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飒飒西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飒飒西风- 第1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刘驽望着那些跳动的火焰,眼睛开始有些模糊。虽然眼前欢歌笑语声此起彼伏,火之精灵在夜色中跃跃闪动,可那些死去的人儿再也听不见、看不见了。

    死者已逝,留下了无尽的伤痛,不停地敲打着生者的内心。

    期间,耶律适鲁曾两次派人来请他入汗王大帐一叙,皆被他摇头拒绝。

    他遥遥望见,汗王大帐内灯火通明。他不用去也明白,此刻耶律适鲁应是在举行一场浩大的庆功宴席。

    以耶律适鲁的一贯作风,座次将依战功排定。而刘驽自思凭借在此战中成功地牵制了吐蕃人铁骑的功劳,他定能赢得不错的席次。

    只可惜,他对这一切都没有兴趣。

    直至午夜子时,乃木器方才带着人回来。一行人身上血迹斑斑,倒不是杀了多少人,而是因为翻遍了战场上的尸体。

    他从马背上解下一个包裹,放到刘驽的面前,“右将军,苏公子…没能活着回来。这里面是他的遗体,我们在战场的西北角找到的。那个古怪的头颅实在太厉害,一直守着他的地盘不肯离开。我们死了十几个人后,方才侥幸地将苏公子夺了回来。”

第三百五十三节 草原可汗() 
包裹团在一处,显得棱棱角角,不似人的形状。刘驽不用打开,便判断出,苏铭的遗体,定已是碎得不成样子。

    然而乃木器执意要打开,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证明,他带回的确实是苏公子的遗体。

    他命手下兵士将火把凑近,亲手解开了包裹口上的布结。一张年轻的面孔从包裹中露了出来,在火光下愈显清秀。面孔的右眼是瞎的,更加坐实了这首级是苏铭的无疑。

    在首级下端残存的一段脖颈上,有一条刀口直深入骨。

    刘驽的嗓音有些颤动,“苏铭是自杀的,死后是那些吐蕃人又毁了他的遗体。”

    乃木器见主帅确认这是苏铭的遗体,顿时松了一口气,“那些吐蕃人被怪头颅咬后,个个疯癫若狂。苏公子不幸落在了这些人中间,能寻回遗体已是万幸了。”

    刘驽叹了口气,“有劳乃木将军费力了。”

    乃木器忙道:“哪里哪里!右将军,苏公子的遗体既然已经找到,那您赶紧歇息吧。安葬苏公子的事儿,我明天一早就安排将士们去做,保证办得漂漂亮亮的,您就放心好了。”

    刘驽点了点头,“可汗赏我的金银,我都存在了柳哥公主那里。你派人去尽数取了,然后分给众将士。你们也辛苦了一晚上,分完赏银后都早些歇息吧。”

    “是,右将军!”

    乃木器小心翼翼地重新裹好了苏铭的遗体,带着众人退下。

    刘驽因为久站,双腿已有些麻木。他转动着身体,同时向四周张望,只见那些欢庆的篝火渐渐熄灭,兵士们开始回帐歇息,一些喝得酩酊大醉的契丹贵族和将领们互相搀扶着,陆续从汗王大帐中走出。

    见此情形,他深深地叹了口气,浓重的白雾萦绕在他的口鼻间久久不散。

    草原的天气,这些日里逐渐变得冷了。

    直至确认汗王大帐中的人都已散尽,他方才迈开步子朝那个方向走去。到达后,只见眼前的汗王大帐仅是一顶普通的帐篷,远没有先前那座宫殿篷车的华丽与精致。

    就在他撩开粗重的毡帘的那一刻,耶律适鲁的声音从帐里传出,“刘将军,你终于肯过来见我了!”

    烛光下,耶律适鲁的面孔十分憔悴,整个人好似突然苍老了十多年。他眼窝深陷,双眼中布满血丝。看上去,这场大战耗去了他太多的心力。

    他走了过来,朝刘驽张开了双手,迎接其到来,“虽是晚了点,但仍旧来了。很好,很好!”

    刘驽向这位伟大的契丹可汗走近,恭敬地施了一礼,“禀报可汗,我在等我的朋友归来,这才来得晚了。”

    耶律适鲁哈哈大笑,“别人是你的朋友,难道我就不是你的朋友了吗?”

