那里发生了甚么急事,绝非他们所能应对。

    他继续问了妇人几个问题,但妇人一问三不知,从其坦诚的眼神来看,不像是作假,可能是孙钰平日里对家中妻儿隐瞒甚多的缘故。他不再管厢房中的母子二人,大踏步往门外走去,正好望见孙府马厩里拴着的一匹马,于是径直牵上马向门外走去。

    那守门的老仆头上兀自因伤包着布巾,识出他是前次来过的隐卫老爷,不敢阻拦,连忙开门放他出去。

    刘驽纵马在长安街上疾驰,一阵阵的说笑声、琵琶声和歌声从官道两边的勾栏酒肆中传出,落入他的耳中,听得他不禁微微皱眉。即便大唐王朝已经危在旦夕,但是仍挡不住百官富人们每晚出门寻欢作乐。长此下去,这个朝廷非亡不可。

    突然,一阵婉约清丽的歌声顺着晚风传来,听方向应该是来自醉云楼,“昨夜清风拂柳枝,剑疤男儿,怒颜犯天阙,只为一伸前朝冤魂冤屈。来去如风,发如流瀑,扰得奴儿心碎……”

    他心中猛地一惊,这歌儿说的不就是自己夜审大理寺卿季如常的事情么?他刻意勒停马匹,在醉云楼外的街道上静听。恰好将一队埋伏在阴暗墙角里的官差落在眼里,其中一人说道:“这曲子就是楼里那个名叫弄玉的女子作的么?”

    “就是她,我已经查了好多日。就在季大人被杀的那天,有人看见她随着季大人回了家,后来却突然消失不见。”另一人答道。

    “嗯,她的这首支曲子分明是在赞扬那个暗害了咱们季大人的凶手,估计他们是一路人,早就谋划好了的。”有人附和道。

    “走,咱们这就冲进去抓人!”一个头领模样的人下令道。

    这些官差约定好后,纷纷拔刀从暗处冲出,径直往醉云楼大门冲去。

    “哎哟!”

    醉云楼看门的伙计被这些官差一脚踢倒,发出惨呼。与此同时,醉云楼上那女子的歌声依然曼妙,招来看官们的阵阵喝彩声和掌声。

    刘驽见此情形,双脚在马镫上一用力,身子腾空而起。他一伸手,搭中了二楼的窗沿,翻身跳了进去,发现那唱歌的女子正是那日他在季如常府中遇见的美妾。眼看那些官差就要从楼下冲上来抓人,他顾不得多说话,拉着女子的手便跳出了窗外。

    女子还未反应过来,吓得啊地一声大叫,将头埋进他的怀里。两人稳稳当当地落在马鞍上,刘驽挥起马鞭,胯下马匹如箭般射出,狂奔而去。女子心神稍定,探头往前瞅了几眼刘驽的脸庞,望见他右颊那道剑疤,这才认了出来,眼露狂喜之色。

    就在两人离开后不久,那些官差持刀冲上了楼,徒见一帮惊呆了的看客坐着哑然失语,丝毫不见歌姬的踪迹。

    “人呢,藏到哪里去了?给我搜!”那名官差头领气急败坏地吼道。

    “不用搜了,人都已经被救走了。”一个绿衣公子叹道,他出自名门世族,未将这些小官差放在眼里。

    “怎么走的,谁救的?”官差头领看出绿衣公子的身份,不敢造次。

    “还能是谁,就是歌里长得那个人。”绿衣公子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接着开始做自己的白日梦,“假如我能成为那个人多好,不仅能飞檐走壁、替天行道,还能抱得美人归,简直是痛快!痛快啊!”

