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飒飒西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飒飒西风- 第1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谢安娘听了此话后,整个人如懵了一般傻在原地。

    许久之后,她方才开口,声音有些发抖,“你,怎么能……能这样说我?”

    铜马冷哼一声,“既然你都做了,我又有甚么不敢说的?”

    谢安娘的声音中带着哭腔,“那些都是你要我去做的,你说过,做这些都是为了朝廷。可我呢,统统都是为了你!”

    说道最后一句时,她已经有些声嘶力竭。

    见此情形,刘驽已是有些看不下去,他将铜马挺起的脖子摁了下去,“作为一个男人,你的嘴巴何必如此刻薄?!”

    他掏出一枚匕首,对准铜马的气海穴瞄了瞄。

第三百五十七节 隆重葬仪() 
铜马面生疑惧,“刘驽,你要对我做甚么!?”

    刘驽扒开了他的衣裳,露出其肚脐上方的黝黑的肌肤,“田凤,你放心,我不会杀你。”

    他将匕首当做针使,插入了铜马的气海穴中足有半厘之多。

    铜马痛得惨声大叫,“刘驽,你个奸佞小人。你这若不是杀我,还是甚么!?”

    刘驽不应声,他将匕首拔出,同时用棉布止住了铜马气海穴处往外流出的血,紧接着又将匕首刺入了其胸前巨阙穴中半厘有余。

    他如此再三,铜马疼得身上冷汗直冒,口中大骂不已。

    一共刺完周身八处大穴后,他方才停下手来,“抱歉,我不能运功,只能用这等粗陋的针灸之法来为你散功。”

    铜马一听散功,顿时脸色惨白,“刘驽,你个小人,自己没了武功,还要害得别人跟你一样!”

    刘驽淡淡一笑,“你这个人或许只有废了武功,才能安安心心地过日子。我倒是想废了你的武功,只可惜以我现在的身体状况做不到,便宜你了。”

    他转身向保忽吉和隆泰叮嘱道:“从今日起,四个月内,此人都不再能运功提力。你二人大可以放心,将他安安稳稳地送到长安城。”

    保忽吉和隆泰急忙领命,其中保忽吉坐上车辕赶牛,隆泰则跳入了后厢,以便看护铜马。

    三个人,一辆车,渐渐地行得远了。

    谢安娘目送牛车离去,直至消失在天地的尽头。她转过头,对刘驽说道:“看着铜马离开,我的心里竟然一点不舍都没有。”

    刘驽怔了片刻,没想到她会如此说,“你能安心就好,平时不要想得太多。”

    谢安娘破涕为笑,“我会的!”

    此事完毕后,乃木器派人来向刘驽禀报,说是苏铭的葬礼已经准备妥当,只等他到场便即举行。

    与此同时,耶律适鲁派来了二十名萨满为苏铭送行,陪同萨满前来的汗王顺道向刘驽询问,“可汗想知道,你是否见到了保忽吉和隆泰二人?”

    刘驽心中暗自摇头,耶律适鲁在军中耳目灵通,此人的这番举动实在有些多余,他点了点头,“烦请告诉可汗,我见到了。”

    那汗王亲卫听后答道:“那就好,可汗让我告诉你,他一诺千金。”

    刘驽听后心头一颤,“我知道。”

    装有苏铭遗体的包裹被高高置于柴堆之上,柴堆周围站满了手持火把的兵士,手中火把熊熊。

    萨满们摇响了手中的铜铃,口中念念有词。乃木器见时辰已到,便下令众兵士点火。

    “且慢!”刘驽伸手止道。

    他吃力地爬上了柴堆,将包裹解开。苏铭清秀的面庞从包裹中露出,未瞎的左眼犹睁,似是在俯视着柴堆下方的芸芸众生。

    刘驽盯着苏铭的脸看了一阵,为其整理好额前散乱的发丝,“兄弟,我就知道你不肯蒙着脸离开。你看一看吧,人生一世,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这就是你来过的红尘世间。既然来过一趟,还活得风风光光,兄弟你也算是不枉了!”

