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飒飒西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飒飒西风- 第2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准备好了,只待刘将军下令。”那名汗王亲卫赶紧答道。

    “现在就派他们出去吧!”刘驽将茶杯放回了案上,他嚼了嚼口中的茶叶,接着吞入了腹中。

    吐蕃人的十万重甲骑兵已经冲至距离契丹大军阵脚五十步内,他们开始端起手中的巨枪,将枪尖瞄准了前方这些脆弱而渺小的契丹人。

    正在此时,顶在契丹大军前方的三千面铸铁巨盾突然纷纷往旁散开,在巨盾的缝隙处,一队队视死如归、身无片甲的赤膊力士手提巨型长刀从阵中冲出。面对这些杀来的吐蕃重甲怪兽,这些赤膊力士竟无丝毫惧意。

    三千人虽然不多,却个个都是刘驽从契丹八部中精选出的勇敢善战之健儿。

    诺大的草原上,竟然有步兵出战,此番怪象直看得吐蕃人愣了神。那些冲锋过来的吐蕃重甲骑兵纷纷握紧了手中的巨枪,在他们看来,只需一阵冲杀,面前这些令人不可思议的怪象自可瓦解。

第三百八十六节 密谋投敌() 
三千契丹持刀力士面对杀来的吐蕃重甲骑兵不退反进,他们抡起手中巨刀,向这些吐蕃重甲骑兵招呼过来。凡巨刀所过之处,人马俱碎!

    那些冲在最前途的吐蕃重甲骑兵顿时人仰马翻,混乱成一片。

    直至此时吐蕃人方才醒悟过来,契丹人使的是大唐陌刀阵!契丹人甚么时候竟然学会了唐人的战法,这一消息迅即瞬即传遍了战场,让所有的吐蕃人震惊不已。

    刘驽站在岗楼之上,心中终于松了一口气。两年前,他根据《六军镜》书中的战法秘密训练了这三千陌刀力士,除去耶律适鲁外,谁也不知道这个秘密。养兵千日,用于一时。今日这支精心培养的陌刀勇士终于不负他所望,依照大唐陌刀阵法,将吐蕃人砍得哭爹喊娘。

    他看着眼前这番情形,眼眶有些发热,似是看见了两百多年前太宗皇帝治下盛世大唐,北服突厥、高丽,西征吐蕃、西域的无尚荣光。

    接着,契丹大飞鹰之阵化为“爪”式,无数支小股骑兵从阵内冲出,护在三千陌刀力士的两侧,他们将手中长矛向四周伸出,宛如鹰爪,防范随时都有可能前来进犯的敌军。

    随着陌刀阵的大胜,战场上的局势顿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契丹人以少胜多,直入吐蕃十万重甲铁骑的阵中。此刻那些吐蕃重甲骑兵身上沉重的铠甲,不再是防身的宝贝,反倒成了他们逃命的包袱。他们不再是令人生畏的死神,而是人人皆可宰割的牛羊。

    契丹人的游骑兵轻而易举地追上了他们,从其盔甲缝隙处精准地伸进刀子,只是刀口一旋,便轻松地将脑袋割了下来。

    战场上四处皆是契丹人的欢呼声,在他们看来,胜利已经属于己方。他们赞美巍峨的白音罕山父亲,赞美呜咽的乌尔吉木伦河母亲,赞美带领他们走向强盛的伟大可汗耶律适鲁。他们挥舞着手中的战刀,宛若在驱赶待宰的羔羊一般杀戮吐蕃人。

    然而接下来的一幕,彻底地击碎了他们心中的幻想。

    两万金甲骑兵从吐蕃人的后方疾驰而出,好似一道黄色雷霆般突然劈在了这片浸透了鲜血的战场上。凡是黄金刀锋所过之处,片甲不留。战场上的契丹将士往往还未回过神来,便已被从身边掠过的金色身影削下了脑袋。

    吐蕃老王终于按捺不住,派出了这支真正的黄金骑。

    这支黄金骑果然不负吐蕃国倾国之力的培养,在战场上昭示着他们无与伦比的战斗力。他们胯下的马匹是如此之快,以至于让多数契丹将士都无法跟上他们的步伐。他们的黄金刀是如此锐利,以至于刀锋之下契丹人的甲胄脆弱得跟纸片一样。

    吐蕃人又一次夺回了战场上的主动权,他们在黄金甲的协助下开始发动反击,压得契丹大军步步倒退,渐渐逼近黑泽岸边。在他们重新夺回的每一方土地上,皆是躺满了契丹人的尸首,浸满了契丹人的鲜血。