    刘驽此刻怀中正抱着美人,却丝毫未感到痛快。他将身子往马鞍后挪了数寸,刻意保持两人之间的距离。他深深地叹了口气,“我把你送出长安城,以后不要再回来了,也不要再唱这曲子了。”

    “为甚么?”月光下,名叫弄玉的女子睁大了眼睛。

第四百二十三节 初露眉目() 
刘驽明白她是在明知故问,所以并不接话,而是问道:”难道你就不怕死吗?“

    “如果死得有意思,小女子倒是不怕。如果不是那些官差来抓我,我还能多唱一会儿,干甚么怕死。”弄玉噗嗤一笑。

    刘驽摇了摇头,在他看来,无论是杀人,还是被杀,死亡从来都不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你还是不打算和我说实话。”

    弄玉微微皱眉,“小女子的父母都已死在战乱之中,早已没有了家,您让我回到哪里去?”

    刘驽勒停马匹,思索了片刻,“我可以给你提供个住处,但你去了那里得守规矩。”

    “哪里?”弄玉脸上露出一丝惊喜。

    “洛阳掌剑门的堂口,那里由我的朋友萧呵哒打点。你帮我捎一条消息,告诉萧呵哒,让他帮我搜寻父母的下落。”刘驽郑重地嘱咐道。

    “你的父母也……”弄玉觉得接下来的话不太吉利,于是没有接着说。

    “或许没有我想的那么坏,总之你将我的原话转告给萧呵哒便是。”刘驽缓缓说道,他从怀中一贴碎银子,转身要交到弄玉的手里,“我就这点钱了,你路上省着点用。”

    弄玉笑嘻嘻地推开了他的手,“我的银子比你多,看!”说完她得意地掏出一张五百两的大额银票,在月光下亮给刘驽看。

    刘驽不用想也知道,这是她在醉云楼卖唱得来的赏钱,笑道:”等到了洛阳,你就不用做这卖唱的营生了。“

    “可是我喜欢唱歌。”弄玉固执地说道,同时两只手箍紧了刘驽的腰。

    刘驽不欲在这等小事上与一名女子争执,他策马向长安城的东门疾驰而去。在距离城门口还有两百多步时,他看清黑黝黝的城门早已紧闭。

    “怎么办?”弄玉紧张地问道。

    “没事的,放心。”刘驽沉声道。

    在马匹即将冲至城门下方时,城楼上方的守城兵士已经发现了这两个意图闯关出城的人。一队兵士赶紧下楼守住了门闩,另一队挺着长枪向二人迎了过来。

    刘驽抱着弄玉从马背上腾空跃起,一脚踏上城墙,在城墙上飞奔,如履平地。他翻身跳上城墙,又朝城外一跃而下,带着弄玉远去。

    弄玉头一次经历这般惊险的场面,吓得瞪圆了眼睛,恨不得再多生出几只手,一道绑在刘驽的身上。她倚在这位魁梧青年男子的胸膛上,抬头望着他的一副浓眉大眼,心里扑通扑通跳个不已……

    两人离去后,长安城的守城官兵们彻底惊呆了,一群兵士聚在一起久久不语,过了良久方才有一人出声,“刚才抱着女子出城的那人会不会就是上次救了户部员外郎李继的那位大侠?”

    “你说的不错,我看着也有些像那位大侠,长发飘飘的,不像是中原人的发式。”另一人附和道。

    “嘘,你们别乱说话,一个光天化日之下强抢朝廷死囚的人,你们也敢喊他大侠。”有人赶紧提醒道。

    他的话让一众人重新陷入了尴尬的缄默,许久后方才有人轻轻说了一声,“大唐真的需要有大侠来拯救了!”

    ……

    弄玉与刘驽在城外十多里地处镇上的一间客栈门前分别,此时月朗星稀,这让她不禁想起,上次两人离别也是在这个时候,她熟练地耍开撒娇的招式,翘起樱桃小嘴,“天色黑漆漆的,你真的放心让小女子一个人去洛阳吗?”

    刘驽指了指客栈的牌匾,“你先在这里歇息一晚,明日买匹马再上路。”

    他从怀中掏出剩下的半包软骨散和一瓶解药交给弄玉,细细地教给她用法,“你这个你拿着防身,切记不可随意使用,勿要让歹人发现了你的意图,否则万分危险。”

    弄玉拿着软骨散和解药,眼睛闪亮,她抬起头看着刘驽,“刘大哥,我觉得这东西很合我的脾性,你还有吗,不妨多给我一些?”