    刘驽往后退开一步,以此表达自己委婉的否定,“请可汗恕罪,没有人敢与伟大的契丹可汗称兄道弟。今天的胜利属于您,若是没有你的英明决策,吐蕃人已经霸占了这片辽阔的草原。以他们的狼子野心,接下来欲要夺取的应该就是中原了。”

    耶律适鲁听了他的话后没有高兴,他无力地垂下了眼皮,语气悲凉,“所有人的都在歌唱,都在跳舞,都在大声地向我祝贺。可是他们没有看见,为了这场艰难的胜利,我们契丹最英勇的战士们已经不再能见到明天的太阳了。”

    他缓缓地走回了自己的座位,落下身躯后,重新抬起了眼皮,静静地看着刘驽,“你这么晚才来,显然是不想邀功,但也不会是为了向我祝贺的吧?”

    刘驽嗯了一声,“不是的,我是想请问可汗,您可还有剩下的好酒。我那位好友战死了,没能活着回来。他生前想和我喝酒,却一直没能如愿,如今我想用找些酒来祭奠他。”

    耶律适鲁从座位上坐直了身子,目光一闪,“他是谁?告诉我他的名字!”

    刘驽缓缓地吐出两个字,“苏铭。”

    他接着说道:“他叫苏铭,是峨眉派的弟子。若是没有他在,吐蕃人的四万重骑不可能会彻底乱掉。我立下的功劳,其实都是他的。他毕生只想为峨眉派争得一份荣耀,光大峨眉派的门楣。

    “因此我想恳求可汗下一道诏令,向中原武林中人昭示:峨眉派四十三名弟子以苏铭为首,皆在此番战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耶律适鲁听后皱了皱眉头,“可是我听说,这些峨眉派弟子的师父金顶道长,生前不是个甚么光彩的人。诏书中,我该怎么写此人?”

    他的这席话击中了刘驽内心最沉痛的部分,“苏铭这四十三名峨眉弟子,正是为了保护他们师尊的名声和发扬峨眉派的数百年荣光,这才誓死立功的,就请可汗往好了写一番那个金顶道长吧。”

    “好吧,诏令的事情就依你说得办!”耶律适鲁轻轻地拍了拍座椅的扶手,将帐外的汗王亲卫唤了进来,“上好的马奶酒,咱们总共还剩多少坛?”

    “禀报可汗,一共还有四十六坛!”亲卫恭敬地答道。

    一场大战之后,军中常备物资已然匮乏。

    耶律适鲁扬了扬手,“都给刘将军搬过去吧!”

    刘驽听后吓了一跳,连连摆手道:“可汗太客气了,其实我要不了这许多,两坛就足够了!”

    耶律适鲁勉强笑了笑,“用四十六坛酒换一名壮士的命,太便宜了,太便宜了!”

    接着,他变成了一个自言自语的老人,“若是越兀室离能活着,让我用四千坛、四万坛酒去换,我也是愿意的。若是没有他帮我建造了那座可藏四千兵马的宫殿篷车,我也没法赢得今天的这一战。”

    他往前倾身,从面前的案上抓起酒壶,颤颤巍巍地斟满了面前的酒杯,“来,让我们为死去的英杰们……干一杯!”

    刘驽随手抓起案上的一坛残酒,“敬可汗!”

    耶律适鲁三吞两咽,终于喝完了杯中的酒,颌下的胡须湿漉漉的,沾满了酒水。

    他尴尬地用枯瘦的手指抹了抹胡须,“人总是要老的,不服不行啊!”

    刘驽仰头饮尽坛中酒,经过这些日的磨炼,他也懂了些人情世故,“可汗不会老,只会更加精神。有你在,那些吐蕃人就不敢觊觎这片草原。”

    耶律适鲁无奈地将头靠在椅背上,“那些吐蕃人狡猾得很,我今晚故意设下这场酒宴,好让他们以为我们松懈,便会过来夜袭,可是他们终究没有中计!”

第三百五十四节 后继之人() 
刘驽听后一愣,他万万没有想到,耶律适鲁布置让群下连夜欢庆这件事儿的背后,竟然还包含有这一层盘算在内。

    即便是他已经熟读玉傅子所授的《六军镜》书,与这面前这位契丹枭雄比起来,他仍然自觉远远不如。

    有的人是天生的将帅之才,兵法策书于他们而言仅是锦上添花。——耶律适鲁就是这种人。

    刘驽又抓起一坛酒饮下,想要灌醒自己这不开窍的脑子,说道:“可汗能够居安思危,常人所不如。不过那些吐蕃人应该是真的怕了,所以才会远远地退去,估计是再不敢来了。”

    耶律适鲁叹了一声,“不见得,我已经命下面的人清点战场。到了明日,一切自见分晓。”

    说到这,他张了张嘴,似是有些瞌睡。

    刘驽见状赶忙告辞。

    耶律适鲁叫住了他,带有几分歉意地说道:“我年纪不算老,但身体却已经老了。老年人的精力实在不行,连你都不耐烦了。”他话锋一转,突然没头没尾地问道:“你觉得耶律选这个人怎么样?”