    岗楼上,刘驽紧攥着手中的茶杯,他长叹了一口气,局势终于还是到了这一刻。

    “右将军,我们该做些甚么?”众汗王亲卫急切地问道,眼下局势危如累卵,任是谁也不可能再沉住气。

    “变阵,第八式,鹰飞之形!”刘驽淡淡地答道。

    面对不断逼近的强敌,契丹人左前右军纷纷脱离本阵,化作三股独立的人马冲入了吐蕃人的汪洋大海之中。三支人马互呈掎角之势,以图尽量拖住吐蕃人进军的步伐。剩下的契丹中军与后军固守在黑泽之畔,拼命抵抗吐蕃人不断发动的冲击。

    战事发展了现在这种局势,拖延便只有一种意义,那便是等待,等待从天而降的希望。但这只是岗楼中刘驽个人的想法,不代表其他将士能与他同进共退。

    今天这一战,让后军将军乃木器心中怨气颇大。他麾下的后军不仅没有得到一次露脸的机会,反而被可汗不停地抽调走人马,补充给了其他的将军。

    眼下,他麾下仅剩两千人马,简直连一个千夫长也比不上。

    他悠悠地吐了口气,心想看眼下这局势,吐蕃人怕是快要赢了。他望了眼自己的两千人马,做可汗应该已经没有指望。即便凭这点人向吐蕃人投降,恐怕吐蕃人也难看得上他。

    急切间,他将目光瞄准了前方的汗王车辇,又将十几名值得信赖的将领叫到身边,截了当地向这些人问道:“你们想不想活命?”

    众将纷纷答道。

    “想,还请乃木将军给我们指条活路!”

    “眼下大汗已经自顾不暇,我们还有家小,只能剩走投降这一条路了。”

    “是啊,是啊,只有投降了吐蕃人,咱们才有活命的机会。”

    乃木器见这些人心中所想果然如自己所料,嘴角于是现出一丝冷笑,“可是凭我们现在这点本钱,即想投降吐蕃人,恐怕吐蕃人也看不上咱们……”说到这,他故意停住不说。

    “那我们该怎么办?”

    “乃木将军,你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

    乃木器将手指向中军中汗王车辇所在的方向,“抓住大汗,将他交给吐蕃人。只要我们立下的功劳足够大,吐蕃人就一定会重用我们!”

    众将一听顿时吓得傻了,没有人敢再说一句话。即便他们贪生怕死,想要投降吐蕃人,伟大的肯耶律适鲁却一直是他们心目中不可冒犯的神灵般。

    “你们还愣着干甚么,要想活命,就在此一举!”乃木器见众人迟迟不动,于是厉声吼道。

    众将听了他这句话,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纷纷垂下了脑袋,“一切谨遵乃木将军吩咐!”

    乃木器见诸将服软,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便向众人分派任务。两千后军在他的带领下,神不知鬼不觉地朝中军中汗王车辇所在的方位摸了过去。

    岗楼中,刘驽在不停地踱步,想强自按捺心中纷乱的心绪。他在等待一个消息,一个来自于萧夫人的消息。

第三百八十七节 大唐玄甲() 
在他身旁,八名汗王亲卫纷纷往岗楼外眺望。他们眼睁睁地看着那些身穿金盔金甲的吐蕃人在本方阵中肆无忌惮地冲杀,逼得己方大军不住地往后倒退,近乎陷入黑泽。

    有几名汗王亲卫开始对面前这位右将军产生怀疑,向他投来怀疑的目光。他们皆是心想,凭大汗识人用人之明,怎会将攸关契丹八部生死的统帅兵权交给这样一个中原人。若不是这个中原人,契丹大军又怎会有这样一场大败。

    刘驽看得出他的反应,但并不想解释点甚么,因为他唯一的解释即将到来!

    另一些汗王亲卫则是在做白日梦,刘驽从他们的言语中可以听出,这些人皆是在幻想此刻若是能在吐蕃人的后方发生一场兵士哗变该有多好。他微微一笑,对此不置一词,继续他的等待。

    这些做白日梦的汗王亲卫们最终等来的不是吐蕃人的兵士哗变,反倒是一场发生在吐蕃人后方的大火。

    这场大火来得莫名其妙,以至于让所有人都没有防备。大火顺着南风刮来,点燃所过之处的草地,直袭吐蕃大军的背后。

    烈焰腾空,浓烟阵阵。即便再强的军队,在这场大火面前也是无能为力。

    吐蕃人意识到危险之后,拼命向南冲锋,以图不被身后的大火追上。在他们的这番死命攻击之下,契丹人更加抵挡不住。互成犄角作战的左、前、右三支人马的阵型被吐蕃人彻底撕裂,随时会有覆灭之危。

