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宫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华宫燕- 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确实,若是换了别的人,也许此刻已经强令莹愫去做事了。

    莹愫很感激瑶雪。

    听得这话,瑶雪微愣,脸上便有些尴尬。

    “你太客气了。”瑶雪说,一转身便进了书房。

    约莫半柱香的功夫后,林帧走了出来。

    莹愫忙起身给他行礼。

    在向林帧行礼时莹愫始终低垂着头。

    林帧倒没有多想,望了她一眼便走了。

    莹愫遂进屋去收拾桌面。

    自林帧走后,太子又投入到了博弈当中,因此并没怎么留意进来收拾东西的莹愫。

    莹愫将桌面上的东西收拾好后便开始用毛巾来擦拭桌面。

    赵聿梁略一抬眼,正好看到她擦拭桌面的纤纤玉手,以及她手上的伤痕。

    他眉头微皱,正想问她那伤痕是怎么回事时忽见她身子软软的似要往后倒去,忙伸手将她扶住。

    等闻莹愫睁开眼睛时发现自己正斜躺在他书房的靠背椅上。

    太子和瑶雪都在注视着她。

    莹愫这才回想起自己方才晕倒的事。

    她还记得是太子将她扶住并抱她到靠背椅上斜躺着的,之后的事她便不记得了。

    见她醒了过来,太子从旁边的茶几上拿了一块米糕和一杯水给她,说:“先吃点东西吧。”

    他什么都看出来了吗?

    闻莹愫赧然。

    不过她确实是太饿了,因此伸手接过了他递过来的米糕和水。

    或许是瑶雪方才对太子说了什么,太子扭头对瑶雪吩咐道:“去让厨房那边煮一碗红糖姜水和一碗小米大枣粥来。”

    瑶雪颇为吃惊太子以前可从没有对哪位宫女这般关心过。

    瑶雪犹豫了一下才领命而去。

    屋子里只剩下太子和闻莹愫两人了。

    太子忽然抓起闻莹愫的一只手来看。

    莹愫大惊,本能地想抽回,无奈他抓得太紧,她就怎么使劲也抽不出来了。

    “你这手上的伤是怎么回事?”太子赵聿梁淡淡地问。

    “是在花园里捉蝴蝶时被树枝刮到的。”莹愫涨红着脸答。

    由于心虚,莹愫的心嘭嘭嘭地跳。

    太子忽然将另一只手按在她的胸前。

    莹愫惊恐万分,一边伸手去推一边羞红着脸说:“殿下请自重。”

    但是,她并没有足够的力量推开他的手,便只能任由着它紧紧地按在她的胸前。

    那正是双峰间的凹处。

    对于女子来说,那地方是只能允许自己最爱的人接触的。

    可现在

    闻莹愫羞愤得快要晕过去。

    他掌心的热度正透过她薄薄的衣衫传遍她的身体,让她忍不住全身微微颤抖起来。

    闻莹愫不断地挣扎着,一张脸红得快要滴出血来。

    “你在撒谎。”太子赵聿梁凑近她的耳边说。

    那只按在她胸口的手也忽地离开了。

    闻莹愫不敢抬眼看他,竭力保持着镇定道:“奴婢说的是实话。”

    “是么?”太子淡笑,似乎有些不以为然,随后他突然俯头逼近她几分,道:“在本宫面前耍手段是耍不长久的,本宫好心事先告知。”说罢他忽地站起身来往一侧的柜子走去,三两下地从一堆药物里取出一盒药膏扔到她旁边的桌子上。

    莹愫依然低垂着头。

    他刚才实在是太她一时间还没有勇气与他对视。

    太子赵聿梁瞄了她一眼,负手大步地走了出去。

    瑶雪向厨房那边吩咐完该吩咐的事便回来了,回来时正好看见太子从书房走出来,便对太子说:“殿下,奴婢已按您的吩咐交代下去了。”

    “嗯,你今晚就多照看着她吧。”太子说。

    “是。”

    太子便大步流星地往自己的卧室去。

    还没待瑶雪追上去问他是否需要服侍沐浴,对方已经砰地一声将门重重地关上了。

    瑶雪只好先去看看莹愫。

    此时,莹愫已经将太子扔给她的那盒药膏放进了自己的口袋里,也将受伤的双手隐藏在了袖子中。

    见莹愫似要起来,瑶雪问:“要什么?我帮你拿。”

    “我想起来走走。”莹愫边说边站了起来。

    瑶雪没有阻止。

    莹愫走到窗前将窗全打开。

    此刻的莹愫只觉浑身火般的热烫,她得让夜风来帮她降降温。。。。

第五十七章 令王赵腾() 
傍晚,当赵聿梁回到东宫时林帧立即跟了进来。

    林帧摒退掉周围的人后走到赵聿梁的跟前说:“殿下,派去恭州调查的人回来了。”

    赵聿梁将到嘴的茶放下,道:“他怎么说?”