    刘驽听出他话中有话,琢磨了片刻后方才答道:“耶律选此战率领契丹重骑大破吐蕃,应是立下了第一功劳,将来在契丹草原上,恐怕是无人能比。”

    耶律适鲁将面前桌上的酒杯捏在手里,不停地转动,“但愿能如此,他是个好孩子,性格仁善,却又心存底线。若是由他来治理草原,契丹定能在二十年内强盛,届时必然无人可以匹敌。只可惜此子过分沉迷武学,又爱争强好胜。”

    说到这,他自我安慰道:“但这毕竟都是年轻时候的事儿,等到他岁数大了,性子慢了,心自然也就收了回来。”

    刘驽在一边静静地听着,对于这种汗王家族内部的继承子嗣之事,他一个中原汉人小子,实在不便插嘴。更何况契丹若是过于强大,那对于中原的王朝来说,也绝不是甚么好事。

    他回到酒桌边,用连续不断的饮酒来掩饰内心的尴尬。在喝得脸色绯红后,他又一次起身与耶律适鲁告别。

    忽明忽暗的烛火下,耶律适鲁的眼神显得有些落寞,“这件事情我试着跟几个人说起过,可没有人敢正面回应我。所以你不说话也不要紧,我并不怪你。”

    他口中简单的“几个人”绝不简单,指的应该是他麾下的那几个宿老贵族和亲信大将。

    然而即便是这些人,也没有敢趟“汗位继承”这滩浑水的,更没有人敢上前说几句有用的话,这无疑让年老的可汗倍感孤独。

    他吃力地从座位上站起身,亲自为刘驽送别。

    这种难以得见的礼节,让刘驽有些受宠若惊,“可汗,还请留步!”

    “没事,我送送你。”

    在即将合上毡帘的那一刻,耶律适鲁向他摆了摆手。而刘驽的目光,却落在了这位可汗苍白的鬓发上。

    他心中暗叹:“这一位大名鼎鼎的草原枭雄,真的是老了!”

    即便是草原上万众景仰的契丹可汗,也敌不过岁月这把悄无声息的刀子。

    根据营中巡逻兵士的指引,他顺利地找到了谢安娘的帐篷。走近后,他看见帘门口的缝隙处仍透着丝丝烛光,便知谢安娘仍然未睡。

    他轻声撩开了帘子,看见谢安娘正在灯下为梦呓中的铜马擦拭额头上不断渗出的汗珠。

    谢安娘见他走了进来,将右手食指放到唇边轻轻地嘘了一声,示意他不要弄出太大的动静来,以免惊醒了铜马。

    刘驽点了点头,轻声向她问道:“我让乃木器带人来取财物,你给他们了吗?”

    谢安娘将浸透铜马汗水的脸帕,放回盛着热水的瓦罐内揉搓,“嗯,那个人来了,只取了三百两黄金,一两都没有多拿。”

    刘驽笑了笑,“他倒是不贪心。”

    谢安娘使劲将脸帕拧干,敷在了铜马的额头上,“也未必。人若不图小利,则必有大志。这个人,你需要防着点。”

    刘驽听她这般说,想起乃木器先前与噶尔海窜通瞒报军功一事,“你说得对,我记下了。”

    他将一块带毛的羊皮铺在地上,平身躺下,向仍在忙碌的谢安娘问道:“这几日不见,铜马的病情怎么样了?”

    谢安娘幽幽地叹了一口气,“好像是清醒些了,不过对我越来越不愿意搭理。我甚至有一种错觉,他的病早好了,只是在故意瞒着我而已。”

    刘驽一听,从地上跳了起来,伸手去搭昏睡中的铜马的腕脉。

    脉象平稳而纯净,不像是疯癫生病之人。

    他的目光落在仍自闭眼的铜马的脸上,“我早该知道你的病已经好了,若是我没有猜错,就在夔王带走李菁的那一天,你二人应该见过面,是他救了你!”

    装睡的铜马见再也瞒不住,倏地从榻上坐起,嘴角咧出一丝冷笑,“这些日里我辛辛苦苦地用真气弄乱经脉,引你误诊。没想到最后还是疏忽于一时,让你给发觉了。”

    他眼露厉色,用手指着谢安娘的脸吼道:“一切都怪你,若不是你,我也不会辜负了夔王他老人家的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