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文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国文娱- 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然是一模一样,我们机器都是工厂量产的,出厂之前,严格质检,不合格直接销毁,不会出售!”销售人员客气的解释。

    那名中年人并不是特例。实际上,自从广告软文刊登之后,不仅仅游戏厅生意大火,而且,游戏机的订单也是从零开始,迅速的增长。

    新创业电子公司,并不只在《东方日报》上打广告。像什么《信报》、《星岛日报》之类的,全部都收钱刊登了新创业电子的软文广告,根据报纸的影响力,影响力一般的二线报纸给一两千块钱意思一下,一线报纸给5000块钱的广告费。

    当然了,这么多报纸中,唯一婉拒刊登软文广告的仅有《明报》一家,因为,《明报》认为这种软文,会影响报纸的公信力。

    若是《明报》的公信力堕落到《东方日报》那样的层次,那么,以《明报》目前的发行量,收入减少八成也是有可能的!

    当然了,《明报》不登,影响也不大。

    香港大部分的一线二线报纸,都登了新创业电子的软文,舍得砸钱百万,连续一个月,都是街机暴利、《中华方块》和新创业电子公司的软文……而且,这些软文报道基本都都是真的,就不信吸引不到想要发财的商人!

第31章 风暴() 
1980年5月,港岛骤然刮起街机风暴……

    而处于风暴的风口,既是《中华方块》这款简陋又经典的游戏。

    “李嘉诚抓住塑料花的机遇,赚钱的第一桶金。《中华方块》游戏机,既是成就下一个李嘉诚的新机遇!”

    “开游戏厅好赚钱的,二十万投资半年回本,一年翻倍。”

    “最赚钱的不是地产,而是游戏机!”

    香港重商的风气之下,人人都想要发财,但是靠谱的发财机遇,却是非常罕见,普通人也根本抓不住。但是游戏厅就不一样了,一台游戏机不过是一万块钱,一天回本一百块,也就是一百天赚回机器的投入成本,之后,就是纯赚了。

    想要经营上百台几百台的游戏厅,大部分人或许有心无力。

    但是,拿出准备买房的积蓄,投资一家二三十台街机的小型游戏厅,很多有积蓄的家庭,还是能够做到的。

    这跟传销之类的忽悠不同,至少,目前的街机市场是真的能赚钱。当然了,大量的街机厅成立,逐渐让市场饱和,那么,利润是会降下来。但是,无论如何,街机行业至少有20年的暴利时间段,80年代~90年代,互联网没普及之前,街机是很难亏本的好生意。

    而林棋准备独霸香港的街机市场,让香港的每一个游戏厅里面的机器,都是以新创业公司的游戏为主。

    未来资本雄厚之后,甚至会考虑收购街机厅,将香港一半的游戏厅市场,纳入自营。通过这种方式,来打造一个相对稳固的垄断市场,为自家的产品研发,提供利润保底。

    现在的街机巨头,主要都是做美国和日本市场,街机的操作界面和文字,也基本上是英文和日文,暂时,大部分的街机公司还根本没有考虑中文市场,所以,很多街机因为没有中文版,在香港并不太受欢迎。

    除此之外,美国和日本的街机厂商,都不太重视广告宣传。即使投入广告宣传,也不会在香港投入。

    毕竟,街机的推销,更多是依靠业务人员,直接把游戏机推销到街机厅和商场,这些经营场所,既是街机真正的客户,所以,在媒体上投放广告,根本就是拿大炮来大蚊子,看起来声势惊人,但却是极其浪费资源。

    这些游戏公司如果把赚到的利润,在全球各地的市场上打广告,那么……好不容易赚到手的利润,很快就会被广告费给烧掉。

    即使一些街机公司舍得投入本钱打广告,也只会用在日本和美国,这两大主流的街机市场上。

    那些巨头根本不会把宝贵的资源,投入到香港这座几百万人口的小市场来打广告,宣传自家的新街机游戏。

    但林棋不同,由于他暂时不具备跟美日两国的游戏巨头交锋的本钱,所以才把香港当作大本营经营,不惜代价的强化新创业电子在香港游戏行业的垄断者地位,然后,再到世界各地市场于美日大厂争雄。

    日本和美国的游戏巨头,基本上都是先本土后世界。本土市场建立完善的发行渠道,对收回投资成本有一定的保底性质。有一定的本土保底市场支撑,才有底气进一步把游戏推广到世界。

    “收到36份街机订单,数量最少的是一台,数量最多的则是订购50台!”张茹将整理好的报告,交给林棋过目,“目前总共收到386台订单。”

    林棋点了点头,好奇说道:“订50台的客户,是什么来头?”

