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飒飒西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飒飒西风- 第2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帐篷内众人噤声,谁也不敢发表看法,否则就是怀有陷害汗王储子之心。这若是让可汗发觉,以可汗的狠辣手段,即便今日不算账,将来也是卿卿小命难保。

    耶律适鲁叹了一口气,既然乃木器已是动弹不得,他只能在耶律选和刘驽二人作出选择。一个是亲生之子,一个是忘年之交,派出哪一位都会让他心痛。他垂目思索片刻,抬眼时目光落在了耶律选的身上,似是有了主意。

    正在此时,刘驽站起身,打破了帐篷内的静寂,“可汗,让我去吧!”

    耶律适鲁沉默了片刻,“刘将军,你要不要再想想?”

    “不用了,就让我去吧,可汗!”刘驽起身告辞,大步往汗帐外走去。

    耶律适鲁,既然你以赤诚之心待我,那我刘驽也并绝非负恩忘义之徒,我又怎能忍心让你老来丧子?

    乃木器,今日我并非败给了你的卑鄙,时日方长,你我终有角逐之时!

    就在刘驽走后不久,乃木器恭恭敬敬地走到耶律适鲁面前,长跪在地,表现得像是草原上最忠心的臣子,“启禀大汗,卑职还有一要事相报,此事攸关右军的存亡。”

    “乃木将军请说。”耶律适鲁有些提不起兴致来,并没有正眼看他。

    “可汗先前已立下军令,作战人马中不得夹杂女子。就在刚刚不久,卑职听属下来报,刘驽竟将柳哥公主带至了右军,简直是无视可汗的谕令。卑职早就听说这个柳哥公主擅长蛊惑人心,只是可汗仁慈,方才饶她一命。右军若有甚么闪失,此女定然脱不了干系!”

    耶律适鲁手一扬,“罢了,此事就由刘将军去吧!”

    既然刘驽肯为他耶律适鲁出征,他又怎能在此等小事儿上对其苛刻以求,如此岂不是寒了忠臣之心?!

    乃木器听后脸色一阵变化,悻悻地退回了自己的席位。

    ……

    辽阔的草原上,绵延数千里的乌尔吉木伦河水自西向东流淌而来。吐蕃与契丹大军分列在河的两畔,双方沿地形展开,大军绵延出数十里远,遥遥直至天际。双方战鼓雷鸣,人马骚动,兵士们的呼喝声响彻云霄。

    依照先前定下的筹划,契丹本阵保持不动,由刘驽率领右军渡河向吐蕃人发起挑战。部分右军子弟抬着木板上前,在奔腾不息的乌尔吉木伦河上搭起了浮桥。

    契丹八部的十万人马在草原可汗耶律适鲁的率领下,亲眼目睹刘驽带着两万右军子弟踏上浮桥,向彼军冲锋而去。

    呜咽的乌尔吉木伦河母亲今日即将目睹一位中原男儿的壮举,千百年后,乌尔吉木伦河水仍会流淌,而那位名叫刘驽的少年,他的传说也必将流传后世!

    就在刘驽率右军刚渡至一半时,吐蕃人便发起了攻击,箭雨片片袭来。此举符合兵法中的“半渡而击”,乃在他的预料之中。

    他派下军令,两千名右军子弟下马持盾,护着本军缓缓前进。不断有人倒下,不断有人补上。

    乌尔吉木伦河水被血染红,但没有人因此畏惧。他们每流下的一滴血,都需要吐蕃人去加倍补偿!

    右军将士众志成城的景象不仅震惊了吐蕃人,便连后方契丹大军中的兵士们也备受鼓舞。他们突然想起那名被称作“雄鹰”的少年的传说,也不知是谁先起了头,喊出第一声“雄鹰!”来。

    “雄鹰!”“雄鹰!”“雄鹰!”“雄鹰!”

    “雄鹰!”“雄鹰!”“雄鹰!”“雄鹰!”

    “雄鹰”的呼声随即传遍了契丹大军的每一个角落,让每一位将士为之动容,震荡了大地,激响了河水。

    嘹亮的呼声直冲云霄,便连奔腾的乌尔吉木伦河水也为之失色。

    乃木器见状脸色煞白,双目有些失神。他没有想到,这个汉人刘驽,竟能得到如此之多草原男儿的支持。恍惚间,他似乎觉得汗王之梦离自己越来越远。他似从一个漫漫长梦中醒来,浑身冷汗淋漓。

第三百七十四节 右军雄威() 
他心中生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惧意,这股惧意让他警醒,提醒着他,眼前这个对手的可怕。他必须想尽办法获得那些契丹勋贵宿老们的支持,无论金银和珠宝,还是美女、奴隶和官职。一切能够起效的手段,自己绝不能吝啬!

