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宫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华宫燕- 第1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周锦朝赵聿珣恭敬行礼道:“三殿下,那两位女子的画像到了,陛下那边派人给你送了过来。”

    说罢,周锦便双手将那两卷画呈给赵聿珣。

    瑾王赵聿珣将手中的画笔放下,伸手漫不经心地将那两卷画接过。

    彭文滔的女儿圆脸、大眼、有酒窝,模样乖巧可爱。柳晏的女儿鹅蛋脸、丹凤眼、樱桃小嘴,看起来恬静又腼腆。

    瑾王将两幅画都看了一遍后便将目光定在了柳晏的女儿的画像上。

    若论喜欢,他更偏向于柳晏的女儿一些,可……赵聿珣又想到了自己想推迟一年就藩的事。

    若想推迟一年就藩,他应该选择彭文滔的女儿。

    周锦见赵聿珣面露难色,便轻声问:“三殿下很难定夺?”

    瑾王赵聿珣叹气道:“并非难以定夺,而是……唉,深感遗憾。”

    周锦一下子便明白了,也不由得为赵聿珣而伤心。

    “要不跟陛下说一下,将她们两个都要了?”周锦怯怯地提议道。

    赵聿珣摇头道:“这不可行。”

    他毕竟只能纳一个人为妃。那么如果他将她们两个都要了的话就得让其中一个做妾,以彭柳二人的性格和身份是断不会允许自己的女儿做妾的。

    若他同时纳两个妃的话就等于是破坏了规矩,皇上是断不会同意的。

    周锦也慢慢意识到了这点,便没再做声。

    赵聿珣将画像卷好,对周锦说:“走,我们现在就去给陛下回复。”

    周锦忙问:“要不要再问问贵妃娘娘的意见?”

    赵聿珣摇头,苦笑道:“她很清楚我该做什么样的选择。”

    周锦便说:“好,那我们现在就去见陛下。”

    从瑾王府到英华殿的路途并不远,在平时的话赵聿珣不到一刻钟便可以走到,但今天的赵聿珣却步履沉沉,一直走了将近两刻钟才到。

    赵聿珣以为太子赵聿梁已经协助皇上批阅完奏折离开了,没想到还在里面,顿时微皱起眉头来。

    太子赵聿梁看了他一眼,转头对皇上说:“儿臣先告退。”

    皇上却说:“你们两个难得碰一次面,就一起坐下来聊聊吧。”

    兄弟两只好坐下。

    皇上问赵聿珣:“那两幅画像都看了吧?你决定选哪个?”

    赵聿珣沉吟了良久才答道:“儿臣两个都很喜欢,一时间尚未能做决定。”

    皇上不置信地看着赵聿珣。赵聿珣目光警惕地瞥了赵聿梁一眼。

    赵聿梁像是洞察一切般回看着他,语气冷静地问:“不知瑾王需不需要我给点建议?”

    瑾王赵聿珣忙摆手道:“这种事情就不必劳烦太子殿下了。”

    太子笑了笑,起身朝皇上行礼道:“陛下,儿臣还是先告退吧。”

    皇上微微点头。

    太子又望了望赵聿珣,一脸淡定地抬脚走了出去。

    待太子离开,赵聿珣才对皇上说:“儿臣更喜欢彭文滔彭大人的女儿一些。”

    皇上瞄了他一眼,懒懒地问:“是吗?”

    “是。”

    皇上默默地看了赵聿珣片刻,道:“好。”

    赵聿珣遂抬头望着皇上说:“彭家小姐今年才十四岁,尚不适宜成亲,儿臣想先与她订婚,等她及笄时再成亲。”

    “嗯,这是自然。那就这么办吧。”

    “多谢陛下!”

    皇上缓缓地喝了两口茶,忽然问:“你方才担心太子会干预你的选择,是吗?”

    赵聿珣忙说:“并没有,只是那时儿臣确实还有些犹豫不决该选哪个好而已。”

    皇上淡淡一笑,没再做声。

    过了半晌,皇上朝他摆了摆手。

    赵聿珣赶忙起身告辞。

    次日,皇上下完早朝便派人到彭文滔家去议亲,到中午时两家便约定了这门亲事。

    不少人得知此事后都纷纷来向瑾王赵聿珣道贺,赵聿珣笑脸相迎,忙到太阳下山才得以送走所有的来客。

    赵聿珣站在廊庑下望着远山的夕阳发呆。

    也许是想到什么伤心事,他的眼眶泛红了。

    其实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何会忽然这般难过。

    青莲走到他的身后,轻声问:“三殿下是不是有心事?”

