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宫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华宫燕- 第2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闻莹愫也笑,调皮地答道:“因为妾现在吃的东西是要供两个人的啊。”又接着补充了一句:“今晚的菜式实在太美味了,妾忍不住想多吃点。”

    “你喜欢吃就好。”太子说,又道:“你做的菜也很好吃。”

    “但妾不是每样菜都会做。”闻莹愫笑着依偎在他的肩头说。

    这时,闻莹愫忽然感觉胎儿猛地动了一下。她赶忙停下脚步。

    太子忙问:“怎么啦?”

    闻莹愫摸了摸肚子,望着他柔声道:“胎儿刚才大动了一下。”

    太子眼中顿时闪出喜悦的光,道:“看来快要生了。”

    他原本打算送她回邀月居后就到太子妃那边去过夜的。

    毕竟今天是年三十,理应陪在太子妃身边。

    眼下见闻莹愫这般,他便决定今晚宿在邀月居这边了。

    。。。。。。。。。。。。

    亲们,二更来了。

第四百六十四章 远望() 
步府这边,年三十这天则显得有几分冷清,不过李元的心里还是高兴的。

    前些日子忙着查案,简直连吃饭的时间都是挤出来的,到了这天,终于可以放下工作安心地过个年了。

    傍晚时分,沈祝提着大袋的年货来。

    因为要加紧查曣国余下的五大疑案,所以沈祝今年没有回家过年,他也不太想回去,毕竟家里已经没人了。

    “昨天就想来的,但是实在太忙了。”沈祝将年货放下后说。

    他跟李元虽然同在大理寺任断丞,但是两人查的却不是同一个案,眼下算是各忙各的。

    沈祝从袋子里拿出两个鸡腿,分了一只给李元。

    这是他们哥两最喜欢吃的东西,所以沈祝几乎每次来看李元都带上。

    李元将鸡腿搁在桌面上,给沈祝倒茶,微笑道:“没事,你今天能来就好。”

    沈祝边啃鸡腿边将袋子里的东西拿出来。

    有椒柏酒、桂花酒、黄酒、白酒、饴糖、春饼、千层饼、糖火烧、锅贴、烫面炸糕、空心麻球、南瓜饼、紫薯饼、红枣年糕、酱板鸭、烤鸡、五香熏鱼、川味腊肠、酸萝卜条和藕片等。

    李元一看,既感动又生气,道:“都这么熟了,还那么破费。其实我已经备好年货了的。”

    而且闻莹愫也给他准备了许多。

    沈祝笑着将一只紫薯饼放进嘴里,道:“辛苦了一年,过年这天怎么也得吃好一点的,我就算不来你这里也是要买的啊。”

    李元便让下人将荤菜都拿去热了,握着沈祝的手说:“今晚我们早点吃年夜饭,吃完到大愿塔去看别人放烟花。”

    沈祝噗嗤笑道:“不是去宝棠诗社对诗吗?”

    李元摇头道:“读了十几年的诗书,今日暂且放下吧。”

    沈祝忽地敛起了笑容,没有再说话。

    吃年夜饭时,沈祝才说:“东宫那边今日想必是很热闹的。”说罢望了望李元。

    “应该是。”李元点头道。想到妹妹也许就在这几天生产,而自己却不能近前去看,又有些内疚。

    沈祝安慰道:“你们现在这样已很不错,不要难过。”

    李元强自振作道:“嗯。”

    用完晚膳,李元便和沈祝去大愿塔看别人放烟花。

    当他们并肩走过长安街时,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此起彼伏,到处可见一张张兴高采烈的脸。

    李元却只觉身体一阵发冷,不自觉地裹紧了外套。

    站在大愿塔上,可以看到京城各个方向的人放的烟花。

    烟花直冲云天,在天空中幻化一朵朵、一束束、一簇簇的花,如此的繁华,又如此的短暂。李元忽然想到自己的人生。

    不过,他并没有多少遗憾。

    他望着那些烟花,慢慢地笑了。

    “明日上午我想去给父母上上坟,你要一起来么?”李元问沈祝。

    沈祝又笑了,谁年初一就去上坟的呢?不过他还是很爽快地答应了。

    次日早上,李元便和沈祝提着大包小包的出了门。

    李元的伤刚好时便请人给找了一块风水宝地,将父母给移葬了过去。他也在父母的墓地左侧留了自己的位置。

    这是一座远离城市的郊外大山,李元的父母的坟地就在半山腰上,由于大雪纷飞,寒风冷冽,加上地面湿滑,他们花了将近半个多时辰才从山脚上到那里。

    坟头上已经被一层白雪覆盖。李元半跪下来,小心翼翼地拂去墓碑上的雪,道:“爹、娘,孩儿看你们来了。”