    其实何止他一人如此,待在本阵中的那些元老宿将们,在隔河望见彼岸的战况后,他们无一不心怀惴惴,皆是心想自己先前附议乃木将军的奏请,要求杀掉这个刘驽,乃是大大地得罪了这个汉人青年将军。此人日后若是得势,还不知会拿他们怎样开刀,不少人私下里已在交头接耳,商议将来的对策。

    耶律适鲁静坐在自己的汗王车辇中,望见眼前情形,他略略一笑。草原原本就是一片浸满血的土地,相伐相杀早已成了这边土地上的常态,只有强者才有资格在这片土地上生存,草原上的霸者。

    他耶律适鲁如此,他的承者也是如此。刘驽虽是中原人,也逃脱不了这个窠臼。若是他没有想错,刘驽只需与吐蕃人交锋一次,稍挫对方的锐气,便可达成军令,圆满返回本阵。若是与敌纠缠太久,不慎便会生出差错,届时反而不美。

    在河的彼岸,刘驽听见了后方将士传来的“雄鹰”声,心中升起一阵温暖。在十万契丹八部将士的齐声呐喊助威之下,他率军突破了吐蕃人的弓箭封锁。他骑马跑在队伍最前头,带队疾冲。在戳倒十几名前来阻拦的吐蕃人后,他身先士卒登上了河岸!

    数十名兵士将战鼓在河岸上架起,谢安娘望着刘驽,妩媚一笑,“今日这一战,我为你擂鼓助威!”

    她撩起袍子,迈开玉腿,顺着木梯登上了鼓架,看得那些站在鼓架下方的将士们眼神发痴。

    她眼见有吐蕃骑兵冲出本阵向己方疾驰而来,便双手持槌,紧咬朱唇,使出吃奶的力气,将大鼓敲得震天响。

    刘驽伸手一招,两名亲卫肩扛重达百十斤的铁矛气喘吁吁地跑至他的马前。

    铁矛周身黑黝黝的,朴拙而刚劲,乃是草原上鼎鼎有名的铁匠铸就,虽比之中原铁器失于精致,却多出几分雄浑之气。

    此枪名曰:虬龙!

    虽然刘驽武功尽失,但他自长成后体格魁梧,膂力奇大。草原上的男儿论起角力来,少有人是他的对手。他的勇将之名,早已传遍契丹八部。耶律适鲁曾经抚其背赞叹道,即便古之恶来、楚汉之项羽也不过如此!

    刘驽从马上探下身,单手从两名亲卫手中抓过虬龙,策马在阵前飞驰掠阵,来回驰骋呼喝,鼓动军心。

    “契丹的勇士们,巍巍的白音罕山和呜咽的乌尔吉木伦河作证,吐蕃人屠杀你们的父母兄弟,欺辱你们妻子儿女,夺走你们水草丰美的草地。他们无恶不作,却一直未受天谴。既然苍天无眼,那么便拿起你们手中的兵器,亲手惩罚这些吐蕃人,让他们的鲜血流遍草原,鲜血滋养的青草,将养活我们的牛羊,供养我们的妻女,恢复草原昔日的荣光!”

    他激烈的言辞在将士众激起阵阵震动,军心随之振奋。

    “杀!”

    “杀了吐蕃人!”

    “冲啊!”

    乌尔吉木伦河得一如既往地平静流淌,河畔的草原上却喝声如雷。谢安娘站在鼓架上,遥遥地望着那刘姓男儿,只见其胯下骏马飞奔之下,马蹄激起沙尘阵阵,唯见此人在阵前驰骋如风,一头黑发奔流狂舞,好似瀑布从九天飞落之下。

    她直是有些痴了,便手中的鼓槌也不知不觉地慢了下来……

    刘驽眼见来犯的吐蕃骑兵一千有余,数量不多,却甲胄兵器精良。想必己方虽然突破了这些吐蕃人的弓箭阻击,但他们显然仍未将这支人数极少的右军放在眼里。吐蕃人的意图很明显,他们想用一只人数极少的精兵击败这支不起眼右军,从而彻底地摧毁契丹人的信心。

    刘驽望着来敌,面色镇定,朝身后的噶尔海说道:“噶尔海,我带一千健儿出阵迎战,你留守在本阵,注意随时接应!”

    “一千人!?”噶尔海一听差点惊掉了下巴。右将军这分明是要以一搏一,绝不肯占吐蕃人半分便宜。

    对方可是吐蕃人的精锐人马,而且还是冲着己方这两万人来的。而己方这边,且不说甲胄低劣,兵器长短不一,便连马匹也不如吐蕃人优良。右军中那些虏获来的吐蕃好马,多被乃木器以各种理由巧取豪夺了去。

    “我右军一千男儿,每个都以一当十,难道还怕了他们?”刘驽微微一笑,他看透了噶尔海心中所想,”胜败唯在军心,绝非马匹甲胄可比。“

    “遵命!”噶尔海于马背上朝主帅欠身施了一礼,他跟随主帅大小作战几百场,深深相信这位青年将军的能力。

    “枪骑手,随我出列!”刘驽一声巨吼,声音嘹亮,传遍军中。

    “诺!”“诺!”“诺!”

