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宫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华宫燕- 第1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选秀活动是三年一度的,眼下距离新一轮的选秀活动还有两年多的时间呢。

    那看来就只能将这个重任交到张昭仪的身上了。

    。。。。。。。。。

    亲们,第一章来了,第二章大约在1900。。

第二百零六章 他的来信() 
而令王赵腾居然因为这件事就直接派人前来,可见他对此事的重视。郭茂思前想后,更加意识到了此事的紧要,便郑重点头道“好,这事我会竭尽全力办好,请你们转告王爷,让他不要担心。”

    那两人得了郭茂这番话后便大松了一口气,觉得沿途赶路的辛劳都被冲飞到九天云外了。

    郭茂又向他们问起令王赵腾的近况来。

    那两人中的一人回答道“他那边一切都好。对了,他大儿子的正妻怀孕了,估计明年的初夏时节就能生。”

    郭茂微微点头以示知道了。他对令王的儿子的事并不怎么关心,他最关心的是他和令王之间的合作。

    “我们明日一早便会离开,届时郭大人不必过来送了。”刚才答话的那人又道。

    郭茂本想说呆会请他们吃顿饭的,但又恐因此而增添了暴露自己行径的机会,遂再次点头道“好,那我就不送了,祝两位一路顺风。”他说完便从口袋掏出两大袋银子,道“这是给两位的盘缠和打赏。”

    那两人赶忙推辞。郭茂坚持要给,他们便笑着接下了。

    郭茂起身告辞,到得一楼时又顺便将他们的住宿费给交了。

    回去的路上郭茂才想起自己并没有给赵腾写下只字片言作为回复,便觉得有些不安,他想了想,最终还是决定返回小酒馆一趟。

    虽然是已经口头上答复了赵腾,但既然赵腾都能派人亲自前来,他还是写封信作为回复的好。

    但郭茂又有些担心自己写的信会落入坏人的手中,所以返回的路途中心头始终有些复杂。

    不过后来他又放下了这种担心。

    毕竟以赵腾对他的信任来看他应该相信赵腾所派来的这两个人的人品和能力。

    于是郭茂立即加快了脚步。

    到得他先前见那两人的小酒馆,郭茂被掌柜告知他们已经带着行李离开了。

    郭茂不由得咯噔一下,随即又有说不出来的失落。

    他们不是说明天早上才走的吗?怎么忽然走得那么急?

    郭茂眉头紧皱。

    “有看见他们往哪边去吗?”郭茂忙问小酒馆的掌柜。

    掌柜指了指北边。

    郭茂顿时傻眼。

    那不是往皇城的方向吗?

    然而,他们要回西域的话应该往西城门方向走的啊。

    郭茂忽然有种出了意外的感觉。他赶忙跑出小酒馆,坐上马车,对马车夫说“马上往皇城的方向去。”

    此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从小酒馆往皇城的路又都属于繁华地带,眼下华灯初上,到处一片人潮挤挤、人盛喧哗,郭茂就更难找得到他们了。

    前面就是皇城了,郭茂让马车夫将马车停了下来。

    他们应该是进不了宫的,除非宫里有他们的内应。

    郭茂颓然地看着皇宫的正门,终于叹气道“回去吧。”

    这回程中郭茂的心情便更加复杂了。

    令王赵腾此次派进京的这两人是否还带有其它目的而来?如果是,那又会是什么?

    郭茂不得而知,因而心情沉重地进了自己的府邸。

    却说从西域来的那两人自郭茂离开小酒馆后就立即带上行李离开了。

    没错,他们是直接往皇城方向去了,不过他们没有进宫,而是去了距离皇宫不远的金宵长廊里的一个小凉亭里。令王赵腾安插在宫里的公公魏昀已经等在那里了。

    这两人见了魏昀后立即问“皇后娘娘呢?”

    魏昀忙降低声音答道“她怎么也不肯亲自来。”

    那两人面面相觑。

    令王可是有言在先定要亲手将这封信交到敬庄皇后的手上。

    “我们有一样东西必得亲手交给她,麻烦你再去跟她说一下吧。”两人中的一人道。

    “是啊,我们只要将那样东西交到她手上就行。”另一人附和道,接着又补充说“这是王爷的命令,如果我们没有亲手将那样东西交给她的话我们是得掉脑袋的。”

    魏昀一脸为难地说“不行啊,她怎么也不肯来啊。”

    “那我们就只有等了,等到她来为止。”两人异口同声道。

    魏昀没法,只得再回去向敬庄皇后请示。

    敬庄皇后听了魏昀的讲述后依然很坚定地摇头道“本宫是断不能去见他们的,除非本宫连自己的命都不要了。这样吧,本宫给他们写个亲笔信,让他们将那东西交给你,如果这样他们都还不肯的话那本宫就无话可说了。”

    眼下看来也只好这样了,魏昀忙说“好。”

    敬庄皇后便提笔写了一封十分简短的信。

    魏昀将这封信揣进口袋后立即出了宫。

    那两人看了敬庄皇后的这封信后终于肯将令王的那封信交给了魏昀,并反复嘱咐魏昀一定要将之尽快地、安全地送到敬庄皇后手中。

    魏昀连连点头答应。

    当令王赵腾的这封信到达敬庄皇后的手中时皇后的双手直发抖,脸色也变得煞白,她忙摒退了周围的人,一个人站在灯下小心翼翼地将信打开。

    “愿在夜而为烛,照玉容于两槛悲扶桑之舒光,奄灭景而藏明。愿在竹而为扇,含凄飙于柔握悲白露之晨零,顾襟袖以缅邈愿在木而为桐,作膝上之鸣琴悲乐极以哀来,终推我而辍音我在七月底会偷偷进京一趟,届时我会约你出来见一面,请务必要来,否则我不走。”

    敬庄皇后拿信的手顿时剧烈地抖动起来。

    他竟然冒着会被杀头的危险偷偷进京来!