    “是一家日本的公司,叫什么世嘉株式会社。”张茹说道。

    “世嘉株式会社?”林棋不由一愣。

    这绝对是游戏行业的老前辈啊,原本世嘉公司是美国人大卫·罗森于50年代创立,在电子游戏还未问世之前,已开始经营投币类的赌博游戏。

    70年代的世嘉公司表现的平平,但是,79年这家公司引进了新任副社长中山隼雄,很快既让这家公司迅速向电子游戏方向转型。

    在83年由于雅达利帝国的轰然崩溃,世嘉公司的美国投资者决定退出游戏业。而中山隼雄联合日本的财团集资3800万美元,从美国人手中买下了日本世嘉的资产,其后,世嘉公司不满足街机大厂的地位,而是投入了大量本钱,进军掌机、电视主机等等市场。虽然,跟任天堂死磕过程中,屡战屡败,但靠着顽强的斗志,成为了仅次于任天堂的电视主机游戏老二。

    原本,林棋想过开拓日本市场,也考虑过跟世嘉公司结盟,但那是要等任天堂公司亮出了肌肉,让世嘉公司感受到了危机,那时候,才是跟世嘉公司合作的好机会。

    现在合作,似乎早了点!

    “要不要联系这位客户?”张茹问道。

    “不用!”林棋摇头。

    本质上,联合世嘉公司的前提是,任天堂的强势。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而现在,任天堂还未露出锋芒,要是奶一把世嘉公司,让它做大取代了任天堂的地位,那未必是一件好事。

    毕竟,世嘉公司的潜力,未必逊色于任天堂。原本输给了任天堂,仅是一开始节奏没踏好,更多是运气因素。

    现在的任天堂,虽然也开发了一些游戏产品,但却并不怎么成熟。任天堂真正的华丽转型,是在81年就先后进军街机市场,靠着《大金刚》成为街机市场新一届的人气王。《大金刚》可以说是《马里奥》的前身,从这款游戏开始,任天堂才算真正进入了状态。

    82年,任天堂推出FC进军家用主机游戏市场,并在日本大卖200万台,成为电视主机游戏市场新秀。

    而83年更是雅达利轰然倒塌的一年,而在此之前,靠着给雅达利平台开发游戏的第三方游戏软件公司,数量已经破千家!一夜之间,上千家公司,数万计的游戏开发人员,陷入了生存危机。

    任天堂乘虚而入,占领了本来应该是雅达利的市场份额,并且,招安了那些原本给雅达利开发游戏的公司,迫使这些公司,跟任天堂签下排他性协议。由于,任天堂这一时期,有如神助,节奏踏的太准了,所以,才取得了空前成功。

    世嘉公司仅仅是迟了一点点,所以,优质的游戏开发商资源,被任天堂夺走了大半。等世嘉公司的主机游戏上市后,游戏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都不能跟任天堂相比,自然不可能竞争得过任天堂。

    未来肯定是要进军主机游戏市场,所以,林棋不仅仅把任天堂视为对手,也把世嘉公司视为对手。

    雅达利帝国崩塌,相当于是东汉末年,天子形成虚设,诸侯逐鹿。

    任天堂大概是强魏,世嘉公司大致上是蜀汉,而林棋的位置大概是更差的孙吴,三国时期的孙吴,大量的土地其实都没有得到开发,后世的鱼米之乡,那是不存在的。所以,应该埋头种田,联蜀抗魏,与此同时,不断让魏和蜀都不断消耗人口和资源。最后……种田成功的吴国,横扫天下,逆天改命。

    历史上的吴国,没有作弊器,自然是不行。但林棋自我感觉,自己的优势还是很大的!