    他在柴堆上坐了许久,没有人敢上前催促。许久之后,他翻身跳下了柴堆。

    身后,火焰腾空而起,苏铭的面孔在烈火中逐渐模糊。

    萨满们见此情形,口中的诵经声愈加高昂。

    刘驽第一次觉得这诵经声是如此的空灵,好似真的能将人的灵魂直送至那九霄云外的天境。他小时曾听娘亲说过,在那个遥远的地方,所有的人都与人为善,吃得好,穿得也暖。

    在耶律适鲁的鼎力支持下,这场葬礼办得有声有色,煞是隆重。

    葬礼结束后,他亲自将苏铭的骨灰收进了布囊,与他的四十二名师弟同在。

    就如苏铭自己所说,没想到人死之后,就剩这么一丁点儿东西。

    刘驽提了提布囊,不过十余斤重。

    与此同时,乃木器派去挖掘金顶道长尸首的人马也赶了回来。在契丹可汗的恩赐之下,原本装殓用的简陋木盒换成了富丽堂皇的金丝楠木棺材。

    一个是破布囊,一个是金丝楠木棺材。忠义之人和卑鄙小人,即便是死后也没有得到公平的对待。

    刘驽眉头一皱,他将金丝楠木棺材掀开,命人将里面的尸首抬出,接着将自己手中布囊谨而慎之地放入了棺内。

    他又命人钉牢了棺材,转头对乃木器说道:“派人做一口小点的棺材,材质用一般的松木就够了。外面的漆涂得漂亮些,用来装殓这个金顶道长吧。”

    乃木器知道此事右将军看得甚重,于是领命急去。

    刘驽拍了拍面前的金丝楠木棺盖,棺盖发出沉闷的响声,“兄弟啊,我能为你做的只有这些了!”

    此时有兵士将可汗所赠的上好马奶酒抬了过来,他揭开坛封,将酒洒在棺盖上,“这坛酒敬给战死的峨眉派壮士们,岚楼雪寺之畔,你们的灵魂将永久安息!”

    紧接着,第二坛酒洒下,“此酒敬给全天下为保家卫国而死的勇士们!”

    打开第三坛酒时,他的声音开始有些哽咽,“苏铭,我的兄弟,这坛酒是给你一个人的,其他人无权分享!”

    四十六坛酒,一半被他祭奠了烈士,另一半被他饮下。如此的海量,直惊得参加葬礼的兵士们目瞪口呆。

    饮完酒后,他摔碎手中酒坛,“三年之内,我不再饮酒,以此哀悼苏铭苏公子!”

    黄昏时刻,一大一小两口棺材被交给了二十多名耶律适鲁的亲卫。大棺材由金丝楠木做就,小棺材虽然不大,却也雕花刻凤,工艺煞是精致。

    根据可汗的谕令,由这些汗王亲卫带着可汗的诏书和棺材浩浩荡荡地前往中原南方的川地,隆重地向在此番大战中立下汗马功劳的峨眉派致敬!

    送走苏铭等峨眉弟子的棺木后,刘驽消沉了两日。第三日,他走出帐篷,脸色十分肃穆。

    他将两千多名右军将士召集在一处,“我曾经有令,凡在战场上消极怠战者,不再给予饭食。此令既由我下,就由不得更改!”

    他高声喊道:“乃木器,噶尔海!”

    “在!”“在!”

    乃木器和噶尔海得令后赶紧应道。

    “着你二人在军中细察,但凡曾消极怠战者,钱饷不发,膳食不给,任凭自去,右军之内绝不留这等人在!”刘驽下令道。

    乃木器和噶尔海一听呆在了原地,他们原以为,大胜过后,右将军不会再对原先的事情进行追究,“右将军,这……”

    “照我军令执行,不得有误!”刘驽喝道。

第三百五十八节 林海雪原() 
乃木器和噶尔海二人见主帅神情坚决,便不敢再坚持,悻悻地退下。

    军中哗然一片,没有人能想到右将军的军令真会这般严格,并且兑现得如此之快。

    这条不容违抗的军令,好似暴风骤雨一般,将众将士浇晕在了原地。

    正如《六军镜》所言,万战之首在于练兵,兵不严,则战必败!

    刘驽不管这些人的反应,他拨转马首返回了谢安娘的帐篷。

    经此一事后,右军纪律严明,军容整肃,在耶律适鲁麾下的契丹八部中名声鹊起,此是后话。

    …

    战事果真如耶律适鲁所料,吐蕃人并没有撤走,仓嘉措选择在这片辽阔的草原上与契丹人继续厮耗。双方在草原上展开了角逐,连打了数个月的战。

    刘驽没法忘记萧夫人曾经说过的话,他曾经派出数批斥候到吐蕃人大军的附近,探察那夔王和李菁的下落。几番下来,一点音信也无,却将手下原本怯懦的斥候训练得个个精明强干。

    到了寒冬腊月,双方的战场转移到了绵延无尽的乌兰达坝林海。一场纷飞的大雪连下了三天三夜,广袤的森林变成了无边无际的银色雪原。

    蛇熊冬眠,鸟兽灭迹,万籁俱寂。

    刘驽掀开帐篷的帘子,一股寒气扑面而来。他朝手上呵了一口气,又搓了搓手。

    谢安娘从背后给他披上了一件皮袄,笑道:“小心着凉!”

