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宫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华宫燕-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百姓得知太子来的消息后纷纷来到他需经的路段跪着等待。

    看到他来了,百姓们百感交集,哭声震天。

    赵聿梁虽然不太喜欢在人前表露感情,但看到此情此景竟也忍不住红了眼眶。他用无比稳重的语气安慰大家,并鼓励大家振作起来勇敢面对,说完之后他留下几位官员来帮助大家解决困难,带着其他官员继续往灾区现场去。

    前面便是灾区现场了。

    赵聿梁放眼望去。

    但见眼前这个曾经欣欣向荣、五谷丰登、民居遍地的地方已被大片的断壁残垣所替代,场面形同废墟,惨不忍睹。

    在这片废墟上,有人拿着铁锹、铲子等东西不断地挖掘着。

    显然,他们是在营救被埋在地下的人。

    赵聿梁立即安排人前去帮忙,并将地方官叫至跟前来了解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死亡人数两千八百余人,伤者四千四百余人,下落不明者约五百余人。”地方官员小心翼翼地做着汇报。

    听得这数据,赵聿梁的嘴角抖了抖,他问:“还有食物发放给灾民吗?”

    地方官答道:“没有了,从昨晚开始我们吃的都是临县的人送过来的。”

    赵聿梁当即命人将运送来的食物发放给灾民们,又对地方官吩咐道:“为防瘟疫,你出个通知,让百姓这段时间千万别喝生水,伤口也要用沾了开水的布来擦洗。”

    地方官忙点头应“是。”

    “等他们补充了食物之后迅速带他们转移到安全一点的地方去。挖掘营救的工作就由本宫派来的人做吧。”

    太子的这番话给了地方官很大的安慰和鼓励,地方官忙跪下叩谢。

    太子伸手将之扶起,继续嘱咐道:“另外,马上派人到附近去收集情况,看看有没有异常,若有的话立即报知本宫。”

    地方官忙领命行事。

    赵聿梁走向那些断壁残垣。

    与他同来的那几名官员也赶忙跟上。

    赵聿梁却不要他们全跟来,他让你们“分头行动,仔细聆听地下的动静,若听到有人呼救,立即通知营救人员”。

    他们马上照办。

    赵聿梁又问随行的一名地方官员:“保宁、顺庆那边的情况你们知道吗?”

    “知道,据说那两个地方的灾情同样严重。”这名地方官员恭敬答道。

    赵聿梁说:“那本宫明日天一亮便得赶往保宁去了,你现在速派人去统计一下遵义地区最新的死伤人数过来。”

    “是。”

    。。。。。。。。。。。。。。。。

    亲们,今天的更新。感谢冷雪轻飞打赏的平安符,么么哒!

第十九章 见缝插针() 
午后,刚午休起来的皇贵妃贺氏由贴身宫女青莲扶着来到梳妆台前。

    青莲拿起梳妆台上的桃木梳子轻声问:“贵妃娘娘想梳牡丹头、倾髻还是凌云髻?”

    她知道皇贵妃特别喜欢这三种发型。

    皇贵妃看了看梳妆台上放着的那朵粉色绢花,道:“倾髻吧。”

    青莲于是手脚麻利地帮她将长长的秀发分成数缕,以丝绳盘束,再用簪子贯住。不一会儿,一个端庄而不失柔媚的倾髻便挽好了。

    “贵妃娘娘的头型好,发质也好,挽什么发髻都那么好看。”青莲边帮她插着发饰边由衷道。

    见皇贵妃笑而不语,青莲又道:“是真的,帮您梳头是一种享受。”

    皇贵妃缓缓道:“你这嘴巴啊,快比得上瑾王的了。”

    青莲听了不由得脸上一红,忙说:“奴婢笨嘴笨舌的,哪敢与瑾王相比。”

    皇贵妃微笑,待得青莲帮她将那朵粉色的绢花别在了倾髻的左侧,遂换上利落的语气道:“去看看皇上、皇后在做什么。”

    青莲立即着人去看。

    少倾,派去的人进禀道:“贵妃娘娘,皇上现在乾清宫那边批阅奏折,皇后到太行寺上香去了。”

    皇贵妃眼光一闪,问:“皇后什么时候出的门?”