    赵聿珣没有回头来看她,只是轻轻地摇了摇头。

    青莲没敢再问,默默地守在他的身后。

    有她在身边他心里更觉烦躁,便道:“你回屋去吧,我想一个人静静。”

    “是。”青莲朝他福了福,转身轻步离开。

    “去叫周总管来。”赵聿珣对站在不远处的一名宫女道。

    很快,周锦便小跑着赶了过来。

    赵聿珣让其他人退下,然后从口袋里取出一封信对周锦说:“立即派人将它秘密送到冯玉姑娘的手中。”

    周锦刚想说‘是’时猛地悟到了什么,一脸震惊地望着赵聿珣道:“三殿下,她已嫁作他人妇一年多了。”

    赵聿珣面不改色地说:“我知道,我只是想见见她,亲口跟她道声歉而已。”

    “哦。”周锦点头,拿着信退了下去。

    却说这冯玉如今已嫁给吏部主事方闻健为妻,日子过得倒也算平静充实。

    当年,因盲人歌谣的事原吏部尚书冯宏被贬为庶民发送边关,按理说当时尚未出嫁的冯玉也是应该跟着去的,但冯宏为官时毕竟也曾做过不少好事和提携过好些优秀的晚辈,因此在几位重臣(其中包括方闻健的父亲)的请求下使得冯玉免了跟去边关,不过前提就是得嫁给方闻健。

    由于两家是世交,方闻健与冯玉打小就认识,方闻健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对冯玉有意,因此早有要娶她为妻的打算。那年,当他正准备向冯家提亲时却得知瑾王赵聿珣已经于三天前跟冯家定了亲,顿时如五雷轰顶,伤心欲绝。

    他花了大半年时间才慢慢地从那种伤心欲绝的心境中走出来。他原本以为自己这一辈子都没有机会娶冯玉为妻了,没想到赵聿珣与冯玉的亲事又因盲人歌谣之事而被皇上下令取消。当得知冯玉没有了婚约的约束后方闻健快要高兴坏了。这般千载难逢的机会他自然不肯错过,因此他立即动员身为朝廷重臣的父亲和几位朝中老臣去跟皇上求情,才最终使得冯玉留在了京城。

    。。。。。。。。。。。。。

    亲们,二更来了。下午作者君家里忽然来了客人,作者君忙着招待,直到晚上才有时间码字,所以二更的时间比先前预定的晚了很多,很抱歉!(。)

第三百五十六章 巧妙安排() 
五月的天色暗得有些慢,等天色全暗下来时已是酉时末了,吏部主事方闻健脚步匆匆地走出衙门,一头钻进早就等候在衙门前的马车。

    最近吏部事情多,他常常要忙到太阳下山后才能回家。

    他担心冯玉等得太久,便催促马车夫将马赶得快点。

    马车夫阿旺立即照办,却不免在心里道——夫人从来没担心过大人呢,只是大人自己一厢情愿地这么认为罢了。又不自觉地替方闻健叫屈,觉得夫人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冯玉的贴身丫鬟听得门外的马蹄声后立即快步进来对冯玉说:“夫人,大爷回来了。”

    “嗯。”冯玉忙将手中的信放进口袋中,又对着镜子整理了一下衣衫,这才抬步到外头相迎。

    她知道方闻健很爱她,也知道方闻健待她极好,所以她在方闻健面前时也表现得特别的温柔体贴。

    但装出来的东西总是会露出破绽的,因此久而久之就连下人们也看得出来冯玉对方闻健并非出自真心,但谁也不敢说破。

    然而,让人不解的是方闻健却像并不曾洞悉冯玉的伪装一样,一直把她对他的‘好’视作真的,还常常在人前夸冯玉是贤妻的典范。

    方闻健远远便看见了冯玉,脸上顿时露出比早晨的太阳还要灿烂的笑容,他快走几步上前来道:“今日衙门事儿多,回来晚了,对不起!”又问:“你用过晚膳了吗?”

