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飒飒西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飒飒西风- 第1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余小凉勉强睁大了惺忪的眼睛,“有甚么话,你快些说。”

    “你的瞌睡,可是因为修炼寒冰真气的缘故,让寒气侵入了耳垂和枕骨之间的‘安眠穴’所致?”越说到后面,刘驽的口气愈为坚定。

    “哦,你怎么知道的,是韦图南传你的医术吗?”余小凉一下子睁大了眼睛。

    确实如刘驽所言,他当初刚修炼这寒冰真气之时,师父曾一再叮嘱,这寒冰真气乃是柄双刃剑,可以伤人,亦可伤己。然而他天性贪玩好动,在一次修炼这寒冰真气时,还是不慎走火入魔,幸得师父想救,方才保住了一条性命。可是终究让这寒气侵入了他的“安眠穴”中,从此留下了嗜睡的毛病。

    刘驽叹了一口气,“可惜我眼下功力尽失,不然还能想办法帮你将穴位中的寒气驱除。”

    他颇为无奈地放下马缰,撒开双手,并试着提了提丹田。

    丹田内安静得如一池寒水,没有丝毫真气腾起。

    余小凉有些不信,他伸手抓住刘驽的手腕,运气来探其经脉。片刻之后,他脸上露出沮丧之色,“筋脉寸断,你怎会如此倒霉?”

    刘驽低下了头,“命吧!”

    余小凉见此事攸关自己的嗜睡之症,便绞尽脑汁给他出主意,“你听说过‘玉飞龙’吗,听家师说,此人这些年修成了一门‘滴水功’,可将体内真气运出各种各样的变化,极尽其妙。

    “这经脉只是真气通过的一座‘桥’而已,没有了桥,一般的东西自然难以穿过。但若是真气能变化为另一种形态,比如天上之云彩,亦或空中之游龙,那这座桥也就无所谓有没有了。”

第三百四十七节 无望之望() 
刘驽听后心中一震,脸色为之一变。他与已经出家改号为普真和尚的“玉飞龙”大侠确实有过一面之缘。虽是没有得他传授甚么滴水功,但武学方面的教诲却听了不少。若其中万幸也含有一些真气变化的道理,那他这身功力说不定真的有救。

    他想将此事告诉余小凉,却又担心自己到时候无法做到恢复功力,却给对方留下了难以实现的期望,因此还是先不说为好,于是说道:“若真能如此,那便好了。”

    余小凉此刻的心思都放在自己的病症上,并未注意道刘驽脸上的变化。他有些丧气地冲刘驽摇了摇手,“好啦,我们这就再会。但愿再次相见之日,你老弟能恢复功力,帮我将这睡症治一治。”

    他飞身下马,踏步远去,“这马我用不着,带着它还不好找地方睡觉,所以还是留给你吧。”

    刘驽冲着他的背影喊道:“替我向舅……尊师问好,多谢他的雪中送炭!”

    余小凉头也不回地摇了摇手,“不用了,凡夫俗子的一两声谢谢,家师怕是看不上!”

    刘驽骑着一匹马,牵着一匹马,直是有些哭笑不得。与此同时,他的心情却轻松了不少。他心中已做好打算,要将玉傅子传授的这《六军镜》兵法好好地消化一番,今后与吐蕃人对阵之时必将能派上用场。

    他并不急着赶路,此时夜静无声,远离人群嚣杂,正好可以仔细思考分析一番眼前的局势。

    渐渐地,他心中开始有了主意,觉得自己先前的做法着实有些欠妥。那萧呵哒虽然精于人情,却不懂军阵,并未能帮他指点清楚这战场上的形势。

    他约莫往前行了二十多里路,看见前方有两个人影晃动,原来是在接应他的斥候,于是跟随斥候一路回到了军中。

    此时东方已见鱼肚白,众将士却一夜未眠。任谁经历昨晚那场惊险之后,也不会再有睡觉的心思。

    他招呼过来一名亲随,命其传令下去。命令无外乎两条,生火做饭,吃完后继续睡觉。

    军中将士一听议论纷纷,前方战事正急,这边却要安逸地吃饭睡觉,主帅心里到底在想些甚么?

    饭后,刘驽将那三百游骑的首领叫了过来,对于这些名义上并不属于他的将士,他的口气颇为客气,“帮我一个忙,找到吐蕃人藏起的那些重甲骑兵的下落。”

    他已经考虑清楚,自己麾下的三千人如今仅剩下两千,即便派到战场上也只是杯水车薪而已。若真想起到逆转乾坤之效,法子只有一个,那就是找到那些吐蕃人赖以决胜的重甲骑兵,并拖住他们。

    那三百游骑的首领听后面露难色,“侦查的事情,派斥候去最好。我们这么多人,只怕是动静太大,惹起吐蕃人的注意反倒不美!”