    这次,他没有流眼泪。

    他将准备好的水果、肉类和点心等东西一一摆到墓碑前方的那块石阶上,然后朝他们恭敬地叩了三个响头。

    沈祝也点了三支香来给他们磕头。

    仪式完成后,两人站在山边望向远方。

    从他们所在的地方望去,但见天地苍茫、辽阔无边。他们顿时有种振臂高呼的冲动。

    这般美好的山海啊,谁能不爱、不留恋呢?

    李元在心里由衷道:“若有一天,我能和沈祝一起辅助殿下称王,成就千古霸业,那该多好!”

    他从小饱读史籍,纵观历代的帝王,最欣赏的便是唐太宗李世民和宋仁宗赵祯,他觉得太子赵聿梁既有唐太宗的开明豁达、励精图治,又有宋仁宗的宽厚仁慈、悲天悯人,只要给太子坐上了王位,将会是曣国江山社稷的极大福气。可惜,他没有福气等到那一天了。所以,他希望沈祝好好努力。

    而沈祝呢,也不约而同地想到了王位更替之事,心情也有几分复杂。

    眼下,但凡用点心的人都看得出来——王位交替的日子越来越近了。但是谁也不敢明着提,生怕会惹来杀头之祸。

    至于太子的反应呢,却是超乎寻常的平静,好像并没有意识到局势的紧迫似的。

    太子这般平静,到底是胸有成竹还是并不把王位的交替看得很重要呢?沈祝和李元皆不得而知。

    然而,太子乃棋盘圣手,他们相信他一定知道自己该怎么走下一步棋的。

    况且,他们都知道,只要皇上这边的身体不允许他继续再坐在那个位置时,太子便自然而然会得到王位的继承权。

    只是,但凡王位交替之时都会发生血腥之事,所以很多人都在暗暗地关注着沛王赵聿贤那边的动静。

    沛王赵聿贤早就料到了,因此年后便立即给皇上来了一封信,信中以王妃最近身体不适需要照顾和孩子年纪尚幼为由恳请皇上准许他年后留在漠南。

    皇上本想让他过完年就回京城辅助政事的,无奈山长水远,他也拿他没办法,只好作罢。

    然而,二月八日是皇上的生日,到时候沛王赵聿贤却无论如何也得返京来,因此沛王赵聿贤不禁暗暗叫苦。这是后话。

    。。。。。。。。。。。。。。。。。。。。。。。。。。。。。。。。。。。。。。

    亲们,一更来了,最近在看三岛由纪夫的《丰饶之海》和里尔克的《穆佐书简》,前者写得非常的大气,是一本极有格局的书,后者是作者与朋友们的通信,里头有他对人生、艺术和文学的深度见解,读来受益匪浅,大家喜欢的话也不妨看看。

第四百六十五章 新生() 
年三十那晚,闻莹愫的肚子隐隐疼了几次,太子赵聿梁一直在身边陪着。

    由于是第一胎,闻莹愫心里难免紧张,太子便教她念莲花生大士心咒omahhumbenzagurupémasiddhihum(嗡阿吽班杂咕噜叭嘛悉地吽)。

    “此咒具有安神、健身、消灾和除魔的作用,常念对身心皆有好处,这是沛王教我的。”太子握着闻莹愫的手温声说。

    他看她的眼神是如此的温柔、纯净,一如天地初开之时的那一抹光。在他的注视之下,她的心慢慢被幸福填满。她反握住他的手,紧紧的握住,闭上眼,轻轻地念他刚教她的心咒。

    真的有用,她的心慢慢地平和了下来。不一会儿,她便进入了梦乡。在梦里,有许多红色的光晕照在她的脸上。

    见她安静地睡去,太子才闭眼,也接着睡去。

    这一夜,外头的雪无声地落着,屋里的人安静地徜徉在睡梦中。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次日,由于是年初一,太子不需要上早朝,但是得带众娘子进宫去给皇上请安和拜年,并且与皇上共用午膳。