    “确有恭州判官沈君其人,就住在琉璃城城郊大望河边,年约四十来岁,妻子姓金,育有两女一子,大女儿已出嫁,儿子在当地的一所书院里读书,目前经常陪在他们夫妇身边的是他们的小女儿。”

    见赵聿梁在认真听着,林帧又继续说:“我们一开始是向他们的邻居打听,得知他们家去年确实是收养了一个少女,只是因为他们家很少让她在人前露面,所以邻居们也不清楚她的长相。”

    林帧边说边注意着赵聿梁的表情。

    赵聿梁的脸上却没有什么神情,淡淡道:“嗯。继续说。”

    “后来我们设法见到了他们家的小女儿,从她那里得知了那个少女的一些事据说,这名少女乃沈君堂姐的女儿,因其堂姐夫妇相继去世了,他们可怜她无依无靠,便将她接到恭州来住,今年春天时这名少女通过考试进入了东宫,之后的事殿下也就都知道了。”

    赵聿梁右手轻叩着桌面闭目沉思。

    那晚在厨房里她和他说的那些话他还记得,她说她的父亲是在她八岁那年因上山采药不慎摔落山崖而死的,还说一年后她的母亲因承受不住打击也走了,那么,她母亲死时她是九岁,而她去年被沈君接到恭州来时是十四岁,那中间这五年还有她身上那怎么也掩饰不了的诗书气质,她眼神中透着的修养,她白皙细嫩的皮肤,可都不太像是来自郎中之家。

    “疑点还有很多。”赵聿梁正色道,“我看这人的来历未必这么简单,你再派人到文都县去仔细打听一番吧。另,从即日起,在东宫内部物色一个靠得住的人暗中关注她平日的行踪,直到所有的疑点解除。”

    文都县是闻莹愫的家乡,这是她入职登记表里留的信息。

    “是。”林帧立即领命而去。

    次日清晨,京城城郊,一队人马正不疾不徐地往京城方向来。

    走在前面的两人皆约四十来岁的样子。

    其中身穿绛纱袍、头戴九缝皮弁、个头高大、英气飞扬者乃令王赵腾。身穿墨蓝色长袍、头戴同色系儒巾、身材瘦长、神色端肃者乃赵腾的谋士张世和。

    两人并肩策马而行。

    紧跟着他们的是三辆载着人和朝贡物品的马车以及六位身穿罩甲、腰配长剑的护卫。

    赵腾自成亲之后就再也不曾让王妃和孩子们随他回过京城了,个中缘由除了张世和与京城里的那人之外无人知晓。

    令王赵腾乃今上的父亲益成帝的弟弟思恩王赵恪的大儿子,与今上赵乾是堂兄弟。

    两人同年同月但不同日生令王比今上晚出生两天。

    京城越来越近了,赵腾忍不住思绪万千。

    如今,距离他上次回京已经过去了三年,这三年里她到底过得怎么样?

    虽然他时不时能从别人的口中得知她的近况,可那毕竟都是很片面的。

    当他们一行人经过响水湾时赵腾忽然抬手示意大家停下歇息,然后他自己直接策马往不远处的山谷奔去。

    张世和见状也赶忙跟上。

    前方的山谷里有一道瀑布,赵腾每次进京经过这里时都要去看一看的。

    赵腾在西凉出生,因为他的父亲思恩王赵恪在娶了他的母亲后便到西凉就藩了。

    西凉地处曣国的西北边境地带,那里的人情风俗与京城截然不同,气候也要恶略许多。

    但赵恪知道,既然自己已就藩,没有皇上的旨意时他是不能轻易地离开西凉的,因此赵恪便将满腔的思乡之情化为了一首首的诗,又将自己的宫殿建成与京城的建筑风格一模一样的,还专门请了京城的厨师来做菜。

