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宫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华宫燕- 第2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闻莹愫也没有再说话。两个女人并排坐着,各自沉浸在了各自的世界中。对于闻莹愫来说,这样的气氛并不紧张,只是有一些拘谨而已。

    她知道敬庄皇后在用一种前辈关心晚辈的方式来跟她拉近距离,且这方式运用得很自然,也很有分寸。但闻莹愫也知道自己的反应并没有让敬庄皇后很满意——虽然她回答了敬庄皇后的每个问话,但她的回答依然可以让人感觉得出来她内心里的戒备和有所保留。

    这样的一个女人又如何能不让敬庄皇后起疑心呢?

    但敬庄皇后的直觉也告诉她——这个女人对太子的感情似乎是真的。因此她并没有因为闻莹愫的慎口而感到不安。毕竟,当一个女人很爱一个男人时,她相信她不会有害那个男人的心思。

    当一行人终于到达日月山庄时已经是午后了。

    大家都已经饥寒碌碌。

    进得屋内,皇上在主座上坐下,对闻莹愫说:“呆会你与我们一起用午膳吧。”

    闻莹愫本不想凑这个热闹的,但既然他开了口,此时再推托也不是很好,便朝他恭敬谢过。

    少倾,饭菜便由宫女们陆续地端了上来。

    闻莹愫一看,桌面上做的都是民间菜式,与皇宫里的不同,顿时来了胃口。

    皇上对她说:“这些都是当地有名的菜式,你好好尝尝。”

    闻莹愫忙说:“是,多谢陛下!”

    皇上又亲自夹了一夹咸鱼茄子给敬庄皇后,道:“这是你最爱吃的,多吃点。”

    敬庄皇后笑着夹了一块放进嘴里。

    之后,敬庄皇后又给他布菜,同时也招呼闻莹愫吃。

    闻莹愫虽然总觉得自己与他们之间有距离,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一顿饭吃得并不拘谨。

    别人都说今上的性情阴晴难测,但闻莹愫觉得皇上今天倒是一直挺随和的,不由得暗暗庆幸。

    用过午膳,三人在山庄的阁楼上看了一会儿风景便回房午休去了。

    在敬庄皇后帮皇上换衣服时敬庄皇后对他说:“陛下,妾在路上时问了她那几个问题,她回答得滴水不漏,而且表情也没有异样,妾很难判断她的话是真是假。”

    皇上顿了顿,道:“她既然能俘获太子的心,可见不是一般的人。”

    “嗯。不过可以看得出来,她似乎不太愿意谈论她的身世。”敬庄皇后又说。

    皇上道:“所以朕也总感觉这个人有些可疑,但是你也不必太担心,朕在答应太子娶她前让她写了一份保证书的。”

    “保证书?”敬庄皇后一愣。

    皇上点头,道:“嗯,她的出身太低微且可疑,朕不得不防。”

    虽然档案上没查出什么破绽来,但皇上还是不敢大意。

    当然,又还不到要他大张旗鼓地审查她的地步。

    闻莹愫躺下,望着窗外明灿灿的天,心里有些忐忑。即便皇上和敬庄皇后表面上对她很好,她依然能感觉得到他们对她的戒备,一如她对他们的戒备一样。

    她才来到就有些想回去了。

    但是,如果她此时离开的话更容易引起他们的怀疑和不满,所以她告诉自己——无论如何也得坚持下去。

    因此,她还是留了下来。

    。。。。。。。。

    亲们,一更来了,二更大约在20:00。》

第四百一十一章 返京() 
七月二十九日,天刚蒙蒙亮,华江小镇迎风客栈的四周便聚满了居民,他们是来为瑾王赵聿珣送行的。

    在经过了为期三个月的紧张工作,南方的赈灾工作终于处理完毕,瑾王赵聿珣便决定于这天清晨返京。

    此时,瑾王赵聿珣正在旅馆的房间里用早膳。

    在南方的这三个月里他每天风里雨里地赶,加上明月姑娘的死带来的沉重打击,他整个人瘦了一大圈。

    瑾王的一名下属从旅馆的窗口微撩开窗帘往下看,看到了黑压压的一群人,便回头对瑾王说:“三殿下,父老乡亲们都来了。”