    由于闻莹愫行动不便,所以太子不让她去。

    但是闻莹愫坚持要去。

    “这是礼仪,再者,妾也想走动走动。”闻莹愫轻揽着他的腰说。

    她已经很久没有见皇上了,觉得自己理应去见见他,顺便向他问个安。

    皇上的病她一直都是知道的。

    太子见她对这件事这么坚持,便决定随她的意。

    因为要和太子妃走在前头,太子只好让玉梅和嫣梅扶着闻莹愫走。

    其他娘子则离闻莹愫远远,仿佛她是什么瘟神似的。

    到得养心殿门外,太子被张公公告知皇上尚在洗漱,便在门外稍微等了一会。

    等皇上收拾妥当,太子遂率众娘子进来给皇上请安和拜年。

    今天难得精神稳定些的皇上笑着接受了他们的请安和祝愿,并分给他们每人一个大大的红包。

    然后,他们在他两侧的椅子坐下,恭谨地倾听他的教诲。

    这个曾经在战场上数次出生入死、在王位上坐了二十多年的国君,此刻默默地看着自己的儿子和他的娘子们,心里忽然觉得无比的孤单和恐惧。

    是明知后浪会冲走前浪的恐惧,还有看见太子有那么多位默默守在他身边的娘子时忽然产生的淡淡妒忌。

    不过,他也听说太子除了闻莹愫之外并不常和其他娘子在一起,他便将目光定在了闻莹愫的身上。

    这个十八岁的女人,虽然算不上倾国倾城,但是气质高贵、仪态庄雅,浑身透着一股怡人的气场。

    这是一个看似柔弱却内藏坚毅的女人,这个女人,她的眼神像孩童一样清澈,又像大佛一样慈悲,这是一个轻松游走在纯真与成熟之间的人,她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而且,显然,还是一个正活在幸福中的女人。

    皇上莫名地妒忌,便不由得想起他的皇后来。

    他的皇后啊,尽管一生与他相敬如宾、琴瑟和鸣,但是却在临死前与令王上了床。他当然知道她那时是迫不得已,也知是为了救他和太子,但是,他还是久久过不了这个关。

    这件事,他早就觉察到了,但他将他埋藏在了心底。他不希望他的皇后被世人咒骂。

    他看着闻莹愫的侧脸,隐约看到了敬庄皇后年轻时的影子,脑袋顿时一片混乱,忙将目光收回。

    没有人知道皇上为何忽然面露痛苦,但是大家一见他这样便不由自主地紧张,毕竟,他发起怒来时是十分吓人的。

    太子便起身道:“父皇想必也累了,儿臣和娘子们先告退。”

    皇上闭眼摆了摆手,说:“去吧。”

    太子遂带着她们离开。

    就在此时,闻莹愫感到肚子一阵剧痛,赶忙伸手扶住墙壁。

    太子见状忙过来相扶,悄声问:“哪里不舒服?”

    闻莹愫的肚子痛得她猛吸气,她朝他道:“肚子疼”。

    “还能走吗?”太子问。

    “我试试看。”闻莹愫说,艰难地抬步。

    然而,她才抬步,便觉腹部一阵剧烈的疼痛,脸色也顿时变白了。

    太子妃见状便知应是要分娩了,忙过来看。

    其他娘子远远看着,不知所措。

    皇上道:“她这样子恐怕走不动了,就将她扶到隔壁间去吧。”

    眼下也只能这样了,于是太子和太子妃将她扶到了养心殿隔壁的房间。

    那是一个空置着的房间,里头摆有一张罗汉床。

    太子和太子妃扶她在罗汉床躺下,然后给她盖上棉被。

    外头,张公公已派人去传稳婆了。

    赵良娣、柳昭训、祝良媛和冯奉仪四人在一旁冷眼看着。

    太子看了看她们四个,道:“你们先回去吧。”

    她们巴不得赶紧回去呢,因此如获大赦般快步离开了房间。

    皇上不便进来看,只好在养心殿那边等着。

    太子紧紧地握着闻莹愫的手。虽然他什么也没有说,但闻莹愫还是从他紧握的手和眼神中得到了莫大的鼓励。她又开始默念他昨晚教给她的那个心咒。

    由于是初产,从肚子作痛到婴儿出世需要半天以上的时间,所以太子和太子妃的晚膳也是在养心殿吃的。

    天色将暗前,闻莹愫诞下了一名男婴。

    生产的过程十分之顺利。

    但是,当孩子生出来后闻莹愫也累得连手指头都动不了了。

    她疲惫地睡了过去。

    那个新生儿,经稳婆清洗之后被包裹在了柔软温暖的棉袍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