    “辰时末。”

    从皇宫到太行寺来回得三个多时辰,还不算上山和烧香祈福的时间,所以皇后今日估计不到太阳落山后都赶不回来了。

    皇贵妃想了想,对青莲说:“你速到瑾王府去,让瑾王马上来我这里一趟。”

    青莲是皇贵妃最信得过的宫女,所以每当皇贵妃有话要传给瑾王时都只让青莲去。

    “是。”青莲得了命令后立即前往瑾王府。

    瑾王赵聿珣此时正在庭院南侧那宽阔的空地上舞剑。

    周锦在一旁看着。

    玉龙剑在赵聿珣的手中忽软忽硬,忽弯忽直,时而如白蛇吐信,时而如游龙旋升,配上他一身的白衣更有种气贯长虹、飘飘若仙之感。

    周锦看得目瞪口呆,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口。

    青莲到来时赵聿珣正好练完了一套,此时正在缓缓地收功。

    周锦将视线从他的身上收回,往四周看了看。这一看之下便看到了正往这里来的青莲。

    见是她,周锦便知应是皇贵妃那边有事找瑾王,忙起身朝她走去。

    青莲遂将皇贵妃的意思转达给了周锦。

    周锦点了点头,转身去跟赵聿珣说。

    赵聿珣正想坐下来喝水,听得周锦的话后便说:“嗯,我换套衣服便去。”说罢便将剑交给了周锦,大步流星地往房间的方向去。

    周锦拿着他的剑紧跟而去。

    “三殿下,你想要穿哪套衣服去?”周锦边走边问。

    周锦不太摸得准皇贵妃此时叫赵聿珣进宫是为公事还是私事,所以不知该让赵聿珣穿常服还是冕服。

    “穿冕服吧。”赵聿珣说。

    反正即便是谈私事,穿冕服去也无甚大碍,但若谈的是公事而自己却穿了常服去那可就大不妥了。

    周锦点头,进得房间便立即着人去取赵聿珣的冕服来。

    当赵聿珣到达皇贵妃的住所时后者正在泡茶,姿势优雅,面容平静。窗外的阳光斜斜地照进来,使得她全身似笼罩在一团柔和的白光之中,如皎皎白月般温婉静美。

    赵聿珣的眼睛便定在了她的身上。

    房间里弥漫着茶香,是带着清甜味道的。

    但赵聿珣没有注意到,他全部的注意力都在他母亲的身上。

    “珣儿,来,喝杯娘亲给你泡的花茶。”皇贵妃笑着朝他打招呼。

    赵聿珣这才缓过神来,快步上前去接过她递过来的茶杯。

    他在她的对面坐下,用杯盖轻轻拨开浮在上面的那层菊花、玫瑰、枸杞、罗汉果、酸枣仁、薰衣草和绿茶叶,轻轻地啜了一口。

    但觉入口微涩,进而变甘、变香,滋味妙不可言。

    赵聿珣精神也为之一震,望向皇贵妃由衷道:“母亲这花茶可真是泡出大境界来了。”

    皇贵妃笑道:“这道茶消暑、安神、促眠,很适合在酷暑天喝,你若喜欢,那就多喝几杯。”

    “喜欢,喜欢。”赵聿珣忙说。

    皇贵妃被他说话的样子给逗乐了,立即着手又泡了一壶。

    待得赵聿珣喝了三杯花茶,皇贵妃望着他正色道:“珣儿,自太子去了四川后,陛下也忙碌了许多,又逢四川地震,他整日担忧着那边的灾情,想必也没怎么休息好,今日我们不如一同到乾清宫去看看他吧?”

