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宫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华宫燕- 第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前几天李状元来我们家做客,在交谈中我得知他非常喜欢一本书,但由于那本书如今在全京城的书肆里都断货了,所以他一直没能买到,我适逢有这本书,但我那天一时间没想起,后来回书房翻找时看到才猛然想起,所以打算将它送给他。”闻莹愫娓娓说道。。

第一百五十二章 包不见了() 
宫应华脸上的笑容渐渐凝固。

    他只听说过李元,但并没有见过,所以不太清楚那是怎么样的一个人。正因为这样,当他得知她对另外一个男子这般好时心里便不太舒服。

    闻莹愫一看便知他的心思,就微笑解释道“我纯粹只是出于想帮他达成一个小小的愿望,并没别的意思。”

    宫应华默默地注视着闻莹愫,好一阵子之后脸上的表情才有所和缓,道“明白。愫姐姐是希望我帮你把这本书转交给他吗?”

    闻莹愫点头道“是有此意。如果不会阻碍到你的话。”

    宫应华无所谓地笑笑道“没事,反正顺路。”

    “那就有劳你了。”闻莹愫大喜过望。她随即进里间去取她早就准备好的书。

    当闻莹愫将书递给宫应华时后者呆了瞬间这本书被一层厚纸包裹着,而且在厚纸的外面写上了几行诗。

    宫应华再细看,发现上面写着大荒身去数,穷海信来稀。孤立皆难进,非关命独违。1

    由于厚纸上写了这几行诗,所以外人是不能私拆开来看了,否则立即就能看出被拆的痕迹来。

    她不过是送李元一本书而已,缘何要密封成这样?而且还写了一首跟亲情有关的诗。

    “我不太明白愫姐姐为何会写这首诗给他。”宫应华望着上面的诗句说。

    “没别的意思,只是觉得他给我的感觉很像一位大哥哥,所以才这么写而已。”闻莹愫解释道。

    “哦。”宫应华便用手轻轻地捏了捏,感觉里头确实是一本书,便点头道“好的,那我明日经过翰林院时帮你转交给他。”

    “多谢三弟!”

    “愫姐姐莫要客气。”

    “三弟想必也知人言可畏,所以这种私人小事还望三弟莫要跟其他人说。”闻莹愫又小声嘱咐道。

    “这是自然。”宫应华郑重允诺。

    当宫应华拿着这本被厚纸包裹的书走出闻莹愫的房间门时腊梅的一双眼睛便死死地盯着那本书看。

    这是小姐赠送给三少爷的书么?腊梅不禁在心里想。

    又想起宫泽哲交代她务必要密切留意闻莹愫的一举一动时脸上的郑重神情,腊梅便忍不住追了上去。

    “三少爷,奴婢去给你收拾一下房间。”腊梅主动说。

    “我前几天便给家里捎了信,你们现在还没收拾好么?”宫应华皱眉问。

    平日里她们都是提前收拾好的。

    腊梅忙说“是早就收拾好了,但奴婢忽然想起花瓶里的花还没换。”

    宫应华不做声。

    以腊梅对宫应华的了解,他沉默即表示默认,所以腊梅忙快走了几步。

    宫应华进得房间便将那本书放进了自己的行李袋中,然后在书桌前坐下,对腊梅道“去给我拿壶热茶来。”

    “是。”腊梅忙将手中的花瓶放下,提着裙摆走了出去。

    当腊梅提着一壶热茶水进来时宫应华已经拿起一本书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腊梅边给他倒茶边说“三少爷真用功!”

    宫应华听见了,但没有做声。

    “方才小姐给你送了本书?”

    宫应华“嗯”了一声。

    “小姐还真有雅致,给你送书还包装得那么好。”

    宫应华隐隐觉得哪里不对,便望向腊梅严肃道“这些事情是你该置喙的吗?”

    腊梅忙说“是奴婢多嘴了,对不起!”

    宫应华又将目光转回了书上,淡淡道“换了花瓶里的花便出去吧。”

    “是。”腊梅赶忙按照他的意思办。

    腊梅离开宫应华的房间后不禁在心里反复思量要不要将小姐送书给三少爷的事告知老爷呢?

