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宫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华宫燕- 第2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道能道:“是的,魔音被消除了,但你的死期也将近了。”

    这句话,道能法师说得异常的平静,甚至是带着慈悲的。正因为这样,孔武立听了也不太敢相信。

    为什么师父会这么说?孔武立不禁纳闷。等他醒悟过来想要逃跑时李元和沈祝已领着一群士兵推门而进,转眼间便将他给团团围住了。

    孔武立没有再试图逃跑,他也知道自己逃不了了,索性乖乖就捕。

    在李元如刀的眼光中他忽然想到了什么,转头问道能:“师父,您跟朝廷早有合作,是不是?”

    道能依旧平静答道:“是。”

    孔武立长叹一声,朝着道能法师鞠了一躬。

    李元和沈祝没有再给他多逗留的时间,立即将他押着往外走。

    在被押上车时,孔武立看了李元一眼,道:“你是谁?”

    他觉得他有点面熟,但一时间又想不起来究竟是在哪里见过。

    李元冷冷地看着他,道:“在你死之前会让你知道的。”说罢,李元狠狠地瞪了他一眼,一把将他推上了车。

    虽然没有了那魔音的折磨,但孔武立身上的怪病尚未好,因此此时依然有些神思恍惚。待车子开动后,在车身晃动中他便觉头越来越沉,越来越晕了。

    车子越往前走,距离他死的终点就越近,这一点他是晓得的。

    一开始时他恐慌,慢慢地他放松了下来,到后来,甚至可以用解脱来形容他的心情。

    那边厢,太子下完早朝便回了东宫,直接到邀月居来见闻莹愫。

    明天便进入十月份了,她正在写食谱,腊梅在一旁帮着研墨。

    此时,她已怀了五个月的身孕,孕态已经非常明显了。

    她一手轻摸着肚子一手握笔挥毫。

    早餐:一碗豆浆、一碗八宝粥、一小碟炒虾仁、一小碟青菜、一只鸡蛋。

    午餐:一碗玉米猪脚汤、一碗米饭、一碟鸡丁炒腰果、一碟凉拌黑木耳、一碟韭菜炒蛋、一碟蒸南瓜、一碟小炒肉、一碟青菜。

    饭后:香蕉、苹果、梨、坚果等适量。

    晚餐:一碗海带骨头汤、一碗米饭、一条清蒸鱼、一碟卤肉、一碟青菜、一碟凉拌藕片。

    饭后:果汁一杯。

    写好后,闻莹愫将它交给腊梅,让腊梅送到司馔部去给文竹。

    腊梅看了看上面的食谱,道:“昭训,这食谱会不会太简单了?”

    东宫并不缺钱,何况闻莹愫正在孕期,只要她想吃的,基本上都是会尽量满足的。再者,太子其他娘子没有怀孕也吃得比闻莹愫孕期的丰富。

    “够了,再多就吃不下了。”闻莹愫说。

    腊梅便将纸卷好退了下去。

    才走到门口,腊梅便看见了迎面走来的太子,忙朝太子行礼。

    太子朝她微微一点头,继续往里面去。

    闻莹愫在收拾桌面上的文房四宝,见太子进来,立即放下手头的东西迎了上去。

    太子在她的脸上用力地亲了一口,笑眯眯地说:“我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

    闻莹愫立即全神贯注地望着他,静等他说下去。

    太子见她神态无比的娇媚和可爱,忍不住又亲上了她的嘴。

    亲够了之后才搂着她的腰说:“孔武立已被我们抓到了,目前正在押解回京的路上。”

    这个消息,就像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在身上一般使闻莹愫顿觉浑身舒暖通泰,她没有感到特别的激动,而是一种“终于抓到了”的欣慰与释然,她依偎在太子的胸膛,由衷道:“多谢你!”

    如果没有他从中周旋,就凭他们兄妹两的力量恐怕到现在依旧没法得知孔武立的下落呢。

    太子又亲了亲她的额头,说:“你应该多谢你自己,如果不是你和你哥哥这般执着于查此案,我又怎么会知道原来这事背后有这么多的疑点呢?”

    闻莹愫微笑着回亲了他一口,问:“抓他回京之后就要开审了吧?”