    望见眼前这一幕,身为主帅的刘驽直感嘴角有些发干,他转身向一名汗王亲卫下令,“吹响号角,我们的重骑该出动了。”

    战场上一阵阵悠远的号角声迎风响起,号角声寄托着这些契丹兵士心中最后的希望。

    约莫一刻钟后,一支约莫五千人的契丹重骑出现在了战场的西侧,在耶律大略的率领下,缓慢而稳定地向吐蕃人的右翼推进。所过之处拓开血路一条,将吐蕃人的军阵割成了两半,吐蕃人的战力随之大减。

    这五千契丹重甲骑兵的突然出现,成功地迟缓了吐蕃人对契丹大军的攻势。左、中、右三支人马趁机合于一处,与黑泽岸边的大军本阵遥遥相望,互作支应,黑泽畔的契丹大军阵脚因此暂得立稳。

    乃木器见战场上的局势发生了改变,随即招手命令部下的十几名将军和两千人马暂时停下行动,“再等等,说不定我们可以不用投降吐蕃人。”他的心里又一次燃起了可汗之梦。

    生死存亡之际,吐蕃人将目光瞄准了这突然出现的五千契丹重骑。他们明白,只要此军覆灭,契丹人便再无翻身的机会。

    两万黄金骑调转马首,向着契丹重骑的行进方向直扑而来。依照此军迅捷灵活的战斗方式,五千契丹重骑不过是用来塞牙缝的血食而已。

    正在这两万黄金骑准备扑向耶律大略所率五千重甲骑兵时,战场右侧的地平线处突然出现了另外一支神秘的军队。彼军中的兵士皆着玄衣玄甲,人数虽然不多,却分成了十四列并头行军。

    军中一杆大旗迎风飘扬,大大地书写有四个大字,“大唐玄甲”!

    与此刻战场上的所有吐蕃、契丹军队不同,这支人数甚少的大唐玄甲军中一片静悄悄,没有人发出呼喊,更没有人发出咆哮,所有人都静静地伏于马背之上,沉默得好似远处巍峨连绵的白音罕山一般。

    他们低调地行军,速度迅如雷霆,发出的声音却比草原上掠过的一阵微风还要轻盈。直至他们接近至吐蕃大军的东侧,猝不及防的吐蕃人方才发现了他们。

    如今吐蕃大军后方有大火紧逼,西侧有契丹重甲骑兵攻进,南边与契丹本阵相持,因此东翼便成了他们唯一的退路。如果这条退路也被封死,那么吐蕃大军便会成了瓮中之鳖,落败恐怕只是迟早的事儿。

    两万黄金骑因此只得暂时放弃进攻耶律大略所率的五千契丹重甲骑兵,转头向这支人数极少的大唐玄甲军扑来。黄金骑乃是吐蕃国的百战雄狮,向来很少与其他军队以一搏一。对于他们来说,摧毁眼前这支士气低沉、兵士发蔫儿的唐军不过是轻而易举。

    只要消灭了这支契丹人的援军,再解决掉西侧的契丹重骑,那么攻陷契丹大军本阵不过是早晚的事儿。

    征服草原,在此一举!

    两万黄金骑几乎没有任何顾虑地向这支大唐玄甲冲了过来,他们阵型紧凑、战法老练,不愧是吐蕃国的第一精锐之师。

    就在他们的前方,那支人数甚少的大唐玄甲军迟钝得好似一支没有打过战的新军一般。彼军中的将领面对奔袭而来的黄金军,竟然没有作出任何应对的举措。

    原来是十四列,眼下仍是十四列,一点也没有变过!

    两万黄金骑毫无悬念地杀进了这支痴呆迟钝的唐军中,他们舞起手中的黄金刀,准备展开一场血腥而痛快的杀戮。

    然而这支可笑的大唐玄甲军竟好似没有看见他们一般,继续闷头往前行进,简直是掩耳盗铃,愚不可及!

    两军交错,兵器相交。

    黄金骑的将士们发出声声怒吼,与之相对的是这支唐军出乎寻常的沉默。

    一番激斗过后,这支唐军依旧以十四列的阵型静悄悄地向前推进。在他们的身后,两万具金色的人尸和马尸散落在夕阳下的草原之上。

    战场的吐蕃人从未见过这种杀人不闻声的军队,强烈的恐慌情绪迅速在他们中间开始蔓延。他们不敢直视这支唐军,于是开始死命进攻黑泽之畔的契丹大军本阵。妄图一举将其中军击溃,以期获得最后翻盘的机会。

    时至此刻,吐蕃大军尚存有五十余万,在人数处于劣势的契丹人面前,他们仍然庞大得像一只怪物。他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