    不就是一本书吗?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吧?但为何那本书是用厚纸包着的呢?会不会里头有什么重要的信息?可小姐和三少爷之间又怎么会有什么腊梅越想觉脑袋乱。

    她决定回去套一套闻莹愫的话。

    稍晚一些,腊梅服侍闻莹愫沐浴。

    在闻莹愫伸展双腿舒服地躺在浴桶里面时腊梅笑着说“三少爷每次回家都特意前来看小姐,他待小姐真的挺不错。”

    闻莹愫微笑,并不做声。

    她已经知道了腊梅在她身边的另一种身份,自然不会轻易地被腊梅套出话来。

    腊梅见闻莹愫不做声,便直截了当地说“奴婢方才见三少爷从你这里拿了一本书回去,那是小姐送给三少爷的吗?”

    “嗯。”闻莹愫直截了当地应道。

    腊梅顿时放了心,笑着说“小姐待三少爷真好。”

    次日上午,宫应华带着装有闻莹愫交代给他的那本书的行李袋出了门。

    大门外已经有马车在等着了。

    宫夫人和闻莹愫亲自送他到马车旁。

    “我大概25或者25日会回来。娘亲多保重。”宫应华对宫夫人说。

    “好,届时我让厨房做几样你喜欢吃的菜给你。”宫夫人笑着说。

    宫应华又望了望闻莹愫,道“愫姐姐也多保重。”

    闻莹愫点头。

    宫应华朝她们挥了挥手便坐进了马车,马车随即朝十字街的方向飞奔而去。

    由于昨晚看书看到很晚才睡觉,所以宫应华今天感觉有些睡眠不足。

    宫应华一坐上马车便靠着座位闭眼休息。

    正当宫应华快要进入梦乡时忽听得外头有人喊“有人抢东西啦,快抓住他。”

    宫应华忙掀开帘子往外看。

    正好有一人手中紧抱着一个包裹从他的马车旁跑过。

    宫应华立即跳下马车紧追过去。

    那人发现后头有人追来便慌了,立即闪进了一侧的民居群之中。

    宫应华见他近在眼前自然不甘心就此让他逃掉,于是想也没想便追了过去。

    两人在狭窄的小巷里一追一逃,不一会儿便变成了扭打在一起。再过一会儿,宫应华拿着那个包裹快步走出小巷往自己的马车方向去。

    马车夫对宫应华说“被抢者就在后面的好客食馆门前。”

    宫应华立即将被抢者的包裹交到了被抢者的手上。

    在往自己的马车方向走回时宫应华心情好极了,心想古人说的没错,果然是做了好事之后心情特别舒爽。

    可等他坐进马车里面时他傻眼了自己的行李包不见了。

    宫应华忙问马车夫。

    备注1出自唐许棠的寄江上弟妹。

第一百五十三章 失而复得() 
马车夫也惊呆了,他方才其实有时不时地朝后面看的,并未发觉有任何异样,怎么那个行李包就不见了呢?

    “很有可能是小偷从车窗外伸手进去拿走的。”宫应华道,心里急得不得了。

    她第一次托付他做事他就出了差错,他真怕她以后都不再放心让他办事了。

    他决定无论如何也要将那行李包给找回来。

    马车夫见宫应华阴沉着脸,便知宫应华对此事有多重视,忙一脸愧疚地说“是奴才的错。”马车夫边说边朝宫应华磕头请罪。

    宫应华叹气道“你起来吧,事已至此一味怨怪也没有用,还是赶紧想办法找回我那行李包才行。”

    如果那个行李包里没有闻莹愫交代给他的那本书他不会这么紧张的,毕竟里头除了那本书之外就是两套换洗的衣服了。

    宫应华知道这条路上经常发生被人抢劫之事,原因之一是因为这里四周住的皆是贫民,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条路距离港口不远,所以这一带还经常有外地来的劫匪出没。

    宫应华望了望前方人潮拥挤的街市,忽然有种不知该从何下手的无措感。

    光天白日之下竟敢偷东西,真是可恨!宫应华在心里骂道,目光机警地在人潮中穿梭。

    忽然,他发现通往港口的那条路上有一个年约十二三岁的少年背上背着的正是自己的行李包,他惊喜交加,立即快步追了过去。

    马车夫得照看着马车,所以想帮也帮不上,只好站在原地对宫应华说“少爷小心。”

    宫应华点了点头,迅速地朝那个少年靠近。

    就在宫应华即将跟上并准备伸手去抓那行李包时对方忽然觉察到了,唰的一声亮出一把磨得锋利的刀子,颤抖着声音说“别,别过来。”