    “若是分成数小队,分别行动呢?”

    “主帅,我们这些兄弟都在一起久了的。若是分开,恐怕战力愈弱,见到吐蕃人后怕是连跑的机会都没有。”

    那首领死活不肯答应。

    刘驽只得又将噶尔海和乃木器叫了过来,“你们有办法能探听到吐蕃人重甲骑兵的方位所在吗?”

    噶尔海望向了乃木器,向这位义弟问计。乃木器思索片刻后答道:“右将军,我们这些人打仗尚可,侦查这种事儿真做不来。”

    他和三百轻骑兵的首领一样,将这项任务推给了斥候。

    一想到手下这些不成器的斥候,刘驽便不住地想摇头,让这些人打探点普通消息尚可,如此重大的任务,他们恐怕担当不起。届时若是出了差错,即便砍下这些人的脑袋,又有甚么用。

    苏铭一直在旁边静悄悄地听着,右手的断指处已经裹上了棉布。他放下手中尚未吃完的肉干,“此事就派给我们峨眉派吧,我们都会武功,想那些吐蕃人也难不住我们。”

    刘驽点了点头,“那此事就交给苏……兄了!”

    苏铭听候一怔,“一定的,你放心好了。”

    他带领了仅剩的十五名师弟上马,习惯性地用右手去抓马缰,直至抓不稳才意识到自己的右手已经残疾。

    他将缰绳在仅剩的两根手指上绕了数圈,这才算抓得紧了。与此同时,他微微一笑,想掩饰方才的尴尬,“今晚若是能活着回来,你请我喝酒!”

    “酒?辎重车里好像还剩着几坛,等你回来咱们一起喝。”刘驽承诺道。

    “好。”苏铭淡淡地应了一声,率领众师弟策马远去。

    胡三目送这些峨眉派弟子走得远了,不禁叹道:“饶是九命的猫也没有次次逢凶化吉的道理,他们此行凶多吉少啊!”

    “胡三,丧气的话就别说了,跟我还有将士们说说你所知道的那些武林轶事吧!”刘驽找了个舒服的姿势躺下,半闭着眼睛说道。

    “好,好!”胡三赶紧应道。

    ……

    直至太阳落山,苏铭等人仍没有回来。

    “胡三的话难道真的验证了?”刘驽心中不安地想道。

    噶尔海和乃木器一直忙着劝诫仍在发牢骚的呼威,期间除了几次例行的禀报,他们并没有来找过刘驽。

    刘驽对此不以为意,他的烦恼已足够多,不想因为那个蛮汉呼威再增添一些。他有时会忍不住去想,若是萧呵哒在这里,他会怎么对付这盟兄弟三人。

    时间过得缓慢,令他十分煎熬。他眼望着月亮升至半空,深夜已至三更,便再也按捺不住性子,翻身上马,跑至附近的一处山坡,想要努力地在夜色中发现一丝苏铭等人的痕迹。

    然而,一切皆是徒劳。

    混混沌沌中,他竟趴在马背上睡去,醒来时已是第二日的白天。

    胡三骑马一路小跑了过来,“刘少侠,那边的兵士们已将早饭做好啦,咱们快回去吃吧。”

    对于这种跑跑腿的小事儿,胡三一直很乐意去做。

    刘驽不肯回去,“你回去随便拿上块肉和一些水,给我送过来。”

    他要在这里等待苏铭等人的归来。

    胡三嘴里嘟囔了几句,也不知发了甚么牢骚,但仍是去了。

第三百四十八节 相互制衡() 
就在他刚转身离开时,刘驽突然喊了起来,“苏铭,他回来了!”

    胡三急忙转过头,果然看见远处一个人趴在马背上缓缓而来,看那身衣服,不是苏铭是谁。

    刘驽策马迎了上去,只见苏铭趴在马背上,满脸是血。

    此外,他的右眼瞎了。

    苏铭吃力地将马鞍上的布囊交给了刘驽,若是刘驽没猜错,这里应该装的是那二十七名峨眉弟子的骨灰。

    “吐蕃人果然藏了些重甲骑兵,约莫四万人,离此地不远,就在四十里地外的山谷里。只须一盏茶的功夫,他们便能到达战场,并在适合的时机击溃契丹人。”苏铭努力地打起精神说道,一边不断用衣袖擦拭嘴角渗出的血。

    刘驽翻身下马,亲自为他牵马,一边查看他的伤势,“苏兄,你的伤怎么样?”