    正在吃着早餐的瑾王几不可闻般地‘嗯’了一声,继续埋头吃他的早餐。

    他们来送他他当然很感动,但他并不太想跟他们道别。

    与其说是讨厌道别的场面,毋宁说是没有心情。

    自从明月姑娘死了之后他就一直沉浸在巨大的悲伤和失落当中,整个人脆弱得仿佛随时都能倒下。

    一个沉浸在悲伤中的人往往会害怕走到人群中去,何况他如果要跟他们道别的话就得强装笑颜。可他已经一个多月没有笑过了,他猜测自己对他们笑时可能会比哭还要难看。

    他这段日子里也很少说话了,除了工作上必须要说的之外,他有时候甚至一天都说不上三句话。

    没有人知道他的心里是怎么想的,但是大家也都隐约感觉得到——他对于明月姑娘的死是多么的难以释怀。

    他不想让明月葬身它乡,但是这里又没有保存尸体的办法,因此他选择了先请人将她的尸体火化,然后用一个瓦罐子装了她的骨灰,如此,他返京时便可以直接带着她的骨灰回去了。

    现在,装着明月姑娘的骨灰的那个瓦罐子就放在房间的书桌上,用一块红色的绣花布包裹着。

    他下意识地扭头朝那里看了一眼。

    隐约间,他仿佛又看到了明月姑娘的音容笑貌,他的嘴角便不自觉地抽搐了一下,眼眶也随即红了。

    “今天,我就要带着你回京城了,明月,我打算回去之后便封你为妾,将你葬在天家家属的陵园里。”瑾王在心里默默地对她说。

    然后,一滴泪水措不及防地从他的眼角滴落,落在了他的碗里。他将碗移开,并扭开头去。

    自她死后,若不是因为身上担负的责任,他可能没有办法在南方苦撑这么久。这段日子,对于他来说,每一天都是带着心碎过的。

    现在,终于要返京了,即便他拼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但也还是没有办法开心得起来。

    这三个月里,忧郁已经深深地入侵他的身体,直透血液和骨髓,要想将这忧郁清除开并非易事。

    他也无意于将它从自己的身体清除开了,反正她不在了,他觉得自己活着跟死去也没有什么分别了。

    被巨大悲痛入侵着他的缓缓地站了起来,走向窗边。

    他的那名下属赶忙帮他将窗帘撩起一些,以便他能看得见下面站着的人群。

    小镇上的人很清楚——瑾王赵聿珣这一走之后他们也许此生也没有机会再见得着他了,加上念及他这段时间对整个小镇所做的贡献,这些都使得他们发自内心地想要来送他一程。

    瑾王赵聿珣当然也能理解他们的心情,所以他暗叹了一口气。

    “笃笃笃”外头有人敲门。

    瑾王问:“谁?”

    外头的人恭敬答道:“三殿下,是京城那边的人给您报信来了。”

    为了能及时地得知京城那边的情况,赵聿珣在南方赈灾期间有安排京城那边的人帮他留意局势,他让他们一旦得知京城里有重要的事情发生时便马上通过信件的方式告诉他。

    眼下既是京城的来信,可见是京城里发生了什么重要的事情。

    瑾王赵聿珣不禁心头一紧,忙说:“进来。”

    门随即被推开了三分之一,他的一名手下三步并两步地从外头进来,在他跟前单膝跪下道:“三殿下,这是京城那边给您寄来的信。”

    赵聿珣赶忙将信接过,当着众人的面展开来看。

    在信里,他安排在京城观察局势的那名下属跟他说了兵部尚书牢中自杀和张昭仪中毒身亡的事,也跟他说了皇上和敬庄皇后一起到日月山庄休假的事。

    才短短的三个月,京城竟然发生了这么大的事,瑾王赵聿珣颇是吃惊。

    兵部尚书为何要自杀?张昭仪为何要对皇上下/毒?自己回去之后会不会有生命危险?瑾王赵聿珣忍不住皱眉深思。

    然而,不管如何,他的任务完成了,便没有了继续呆在外头的借口,所以他还是得立即回去的。

    他当场将这封信给烧了,然后对下属们说:“我们启程吧。”

    见他从旅馆里走出来,百姓们立即朝他包围过来。

    一时间他的四周都被围得水泄不通,想要往前移动一点点都难。

    瑾王赵聿珣微笑着向大家点头致意,一边用眼神示意他的下属们赶紧给他开一条路。

    顿时,三十多名牛高马大的男子便举着长剑硬硬地开了一条路,瑾王赵聿珣遂沿着这条被开的路快速地离开了现场。

    到得外围,瑾王一把跳上早已等候在此的马车,让马车夫立即启程。

    很快,一行人便沿着华江镇唯一的一条大路绝尘而去。

    当瑾王到达京城时已经是六天后了。

    他先到英华殿去跟皇上汇报工作情况。

    听完瑾王的汇报后皇上赞许道:“不错,干得漂亮。”随即重赏了瑾王。

    瑾王见皇上气色红润精神抖擞,便微笑道:“父皇最近身体应该康健吧?”