    宫应华小时候也是耍过几年刀枪的,所以一点也不害怕,他边朝那小贼缓缓靠近边说“实话告诉你吧,我那行李包里面除了两套衣服之外还有一笼小毒蛇。”

    那小贼不慌不忙道“神经病,你诓我呢。”

    “你不信?那小蛇的头正从布袋里钻出来呢。”

    小贼半信半疑,忙转身朝那行李包望去。

    宫应华玩心大起,趁势道“唉哟,它们正往你的后脖子窜呢。”

    小贼顿时受了惊,一把将那行李包扔了。

    宫应华忙拾起行李包来。

    他边走边摸了摸行李包,当发现那本书还在时他终于放心了。

    坐上马车后宫应华将那行李包紧紧地抱在怀中,心想总算可以给她一个交代了。

    宫应华在困乏中慢慢睡去。

    等到马车夫叫醒他时他才发现他们已经到了翰林院门口。

    宫应华忙整理了一下衣装,拿着那本书往翰林院去。

    李元正在想着该怎么样约闻莹愫出来见一面便听说外头有人找,忙收回心神走了出去。

    见客厅里坐着一位十五六岁的青年公子,李元不禁微愣。

    宫应华起身朝他行礼道“晚生乃礼部尚书宫泽哲的小儿子宫应华,受晚生的姐姐之托来给李大人送件东西。”

    李元一看那包装得密密实实的书心里便明白了几分,边接过书边说“多谢宫公子!”又亲自给宫应华斟茶。

    宫应华由于要赶着回学院所以只喝了一口茶便离开了。

    李元立即拿着那本书进了自己的工作间。

    才一看到厚纸外面的那几句诗李元的眼眶便红了,他忙拿剪刀小心翼翼地从厚纸的侧边剪开,以便能将这首诗完整地保存下来。

    闻莹愫将信折叠平整夹在那本书的书页里面。

    李元很快便发现了那封信。

    看完闻莹愫的信,李元开始思考如何神不知鬼不觉地将那六个营队里的人的面孔看一遍。

    这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他看了看那六个营队的地址,发现除了城营一和城营二之外其余四个皆地处十分偏僻的地方,然而具体的地形如何尚不得知。

    李元决定先悄悄地将它们的地形探查一遍再做进一步的打算。

    他给闻莹愫写了封回信,一一讲了他如何在滂沱大雨中醒来,如何将父母以及下人们安葬,如何毁容、如何去了广西、如何参加科考的事。

    他边写边不住地掉眼泪。

    妹妹尚活着,这比他考上状元还要让他高兴。

    即便现在两人尚不能相认,但起码知道了彼此的近况,于他来说也是莫大的安慰。

    他在信里嘱咐她“探查六大营队之人的事你就不要操心了,我会想办法,等我探查好了会给你个答复。你在宫府过得还好吗?为何他会想到让你认宫大人为义父的?我总觉得他或多或少对你我的身份有所怀疑了,所以我们日后的交流恐怕得格外的小心谨慎。出于安全的考虑,我们可能不便经常通信,那我这次就约好我们下次见面的时间吧6月1日上午辰时一刻在太行寺燕子塔上见。”

    将信写好后李元将它夹进另外一本书里,然后照旧用厚纸包住,同样在封口处写了四句诗。

    他打算下午去一趟万盛书院,将这本夹着信件的书交给宫应华,再由宫应华转交给闻莹愫。

    他知道,如果将此信邮寄给闻莹愫的话有可能会被宫家的人发现并截住,而宫应华既然能帮闻莹愫将此书转交到这里来就证明闻莹愫是相信宫应华的,那他以回赠闻莹愫一本书为由请求他帮忙转交也比较说得过去。

    傍晚时分,李元到万盛书院来找宫应华。

    “这本书是我回赠给你家愫姐姐的,不知你可否帮我转交给她一下?”李元很客气地问道。

    宫应华接过道“可以,举手之劳而已。”又道“李大人,我可能要再过几天才回去,这书就只能到时再带回去给她了。”

    李元忙说没事,随即又赠送了宫应华两本书。

    次日下午,李元下衙后便给自己易了容,然后直奔距离京城最远的东营去。

    但见东营依山而建,在它的四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