    一千名男儿手持长枪,骑马从阵内齐齐走出。

    矛长丈许,丛立如林!

    这些或老或幼的契丹男儿心怀崇敬地仰望着前方的主帅,他们不约而同地想起了草原上的那个远古传说。相传就在巍巍的白音罕山之巅,有一位三界无敌的披发战神,他的长枪所过之处,妖魔荡尽,群邪辟易!

    “就让吐蕃人领会一下我右军雄风吧,杀!”刘驽高举长枪,一骑当先从阵前冲出。

    苍天之下,一千枪骑绝尘远去。烈马奔腾,铁枪狂舞如龙!

    那两千吐蕃精兵本自持以兵器精良、训练有素,是以颇具傲慢姿态。其将领挺胸昂首地坐在马背上冲锋,满拟下一刻便要彻底摧毁这支契丹右军。

    岂料尚未作好迎敌准备,刘驽已率军冲上。那吐蕃将领还未来得及拔刀,刘驽手中虬龙已经刺出,直透其胸甲。那将领临死犹然圆瞪双目,身子倒栽下马,落地时仍是一副死不瞑目的表情。

    那两千吐蕃精兵见主帅身亡,顿时慌乱成了一片。

    刘驽跃马上前,他大喝一声,虬龙铁枪直挺而出,将一名手足无措的吐蕃副将当胸挑起。接着奋力一挥,将那副将刺至半空,又远远地摔出,巨大的冲击力砸倒了一片吐蕃人,惨叫连连。

第三百七十五节 弑君之心() 
那跟随主帅冲锋的一千右军枪骑见主帅如此神威凛凛,交战之初便已连杀彼军两名主要将领,顿时军心大振,纷纷跟着一冲而上。长枪所过之处,吐蕃人望风而逃。

    其中一些吐蕃将卒见逃跑为时已晚,便索性想要搏命。他们舞着马刀向刘驽围了过来,想要斩杀这名彼军主帅,溃散彼军之心,趁此寻得逃跑之机。

    然而区区数百名普通敌军将卒,怎能落在刘驽眼中。他手勒马缰,长发飞流如瀑。他胯下坐骑人立而起,威武之姿竟惊走数十名围过来的吐蕃人。

    剩下的那些吐蕃人见身边人马不停逃走,再如此下去,恐怕连临时搏命也难,因此急忙快马加鞭,手持马刀、长枪和狼牙棒等兵器直向刘驽冲来。

    这数百件形式各异的兵器一起招呼上来,不信那披着一头黑色长发的青年将军还能幸存,届时恐怕连留个全尸也难,必是人马俱碎!

    刘驽横握手中虬龙,镇静如常。他不等那数百吐蕃铁骑冲过来,竟独身策马迎上。这实在大大出乎那些吐蕃人的意料之外。他冲入敌军之中,铁枪忽挑忽刺,顿时杀伤数十人。余敌力战不支,顿时散乱成一片。

    一时间,虬龙狂舞,鲜血横飘!

    在他身后,千名持枪男儿迅即追上那些吐蕃逃命,丈许长的枪矛朝着那些吐蕃人的背心刺去。那些吐蕃人还未回过神来,便已被长枪搠倒。尸首倒得遍地,鲜血染红了大片的草原。

    耶律适鲁静坐在汗王车驾中,将彼岸的战事一览无余。他见刘驽一战即胜,枯瘦的面孔上露出难得的喜色,转脸朝身边的汗王亲卫道:“前去传令,让刘将军速速归来,见好就收,莫要轻敌!”

    那名汗王亲卫得令后,赶紧骑马渡桥,朝河那边冲去。须臾后,右军得令后犹然未动。那名亲卫带着刘驽的回信归来,苦着脸禀报:“刘将军说,彼军士气仍盛,眼下退军并非良策,他请求大汗容许再战!”

    乃木器听见这话后眼睛一亮,趁机向可汗奏道:“大汗,刘驽这是想要违抗军命。他想趁此机会立下赫赫威名,在八部中夺取人心,好为自己将来的不臣之心做准备。”

    耶律适鲁冷冷地看了他一眼,“哦?那依乃木将军之见该当如何?”

    乃木器赶紧说道:“派两名刀手渡河潜入右军之中,趁刘驽不注意之际,斩下他的首级,再将右军整个儿带回来,以免被吐蕃人全歼。”

    那些环绕在可汗身边的元老宿将听见乃木器的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