    皇上笑,点头道:“还行。倒是你,怎么瘦得这么厉害?”

    瑾王赵聿珣便趁机说:“说起来是儿臣的不对,儿臣在去南方的途中认识了一位姑娘……”

    皇上听着听着便拉下了脸,等瑾王赵聿珣说完时皇上沉声喝道:“混账东西,竟然为一个女人消沉至此,以后还能指望你干什么事?”

    瑾王赵聿珣不敢反驳,脸含愧疚地道:“是儿臣的错。”

    皇上盯着他看了良久,放低声音道:“一个萍水相逢的女人而已,不要把她看得这么重要。你明年五月份便可娶彭文滔的女儿彭素为妻了,你现在身边也有青莲服侍着,何愁没女人?”

    瑾王不由得腹诽——你倒是说得轻巧,随即又感叹——果然君王都是不把儿女私情当一回事的。

    。。。。。。。

    亲们,二更来了。》

    )

第四百一十二章 夜风() 
然而,瑾王表面上并不露声色,依旧一脸恭敬地答道:“父皇说的是。”

    皇上又说:“如今你既已回京,从明早起就每天来上早朝吧。”

    以前,皇上并不要求他每日去上早朝,所以没有皇上的准许时他自然是不敢擅自去的。如今听得皇上这么说,瑾王心里莫名地一阵欣喜,但这种欣喜很快又过去了。

    他猜测,皇上允许他每日上朝,也许是因为觉得他成年了,可以涉足政事了,也有可能是想以这种方式来提醒和督促太子,但是不管是哪一种可能,其实都表示皇上有意给他机会踏上政治舞台了,这不正是他一直以来孜孜以求的吗?然而此刻的他却说不清楚自己为何还是没法高兴得起来。

    但他还是马上恭谨地说:“儿臣遵命,多谢父皇!”

    皇上淡笑了一声,半眯着眼睛望着他问:“你还是放不下那个女人?”

    他看起来那么忧伤,皇上不可能不明白。

    瑾王赵聿珣忙避开他的眼睛微垂下头去。

    他的眼眶已经湿润了,他不想让皇上看到这一幕。

    明月姑娘给予他的是一种心魂相授的爱,不是其他女人所能代替得了的。正因为这样,他才那么的伤心。而这些他要怎么跟皇上说?

    跟君王讲男女间的感情,就好像将自己的缺点露出来给他人看一样,是可笑又无益的。于是瑾王赵聿珣朝皇上摇了摇头。

    皇上也不拆穿他,笑着转移了话题。

    在两人聊天期间瑾王始终没忘自己还有事要跟皇上请示,便寻了个谈话的空隙将自己想要将明月的骨灰安葬在天家家属陵园的心思向皇上表明了。

    瑾王不是很喜欢拐弯抹角,所以总是有什么就直说什么。

    “儿臣知道这样的一个要求是有些过分,为了不留话柄,儿臣会先追封她为妾,然后再做安葬。”瑾王在表明自己的想法后又补充道。

    皇上听了脸色大变,冷声道:“你倒是打得一手好主意,可你这么做就是破坏了天家的规矩,所以朕不能同意。”

    瑾王一听就有些急了,忙跪下道:“儿臣知道这会让父皇很为难,可是……儿臣与她的感情实在太深,且她曾怀了儿臣的孩子,儿臣……应该给她一个名分。望父皇体谅。”

    皇上冷哼道:“你只求你的心安,你有没有想过他人的难处?珣儿,即便你和她之间再有感情,你们毕竟不是明面上的夫妻,朕绝不能容许你这般乱来。”

    就算瑾王是因为当时远在南方不便于赶回来将此事向皇上禀报,可他也可以通过写信或者让人送信的形式来将此事告知他的啊,瑾王没有这么做可见这个明月姑娘并非出身名门,因此恐怕达不到天家子嗣所娶纳的标准。

    天家人结亲有一套严格的标准,身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