    冯玉微笑着伸手拍了拍他肩膀上的落花,说:“你尚未回来,我一个人哪里吃得下。”

    方闻健便在她的侧脸亲昵地亲了一口,道:“又劳娘子饿肚子,是夫君的不对,夫君呆会自罚酒三杯。”

    冯玉忙说:“你的身体本就不适宜多喝酒,还是以茶代酒吧。”

    方闻健溺宠地亲着她粉嫩的脸说:“好,夫君都依娘子的。”

    说罢,方闻健便猛地俯身将冯玉抱起,大步流星地往屋子里走去。

    下人们心照不宣,没有再跟着去。

    入夜,冯玉主动伸手搂着方闻健的腰说:“大爷,我听说观音寺那地方求子很灵,我想明天去那里求支签。”

    她嫁给方闻健已经一年多了,但是一直没有怀孕,找过很多中医来看,吃过很多中药也没见效果。

    因为这事,方家的长辈们对她颇为不满,曾私下要求方闻健再纳一房妾氏,但方闻健认为这事不能全怪冯玉,他自己也有责任,所以并不立即采纳方家长辈们的意见,而是夫妻同心努力地调理身体。

    大夫在给方闻健和冯玉做了仔细的望闻问切后认为他们两人的身体都没有问题,只要不要错过在冯玉的非安全期行/房就行了。

    但怪的是即便他们两人安全按照大夫的建议来做也迟迟没能怀上。

    方闻健便对家中长辈说:“这也需要点缘分,我们再等等看吧。”

    方家人见方闻健这般护着冯玉,又见冯玉这般努力地配合着调理,态度上便不好太强硬了,但也给了他们一个期限——必须在两年内怀上。

    面对着这个不算苛刻的期限,方闻健和冯玉没敢再说半个不字,然而心里的压力却也不小。

    听得冯玉这么说,方闻健当即答应了,并仔细嘱咐了冯玉一番。

    冯玉紧搂着他说:“我早点出发,争取太阳下山前回来。”

    “嗯。”方闻健抚摸着她瀑布般的长发说,接着他又说:“我明天争取早点把衙门的事忙完,然后去接你。”

    冯玉忙说:“不必,不必,我会多带几个人去的,安全方面你完全不必担心。”

    “真的不用我去还是不想我去?”方闻健亲着她的额头问。

    “真的不用,你专心忙你的事便是。”

    “好吧,你对我真好。”

    冯玉不禁脸上一红,道:“因为你是我夫君啊,我不对你好对谁好?”

    方闻健便再次将她搂紧,说:“我真幸福!”

    冯玉伸手抚了抚他的头,没有说话。

    次日,方闻健亲自派了几名武功高强的贴身侍卫护送冯玉去观音山上香。

    在出门前冯玉将自己的贴身丫鬟海燕叫到身边道:“在观音山的半山腰有一个花园,呆会我求完签会到那里去见一个人。。。。。。”

    海燕听毕大惊失色,忙说:“夫人,这事太冒险了,万一他们知道……”

    要是方家人知道她密会瑾王赵聿珣的话肯定不会轻饶她的,何况她现在因为迟迟未能怀上孩子的事已经颇令方家人不满了,海燕十分担心冯玉在这个节骨眼上弄出什么事端来。

    冯玉将海燕的手拉过来,低声说:“所以我需要你的帮忙——待我们下山时我假装头晕,然后你出面建议说美伟花园里头有一间花房,里头有凳子可供坐着歇息,且四面都是由花藤围成的,环境很好,说我可以在那里休息一会儿……”

    到时候方闻健派来保护冯玉的那几位贴身侍卫便不会对冯玉此举产生怀疑了,而且也不敢跟着进花房来。海燕想了想,觉得这个办法可行,便点头道:“好,奴婢到时候就严格按照夫人的指示来办。”

    冯玉拍了拍她的手背,说:“回来后我会重赏你。”

    从方府到观音山约莫有一百多里,所以冯玉到达观音山脚下时已经快到中午了。他们直接上山,在观音山求完签后于山上的一家素食馆用了午膳。

    用过午膳,冯玉又听了一会儿僧人诵经才下山。

    由于上下山的这条路比较窄小,所以马车是上不来的。他们只能步行下山。

    在即将到达美伟花园时冯玉佯装头晕,海燕遂按照冯玉先前给她的提示与她合力演了一出戏。那几位贴身侍卫不知其中有诈,都乖乖地守在距离花房三十多米的路口处静等冯玉的头晕减轻。

    海燕扶冯玉进了花房。

    冯玉于花房里的长木凳上坐下,对海燕说:“你到花房后面去等着吧。”

    “瑾王还没到,奴婢不敢擅自离开夫人。”海燕忙说。

    “他已经到了,我刚才就看见他了,就在花房后面的大树根后面。”冯玉微笑着说。

    他们方才确实是看到了对方。

    想着马上就能和瑾王单独见面了,冯玉的脸上泛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