    自前年开始,皇上逐渐将政事交由太子处理,然后自己再做最后决断,所以他这两年过得比先前轻松许多。

    如今太子去了四川,一切问题又都直接摆在了他的面前,他不得不过起前些年那种劳心伤神、废寝忘食的日子来。

    然而他毕竟四十好几的人了,体力已大不如前,所以有时也会感觉有些力不从心。

    皇贵妃希望赵聿珣能抓住这个机会在皇上面前展露自己的才能。

    赵聿珣明白母亲的心思,因此笑着说:“好,那我们现在就去乾清宫看陛下。”边说边扶着母亲出了门。

    皇后于太阳西斜时回到了皇宫,她先回坤仪宫换了套衣服再到乾清宫来看望皇上。

    进得乾清宫,皇后见皇上、皇贵妃与赵聿珣三人正坐在花藤搭成的凉亭下用晚膳。

    三人有说有笑,一副欢喜美满的样子。

    皇后的脚步便定在了那里。

    片刻之后,皇后准备转身离开。

    既然是他们三人的晚餐,她还是不要在场好了。

    谁知皇贵妃发现了她,立即起身起身向她行礼。

    皇上和赵聿珣这才知道是皇后回来了,也一同转头望向她。

    “过来一起吃吧,省得回去一个人吃了。”皇上笑着说。

    皇后想了想,这才笑着走过来,在皇上的另一侧坐下。

    气氛一下子就变了。

    但是大家的脸上都保持着微笑。

    “你想吃点什么尽管跟御膳房那边下单。”皇上说。

    “不必了,这里的菜式就足够了。”皇后忙说,招手让宫女给她盛一碗绿豆糖水来。

    席间,皇贵妃时不时用公筷给皇上和赵聿珣夹菜,一副贤妻良母的样子。

    皇后喝了一碗绿豆糖水后便放下了碗筷。

    她在外头奔波了大半天,只觉又累又渴,除了绿豆糖水之外什么也不想吃。

    “皇后是不是很累了?要不要先回去歇息?”皇贵妃关切地问。

    皇后犹豫了一下,道:“嗯,确实是有点累了,那我先回房歇息,你们慢用。”

    “那就回去好好歇着吧,等晚一些想吃什么了再叫下人去做便是。”皇上笑着说。

    皇后点头,朝他行了礼,转身轻步离去。

    “陛下,您尝尝这个炒莲藕,味道还不错。”

    皇贵妃甜糯的声音从皇后的身后传来。

    皇后装作没听见般身姿笔直地继续往前走。

    天色全黑后,皇后想知道皇上是否还在乾清宫,便派人去看。

    皇上最近每日都要批阅小山高的奏折,她猜想他此时应该还在那边。

    不一会儿,派去的人回报说:“启禀皇后娘娘,皇上去了皇贵妃那边,瑾王则在用完晚膳后直接回王府去了。”

    皇后正坐在案几前看书,听毕脸色微微一沉,随后懒懒应道:“知道了。”

    她今日专门去太行寺为四川地震的灾民供了一千六百六十六盏长明灯,并参加了由慧杲法师率全寺僧侣举行的祈福****。

    她本想一回来便跟皇上讲这些事的,眼下看来还是明天再跟他讲好了。

第二十章 伺风而起() 
次日晨起,敬庄皇后没有直接去养心殿,而是先派人去打听那边的情况。

    受命而去的人很快便回禀道:“回皇后娘娘,陛下昨晚并没有回养心殿,而是宿在了皇贵妃那边。”

    宫里早有规定,皇上不可以在妃嫔处过夜,而妃嫔也不可以在养心殿过夜,这么做一来是为保皇上次日有精力上朝,二来是防止有妃嫔夜间行刺皇上的行为发生。

    此事一般由敬事房做监督,而皇后也有直接过问和监管的权利。

    为了皇上的龙体着想,即使敬庄皇后再善解人意,却也从不允许哪位妃嫔破了这个规矩,因此自她当皇后以来还没有谁敢与皇上共宿一宵的。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皇贵妃这么做是明着挑衅皇后。

    敬庄皇后听后心中大怒,但脸上还保持着冷静,她吩咐另外一名宫女:“速去叫敬/事/房的施公公过来。”

    施公公听说皇后找他顿时吓得不轻,可不去是万万不行的,于是夹尾垂头地去见敬庄皇后。

    皇后正在气头上,见得施公公劈头便问:“施公公,缘何陛下昨晚整宿不归你也不主动上报?”

    “回娘娘,奴才昨晚在门外提醒了他们许多次的,可他们……奴才又不敢真的冲进去……奴才也想着昨晚便向您汇报此事的,又怕打扰您休息,便想着待您今早用过早膳了再前来禀报。”施公公小心翼翼道。

    其实施公公是有权进去的,但是施公公不晓得这样做会不会惹恼了皇上和皇贵妃,这事毕竟是他第一次遇到,他没有应付的经验。

    敬庄皇后望着战战兢兢跪在地上的施公公,良久不语。

    确实,这事不能全怪施公公。

    这事往小处看不算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但往大处看的话却事关后/宫的秩序了。她身为皇后,如果不把它当一回事的话以后就很难在其他妃嫔面前立威,就更别说服众了。

    而且如果她现在不管,日后这些妃嫔们便会效仿皇贵妃的做法,届时后/宫就会乱了套。

    所以这事她还是得硬着头皮管。

    但是要怎么管呢?

    她当然知道这是皇贵妃在公然挑衅她,看她敢不敢拿她怎么样。

    如果她惩罚皇贵妃,那就等同于在打皇上的耳光,皇上肯定会不高兴的。可若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