    “没有了,不遇上危急时刻不要随便用。”刘驽不放心地叮嘱道。

    “放心,有了这个东西,我一定能顺利到达洛阳的。”弄玉把玩着手中的药囊和药瓶,欣喜不已。作为一名生于乱世的弱女子,她头一次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能够掌握自己命运的快乐。

    刘驽替她敲开客栈的门,让满脸惺忪的伙计替她开了间上房。两人告别后,他又在客栈外守候了片刻,见无事发生后,这才放心地离开。

    他施展开乾坤迷踪步法,在旷野里疾行。雍州府距离此地不远,他只需个把时辰便能赶到。一路上,他遇见一伙拖家带口连夜逃灾的百姓,问后方知,原来是黄巢、王仙芝义军的一支偏师正在攻打雍州府,连绵的战火中死了不少人,吓得这些雍州一带的百姓只得逃离家园。

    一名老丈因腿脚不便,逃路又匆忙,一脚踩滑,眼看就要摔进路边的沟里。他见状急忙窜身过去,将老丈扶稳,问道:“老人家,你们这是要去哪里?”

    老丈摇了摇头,两行浊泪顺颊长流,“大人哪,去哪里我们自己也不知道,反正哪里可以活命就往哪里去吧。这大唐的天下,总该有咱老百姓的活路在吧?”

    老丈说话时,一支兵马从后面径直追来,轰隆隆的马蹄声惊得众百姓四散奔逃。

    “不好了,那些贼军要过来杀我们了!”

    “苍天哪,你怎么就不能给我们一条活路啊!”

    刘驽不欲眼睁睁地看着这些百姓遭难,于是朗声喊道:“大伙儿不用慌,都站到我身后,由我去跟他们交涉。”

    他声音响亮,带着一种令人难以拒绝的磁性。众百姓听后,竟都不约而同地止下步来。他们心中也都明白,自己这两条泥腿子远不如那些人马腿跑得快,若是光顾着逃跑,迟早还是会被追上杀掉。他们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聚在了刘驽的身上,只怕这位青年人真的能说到做到,帮大伙儿渡过这次灾厄。

    刘驽正正地站在道路中央,等着那伙人马疾驰而来。眼看对方人马即将冲到,他正准备跃起身,将这些人的头领一掌劈杀,却抬眼看见旗帜上一个隐隐约约的“朱”字,于是复又收手立定。

    “律!”“律!”“律!”

    这支人马竟不约而同地在他面前停下了脚步,为首的头领翻身下马,走上前向他问道:“你可是这些百姓推选出来的首领?”

    “是的,你有甚么话可以跟我说。”刘驽沉声答道。

    “我们朱将军说了,让你们这些人都回去好好种田,他只攻城,绝不骚扰百姓。凡是违背他军令者,即便是手下大将,也杀无赦!”那头领好言说道。

    “哦,你们的将军是谁?”刘驽感到一阵惊讶,在这乱世中,肯顾及百姓死活的人可不多见。

    “我们将军的名讳,我可不敢提。”那头领一提起主帅的名号,脸上流露出一丝惧色。在他身后的那帮兵士,表情与他一般无二,看得出他们的那位主帅定然御下甚严。

    “可是你们若不说,我们百姓又怎敢回去种田!”刘驽笑道。

    “罢了,我说。反正若是不能将你们劝回去,我们这颗脑袋照样保不住。”那头领咬了咬嘴唇,道:”我们的主帅姓朱名温,是黄王手下的第一员战将,向来信守承诺,你们还是跟我回去吧。”

    刘驽听后心中大喜,他没有想到自己竟然会在这种地方遇见师兄朱旬。师兄朱旬既然身为黄巢心腹大将,定然跟随黄巢攻打过广州,说不定能知道他父母的下落。

    他追查双亲下落的心情愈发迫切,于是向那头领说道:“好,我这就去跟大伙儿说,让他们回去安心种田。还有一件事我想拜托你,带我去见你们的朱将军。”

    那头领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