第32章 蝴蝶效应() 
1980年5月26日,《中华方块》总订单销量超过800台,其中,有600多台是香港本地市场消化,少部分是销往海外。

    根据林棋目前掌握的资料,整个香港的游戏厅一共只有53家。绝大部分都是游戏机不足20台的小型游戏厅。

    但随着林棋不断的炒作游戏厅暴利,导致香港出现了游戏厅数量飞涨的奇迹,从5月10号开始,平均每三天新增一家新游戏厅,而每家新开业的游戏厅,主打的游戏都是《中华方块》。

    《中华方块》论吸金效率,也未必能超过《太空侵略者》等等海外游戏,但胜在《中华方块》机器便宜,而且,能很快就拿到货。

    由于林棋炒作游戏厅暴利,导致香港市场上的游戏机,被疯狂的抢购,甚至,一些新入行的老板,愿意以2万块钱的高价购买二手游戏机,可见,游戏暴利的理念,真的被很多人深信不疑。

    大部分的游戏都缺货,即使想要从海外厂家订货,至少也要等一两个才能到货。这种情况下,只要付钱就能提货的香港本土游戏机《中华方块》自然成为了最大的赢家!

    香港当地的游戏厅大约采购了300台《中华方块》。其次,是商场、电影院和各种综合娱乐场所,虽然这些场所没有打算转型游戏厅,但是在闲置的空间,摆上几台游戏机,却是能够立竿见影的提升人气和效益。

    所以不到一个月时间,《中华方块》已成为很多大型商场和娱乐场所标配的机器。那些大型商场,若是没有配上几台《中华方块》,人气肯定会比避过竞争对手。

    姑且不论多吸引一些顾客在商场停留,能给商场带来多少销售额。光是游戏机本身,已经能给商场带来实打实的业绩——每天保守估计100港元以上的收入。

    虽然,三个月后才能赚回购买游戏机的本钱,但等到三个月后就是纯赚,每天轻而易举多赚100多块钱,任何商场都会非常乐意于多增加一笔收入。

    除此之外,生意冷清的邵氏电影院线,也引进了一批街机,貌似一部分生意不咋样的电影院,引进了几台街机创造的利润,甚至比昂贵的价格引进的新片更赚钱。以至于,邵老板收到汇报后,不由考虑要不要转型游戏厅。

    当然了,邵老板最终还是否定了这个念头,因为做电影他起码是懂的。年轻的时候,邵老板一天看几部电影,一直坚持看了很多年,各国的电影看了个遍,可以说在60年代之前,邵老板对于电影市场的理解非常精辟。

    但是……到了70年代邵老板已跟不上时代了,以至于,频频走眼,错过了李小龙、许冠文、成龙等等一堆的好苗子。

    最终,这些香港70年代~80年代最红的电影巨星,都成为嘉禾公司超越邵氏的重要武器。

    同样,对于电子游戏,由于邵逸夫自己年轻的时候,没有玩过。虽然,收到手下汇报,说游戏厅大有前景。但是,这到底时不时真的,他很难按照以往的经验做出判断。

    而上了年纪后,又容易排斥新生事物,因为潜意识对自己不懂的新生事物的恐惧,所以……邵逸夫否定了院线公司经理提议转型街机厅,当然,由于邵氏部分影院上座率低下,常年亏损,少量引进街机,提升电影市场淡季电影院惨淡的业绩,还是被批准了。

    但售价偏低《中华方块》售价也高达9800港元,所以,邵老板抠门的性格发作了,批示每个电影院引进一台就够了,人气比较高的电影院可以引进两台。这样,整个邵氏的电影院线,共同才引进了不到30台《中华方块》街机。

    而作为邵氏的老对手嘉禾电影院的老板邹文怀,听闻老对手邵氏的院线都引进了《中华方块》,对于这种新生事物,却是充满好奇。

    邹老板亲自体验了几个小时后,跟自己的老伙计何冠昌表示说道:“邵老六太抠门了,连这种抢钱利器都舍不得多买几台。我们嘉禾不能犯这个错误,要大肆采购,即使不开游戏厅,但也要让每个影院的闲置空间,都被充分利用起来!”随后,嘉禾公司成为《中华方块》街机最大的采购者,一共购买了80台街机,嘉禾电影公司的每个影院售票大厅,少则摆上两台街机,多则摆上了6台。

    这个决策也让嘉禾电影公司的利润大大的增厚,每个月多赚几十万元……后来,邹老板不无得意的吹嘘自己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