    苏铭吃力地一笑,“死不了。”他指了指刘驽手中的那个布囊,“这里面不仅有我二十七名师弟的骨灰,还有我十五名师弟的头发。战场上太匆忙,我一个人又无法带回他们所有人的遗体。”

    刘驽停止往前走,回头看着他,认真地说道:“我会想办法,把他们所有人的遗体都找回来。”

    苏铭笑道:“算了,我当时就那么一说,你千万别当真,还是战事要紧。忘了跟你说,这布囊里,我还放了一张绸布,上面是我的四十二名师弟的名字,当然,也有我的。”

    刘驽听后只觉手中的布囊愈发沉重,深叹了一口气,“他们都是好男儿,死后名字不该被遗忘。”

    苏铭点了点头,“是的,我也不远了。”

    说罢,他嘴角的鲜血越渗越快,直是有些止不住。

    刘驽见状急忙从怀中掏出一包止血药末,掰开他的嘴巴,用水喂了下去。待两人终于返回军中时,苏铭的脸色已是好了许多。

    呼威看见苏铭也瞎了一只眼睛,顿时哈哈大笑,“王八犊子,活该。你刺瞎我的一只眼睛,老天爷也饶不过你。”他高举右手食指发出诅咒,“巍巍的白音罕山作证,你这个汉人将死无全尸!”

    刘驽听后心中愠怒,“呼威,你的意思是让我再砍下你的右手吗?”

    乃木器一看情况不对劲,急忙过来劝和,“右将军千万不要动怒,呼威他就是个混人。我和噶尔海一定会好好地教训他。”

    刘驽清了清嗓子,向身边亲随吩咐道:“向全军将士下令,所有的人即刻启程出发!”

    说完他拍了拍苏铭的肩膀,“苏兄,对不住了,只能让你在马背上歇息了。”

    苏铭也不愿给别人添麻烦,“没事,我扛得住。再过几个时辰,等身子缓过劲儿来,就能继续杀敌了。”

    刘驽命亲随取来一些马奶和碎肉喂苏铭吃下,同时招呼着众人上马。两千多人在烈日下的草原上驰骋,在苏铭的引领下,往那藏有吐蕃重骑的山谷疾奔而去。

    一路上,他不忘向噶尔海和乃木器这两名千夫长下令。他先是叫来噶尔海,“今天这一战由你来负责统领所有人马,杀敌越多越好。少于五千,我找你问罪。”

    “五千?!”噶尔海听后吓了一跳,这可比己方人马总数的两倍还多。

    “是的,五千。”刘驽确认道。

    噶尔海头痛无比,却又不得不领命。噶尔海刚走,那边亲随就引着乃木器骑马赶了过来。

    “乃木器,今日这一战,由你来监督全军。若是兵士伤亡超过五百,我便拿你问罪。”刘驽下令道。

    乃木器尖脸上的白肉微微抽动,“主帅,战场上死伤难免,何况是眼下这一场声势浩大的大战。”

    “不行,最多只能伤亡五百人。”刘驽不给他讨价还价的余地。

    “遵命!”乃木器领命后一脸的凝重,紧锁的眉头再未展开过。

    刘驽见他走远,方才暗暗舒了一口气。他心想,若是萧呵哒在场,也会赞同自己的做法,用噶尔海来约束乃木器,用乃木器来制衡噶尔海。

    噶尔海行事慎重,单是他自己,绝不敢轻易违背军命。他命此人务必杀敌五千,那么此人绝不敢只杀四千九百九十九个。委任他为主将,可以将本军的战力发挥到最大。

    而那乃木器却与他的义兄相反,此人智计百出,并且喜欢走捷径,并非容易约束之人。但用他来制衡噶尔海,却再好不过。以他为督军,能在最大程度上减低本军的伤亡。

    “就让这两个盟兄弟领着相反矛盾的任务头疼去吧!”刘驽想道,他的心头闪过一丝快意。

    大军狂奔了一个时辰,终于到达苏铭所说的那个山谷。刘驽站在山顶上,勒紧了马缰,看见谷中隐隐藏着些人马,偶尔传来极其轻微的马嘶声,很快又被谷里的人按了回去。

    他命亲随们从辎重车上搬下所有的箭矢,分发给二千多名兵卒,每一个人的马鞍上都是满满的数捆。

    他策马在阵前驰骋,鼓舞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