    “嗯,会很快进入这个程序。”太子说。

    “到时候可能需要我们兄妹两出来作证吧?”闻莹愫仰头望着他问。

    这个案子要想完满地结案,是肯定得道出步寻夫妇的尸体的去向的,那时,势必得李元亮出自己的身份来。

    太子略一犹豫,伸手刮了刮她的鼻子,道:“这事我和你哥哥会处理,不需要你涉入。”

    闻莹愫当即意识到了什么,忙问:“我不涉入,这会不会就变成了让哥哥独自面对?”

    “没有那么严重。”太子安慰道。

    闻莹愫不信。

    李元作为曾经的进士,现在又是大理寺的重要官员,如果此事暴露即表示他以假身份进京赶考兼做官,是肯定要受到法律的制裁的。

    而具体会怎么惩罚,则要看皇上的意思了。想到皇上的阴晴不定,闻莹愫就不免忐忑。

    太子俯身向闻莹愫,将头紧贴着她的头说:“你还记得你嫁给我之前给陛下写的那份保证书吗?如果你的身份暴露,你的处境就会非常的危险,所以你断不能将自己的身份亮出来。”

    闻莹愫当然也明白这其中的厉害,所以沉默了下来。

    末几,她问:“是不是你和我哥哥早就商量好了?”

    太子点头。

    “我哥哥的身份暴露之后会不会有性命之危?”她问。

    这个,太子也不好说,但是为了不让她担忧,他轻拍着她的后背说:“放心吧,整件事我都会密切关注着,不会让他有事的。”

    可是,毕竟握生杀大权的是皇上而不是太子啊,闻莹愫眉头紧锁。

    但是,案子能一步步走到今天已非常不易,破是一定要让它破的。

    只有这样才能告慰父母的在天之灵,只有这样,才不枉他们兄妹两活了下来。

    那么,之后会怎样,就只能是见机行事了。

    闻莹愫没有再多说什么,默默地将太子抱紧。

    此生,她能活着见到父母被害案结案,能嫁给太子并为他生孩子,这已超出她当初的心愿。她对于现在的生活已经感到非常满足了,至于以后的事,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吧。

    反正她已没有遗憾了。

    。。。。。。。。

    亲们,一更来了。二更大约在18:00。继续求各种票票。

第四百三十七章 审案() 
当李元和沈祝一行人到京时已是两日后的正午,他们立即向大理寺卿方文东汇报。

    方文东非常高兴,当即安排人将孔武立押送到刑部去。

    这边才将人押送走,那边便有人进报说:“殿下邀您马上到东宫一趟。”

    既是太子有请,方文东不敢怠慢,立即放下手头的工作赶往东宫。

    到得东宫,方文东发现刑部尚书钟士卿、都察院左都御史宋玉也来了,顿时心头一紧。

    看来太子对此案十分之重视啊,方文东不禁在心里道。他立即敛容肃目上前去给太子行礼。

    太子示意他就座,望着他和另外两位重臣道:“如今孔武立已被抓,按照曣国的司法程序,需要先经刑部审问,再由三司会审,由于此案属于陛下亲自指令重查的要案,恐怕还需要经过九卿会审1和朝审2,程序繁杂,时间紧迫,望各部紧密合作,争取过年前将此案结案。”

    如果今年没抓紧的话就得等到明年秋后了,鉴于此前有过太多犯人在受刑前自杀身亡的教训,所以太子特别强调此次审案的速度。

    眼下,孔武立是这个案子的唯一证人,三司要做的就是反复地审他,直到得到事情的真相为止。

    刑部尚书钟士卿立即应道:“在下方才已向陛下禀报此事,陛下也已回复表示可以即刻审问犯人了,在下这边今日就会派人对他进行审问。”

    太子点头,道:“还需派人日夜守着他,千万别给他自杀的机会,否则先拿你是问。”

    “是。”钟士卿忙答道。

    太子又对都察院左都御史宋玉说:“监察的工作就全靠你们了,务必得保证每一道程序都畅通无阻,如果可以,争取在十月底前结案。”

    “谨遵殿下指示。”宋玉忙说。

    太子又看向大理寺卿方文东,道:“你这边每日要密切跟进刑部的审查结果,相互督促,相互配合。”

    方文东忙拱手点头道:“是。”

    太子道:“总之一句话“这个案子越快结案越好,麻烦到的部越少越好,还有,尽量别麻烦到陛下。”