    刘驽客气地回了一声,“多谢!”

    他曾数次想着搬出谢安娘的帐篷,但都被耶律适鲁拒绝。

    耶律适鲁明言,若是没有刘驽在旁监督,他下一刻便会将谢安娘重新投入笼车。因为这是个危险的女人,在契丹八部中仍有着数不清的仰慕者。

    刘驽在齐至大腿根部的雪地里艰难地跋涉,巡视麾下各个营帐里将士们的状况。

    他远远地看见雪地里有一个苍老的人影在四处走动,其人左手端着簸箕,右手持着铲子,似是在寻找些甚么。

    他走近一看,原来是玉鹤真人趁着清早正在捡羊粪蛋蛋。

    玉鹤真人对身后突然出现的刘驽有些吃惊,“哦,右将军是你?”

    “嗯。”刘驽淡淡地答了一声,“你怎么在这里捡羊粪?”

    玉鹤真人嘿嘿地干笑了一声,“这羊粪蛋蛋晒干了后可用来烧火,热得时间忒长。我眼光好,捡的羊粪个头儿大,各个营里的将军老爷们都很喜欢。”

    刘驽见他沦落到如此境地,不禁唏嘘道:“道长,早知如今,你又何必当初!?”

    玉鹤真人不承他的话茬,“右将军,你可想要些干羊粪。三日前我赶在下雪前刚晒干了一袋,要么下午就给你送过来?”

    刘驽摆了摆手,“不用了,你去送给别人吧。”

    他向远处招了招手,一名亲卫看见后,牵着马小跑了过来。

    随后他翻身上马,召集了一队将士,在雪地里寻找吃食。找了半天,他们仅在三尺多深的雪下掏到十几个松鼠们用来埋藏松子的地坑。最终到手的松子,也没装满一只小皮袋。

    他皱了皱眉头,这点东西只怕连填饱一个壮点的汉子都难。军中粮草早已匮乏,如此下去绝非长久之计。

    想到这,他吩咐众兵士回营,自己骑着马赶去了汗王大帐。

    下马后,他将马交给了帐外守护的汗王亲卫,只身闯入了帐中,“可汗,再这样下去,我们的人恐怕坚持不住。没有了吃的,人还怎么打仗。不等吐蕃人打过来,我们自己都已经饿死光了!”

    耶律适鲁静静地看着眼前跳动的炉火,任由这个少年在一旁发泄怨气。直等到刘驽说完后,他方才开口,“吐蕃人那边你可曾派人去打探过,他们的粮草还剩多少?”

    刘驽脸上忧色不减,“他们有从吐蕃和西域运来的源源不断的粮草,哪里像我们,背靠着乌兰达坝林海,甚么吃食也寻不见。”

    耶律适鲁从火炉旁站起身,咳嗽了几声,“也未必,雪下得如此之大,外面的粮草难以运得进来。”

    刘驽不认同他的看法,“只要吐蕃人派出足够多的人马,就一定能想办法将粮草带进来!”

    “是啊,足够多的人。”耶律适鲁笑道。

    “足够多的人。”刘驽喃喃地跟着念道,他猛然醒悟过来,明白了耶律适鲁话中的含义。

    既然吐蕃人需要派足够多的人去运粮草,那么他们营中所剩之人一定不多!

    他急匆匆地向耶律适鲁告别,“感谢可汗的指点,我这就派人去打探吐蕃人军中的虚实。”

    “不用急,我再给你三万军马!”耶律适鲁从背后喊住他。

    他一下子愣住,有些措手不及,“可汗给我这许多军马,是让我现在就去打那些吐蕃人吗?”

    “时机不等人!”耶律适鲁缓缓吐道,“你带着三万人打前阵,我率领其余人马随后就到!”

    说话的时候,他的右脚不慎踢中火炉上,身子差点摔倒,他不得不自嘲道:“人老了,真的没用了!”

    …

    雪海茫茫,十万契丹铁骑在银色的大地上驰骋。在他们目光可及处,可以看见吐蕃人的大营中,那些兵卒们已经惊慌失措。

    这些人显然没有料到,些契丹人竟会在雪天施展突袭。

    刘驽带领乃木器和噶尔海二人向前冲锋,这二人刚被任命为统领这三万军马的万夫长,心中的锐气正足。他们带领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