    然而在内心里,思恩王还是挺希望自己以后能在京城终老的,但也知道这不太现实,因此赵恪只好试着想开,试着努力去适应西凉的生活环境。

    然而,许多年后,他依然没法在这个异乡找到家的感觉,依然觉得自己像是漂泊在外的游子。

    或许是亲眼目睹了父亲的这份惆怅与无力,赵腾从很小起便产生了要带全家人回京城定居的想法。

    不过,他也知道,亲王们一旦就藩之后就不太有可能再回京定居的了。正因为这样,他没少在这件事上动脑筋。

    五岁那年,赵腾第一次回京,那是受皇太后的邀请而回的,与他同行的还有他的父母亲。

    才一进京,五岁的赵腾便被京城的繁华和皇宫的富丽给深深吸引,也更让他坚定了要在这里生活的想法。

    于是,没过几天,众人便见一向端庄严肃的皇太后被这个五岁孩童哄得像个小孩一样开心,也听到了皇太后发自内心的开怀大笑。

    与此同时,这个五岁的小童还与当时的太子赵乾成了无话不说、形影不离的好哥们。

    见此情景,皇太后对益成帝说:“难得乾儿遇上个这么玩得来的伴,不如就将腾哥儿留在京城,让他给乾儿做个伴吧?”

    益成帝听毕却收敛了笑容,对皇太后说:“母亲的心意朕很明白,只是乾儿尚心性未定,怕是会被腾哥儿带野了。”

    赵乾是国储,以后是要当皇帝的,益成帝可不想他因贪玩而影响课业。

    皇太后自然也了解益成帝的心思,笑眯眯道:“皇上别看乾儿年纪虽却是一个极有自制力的人,加之他有那几位严师管着,肯定不会野到哪里去的。”又说:“哀家也会帮忙督促他的,皇上就不要多虑了。”

    两人正说话间赵腾和太子赵乾正好进来给他们问安,皇上便趁机问赵腾:“腾哥儿,你喜欢京城吗?”

    头上总着两只稚气小角的赵腾便一脸欢欣地答道:“喜欢的。”说毕又用眼角偷瞄了皇太后和赵乾一眼,再对皇上笑着说:“不过臣的爹爹一直告诫臣说千万不要对京城流连忘返,因为陛下已将西凉三分之二的土地封给了我们,所以我们理应世代镇守在那里,把那里建设好,这才是对陛下的圣恩的最好回报。”

    备注:九缝皮弁是指明朝亲王手上戴的帽子,因帽子前后各用五彩玉珠九颗而起名九缝。。

第五十八章 因缘际会() 
益成帝听毕哈哈大笑,对着皇太后说:“腾哥儿小小年纪已有这般口才,曣国十年后难保不会出第二个苏秦。”

    赵腾忙一本正经地说:“臣不敢与苏秦相比,臣差他太远了。”

    益成帝便摸了摸他的头,说:“如果皇太后、朕和太子都希望你留在京城,你愿意留下来吗?”

    赵腾微垂下头思忖了片刻,然后抬起头来迎向益成帝的目光说:“如果这是皇太后、陛下和太子哥哥的旨意,那臣恭敬不如从命。只是,臣担心臣的留下会引起他人的非议。”说罢又朝赵乾和皇太后快速地瞄了一眼。

    “你瞧你瞧,这么一点年纪说话就这么有分寸了呢。”皇太后指着赵腾对益成帝说。

    益成帝抚须颌首。

    赵乾也微笑着点了点头。

    次日,益成帝便将皇太后和自己的想法告知了思恩王赵恪。

    赵恪听后连连摆手道:“使不得,使不得,陛下,腾哥儿虽然是有几分活泼可爱,但毕竟还是五岁小童,平日里又太过调皮,若留下来的话肯定会给你们增添不少的麻烦的。再者,他的娘亲也舍不得他。”

    益成帝略一沉吟,笑道:“既然如此,那朕便不勉强了,只是皇太后那边恐怕会有些失望呢。”

    赵恪沉思片刻,轻声道:“要不这样臣每年让他回京来住一两个月如何?”

    这样便能将两边的心思都照顾到了。

    益成帝点头。

    当晚,益成帝便将此消息告知了皇太后,皇太后听毕欣喜万分,笑着点头道:“这样挺好,那就这么办吧。”

    从此,令王赵腾每年都会回京城来探望皇太后、益成帝和太子赵乾,并且在京城住上一两个月,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赵腾成亲。

    对于一直养在深宫的前朝太子赵乾来说,每次听赵腾讲述大漠上的风沙、烈日、星空以及在一望无垠的草原上策马奔腾的感觉时都觉得是一种难以言喻的美好享受。他也喜欢听赵腾讲烤羊肉、奶酪和烈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