    这么重大的案件,怎么可能不麻烦到皇上呢?三司的长官们面面相觑,都有些纳闷。

    然而,既然太子没有明着插手此事,可见还是希望此案按照正常的程序来审的,既然如此,便都没有多说什么了。

    从东宫出来后,三司的长官立即回了各自的衙门,认真处理此事。

    与许多被抓进来的犯人不同,孔武立丝毫没有自杀的想法,反而吃好睡好,一副‘要在死前好好享受一番’的样子。

    这下下午,从东宫回来的刑部尚书钟士卿立即命人将孔武立压往大堂,他要亲自审问。

    此时,大理寺卿方文东派来的李元和沈祝也已各坐在钟士卿两侧的椅子上,静等犯人上堂。

    刑部尚书钟士卿一拍惊堂木道:“将犯人孔武立带上堂来。”

    衙役立即领命去大牢里提人。

    当胖得像个圆球、一身浮肿和怪疤、眼神古怪的孔武立出现在钟士卿的面前时钟士卿忍不住皱起眉来。

    这人究竟是怎么回事?怎么能胖成这个样?而且身上有一股霉味,仿佛几十年没见过阳光似的。

    确实,孔武立此时的模样已经跟他当年杀步寻时的很不一样了,如果单是靠着缉捕文书上的画像恐怕是断不会将眼前之人与画像上的联系得起来的。

    钟士卿走了一下神之后立即敲着惊堂木问:“孔武立,你是不是参与了丙午年九月十六日下午于大望河边杀害步寻夫妇及其儿子的事?”

    听得这话,孔武立缓缓地抬起头来,望向大堂上的钟士卿,神情淡定,目光懒散。

    李元看着孔武立额头正中那颗拇指大小的痣,那年那恶梦般的经历顿时像潮水般汹涌而来。那年,是这个人将自己的父母杀死的,自己当时也挨了他一剑,庆幸的是那一剑没有刺中要害,所以他有幸活了下来。

    那些满含血腥的记忆,只需想一想都让他浑身颤抖、不能自己。那些记忆,是他生命中最痛的伤疤,如果不是因为要破案,他不会再允许自己想起来的。

    而孔武立也在与李元对视的当儿忽然想起了那段往事,这时才意识到原来步寻的儿子还没有死。

    他竟然没死,而且好像还当了大官,那么,此次自己是必死无疑了,孔武立心灰意冷地想。

    “问你话呢,速速答来。”钟士卿再拍惊堂木道。

    孔武立看了看李元,答道:“是的。”

    在场的人都暗暗地松了一口气,毕竟,只要孔武立肯招供,步寻案便有真相大白的可能了。

    钟士卿又问:“你究竟是受谁指使的?”

    孔武立道:“前兵部尚书郭茂。”

    “前兵部尚书为何要指使你去杀步寻一家?”

    孔武立沉思了一下,答道:“这里头的缘故说来话长,请容许我慢慢道来。”

    钟士卿盯着他浮肿的脸道:“你慢慢说就是。”

    孔武立于是道:“大约十七八年前,令王起了篡位之心,遂打算在朝廷重臣中物色一位有能力又忠心的人来与自己合作,前兵部尚书郭茂文韬武略,处事又沉稳果敢,是最合他意的人选,故他在郭茂出兵驱赶入侵西域边关的敌人时设计了救郭茂于九死一生中的局。郭茂受了他的救命之恩,总想着找机会回报,便与令王有了往来,日子久了之后两人的关系便越走越近。”

    ………。

    备注1:九卿会审,即圆审,由六部尚书、大理寺卿、都察院左都御史及通政司的通政使九人共同审理,一般需要圆审的都是重大案件,包括皇帝指令的案件或已裁决但犯人翻供不服的大案。

    备注2:朝审,明代对死刑案件进行复核的制度之一,由皇帝任命的中央三司会同有关公、候、伯爵,在吏部尚书(或户部尚书)的主持下进行审理,一般于霜降之后举行,也就是秋后。

    …………

    亲们,二更来了,写这章时回看了本书的前三分之一章节,看了之后心潮起伏,久久没法继续,所以更新晚了许多,很抱歉!故事越接近尾声,越发觉还有许多想要表达的东西没有表达,希望接下来能一步步地将它们都表达出来吧。

    新书也在密锣紧鼓地准备中了,会是一个很不一样的精彩故事,大约会在本月末发布,敬请期待。

第四百三十八章 眉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