    敬庄皇后急得冷汗直流。

    皇贵妃和张昭仪这两人已经够她对付的了,现在他又来

    往日的惨痛教训还在她的心里盘旋,她立即很坚决地告诉自己不行,这次断不能让他来。无论用何种方法,一定不能让他进京来。

    可他在京城的耳目那么多,他又是那么聪明的一个人,她如何能阻挡得了?

    敬庄皇后颓然地跌坐在凳子上,只觉一颗心都快要跳出来了。

    备注出自陶渊明的闲情赋的第三节,诗人用炽热的笔触来描写了十件物品、十个美好的心愿、十番转折、十种设想,最后表达同一种担忧。。

第二百零七章 两方力争() 
怎么办?敬庄皇后心慌意乱地想着。

    她想马上给令王赵腾写封信,让他千万别进京来,但随即又放弃了这个想法。他不会这么轻易就放弃的,他最擅长的就是迎难而上,穷追不舍。

    敬庄皇后思前想后都没有想出个两全之策来,只觉得心烦意乱,呼吸困难,忙让人去叫太子来。

    太子妃今日身体欠佳,太子下朝后便回去陪着她了,得知敬庄皇后有请后立即更衣前往坤仪宫。

    敬庄皇后将令王赵腾的信递给太子看。

    这么肉麻的信要拿给太子看真的很让敬庄皇后难为情,但这事若不跟太子商量的话她一个人恐怕也想不到更好的解决办法。

    太子将信看完,脸并没有红,反而很镇定地说“这次就让他来吧。”

    就让他来?敬庄皇后不解地望着太子。

    太子握着敬庄皇后的手说“您放心,届时我会派人保护您的。”

    太子倒想趁此机会看看令王究竟想干什么。他总有种预感令王此次并非仅仅是来看敬庄皇后这么简单。

    敬庄皇后很快便想到了这一层意思,叹气道“那就按照你的意思办吧。只是这事可千万不能让陛下知道。”

    如果皇上知道这事恐怕就要翻天了,说不定她的命都保不住了呢。

    敬庄皇后一想到这种可能就紧张得浑身冒汗。

    太子理解她的担忧,便伸手拍了拍她的手背。

    其实太子自己也很担忧。

    以前他就听说令王赵腾是个城府很深且极善于与人周转之人,现在他多少领教到了。

    对自己的嫂子存有非分之想本就有违伦理道德,何况她还是一国之后,单从这一点太子就对令王赵腾的好感锐减。

    次日清晨,上朝时间一到,文武百官便依序进入太和殿。

    待众位大臣汇报完工作后大理寺卿文志东出列道“陛下,大理寺这边最近正密锣紧鼓地复查曣国十大未破之命案,然而断案方面的人才却很缺,微臣想申请再加几个断案方面的人才进来。”

    皇上微微一愣,道“上个月初不是已经调派了二十人给你们吗?”

    文志东忙答道“是,只是细分到每个案件上就不太够了。”

    皇上往龙椅后面微躺,问“还差多少人?”

    文志东答道“微臣算了一下,还差五人。”

    皇上眉头微皱。

    断案类的能手可不是轻易能找到的。

    云一亭立即趁此机会出列道“启禀陛下,翰林院里有两个人倒是很适合去。”

    皇上立即想到了李元和沈祝。

    这两人殿试时的文章曾让皇上大怒,所以皇上对他们的印象一直不是很好。虽然皇上也知他们两个擅长断案,但思及这两人的个性皇上就不太想给他们发挥的机会了。

    “哪两个?”皇上装糊涂。

    云一亭忙热切地说“翰林院编修李元和翰林院庶吉士沈祝。”

    一直一脸平静的太子此时也将目光悄悄地投向皇上,密切地观察着皇上的反应。

    皇上却在此时停住了。

    满朝文武百官也都不敢说话,静静地等着皇上的表态。

    气氛一下子就变得十分的凝重和压抑。

    皇上揉了揉额头,道“他们进入翰林院工作还不满一年吧?你们是希望朕破例?”

    语气里明显有不乐意的意味。

    众大臣面面相觑,谁也不敢轻易发言。

    皇上便淡笑了一声,微微坐正,准备宣布退朝。

    宫泽哲立即出列朝皇上跪下道“陛下,俗话有曰特殊情况特殊处理,即便这事会引来争议,但微臣相信那些争议很快便会过去的,然而那几个案件却是再也不能拖延下去了。”

    云一亭也赶忙附和道“是啊,规矩都是人定的,在任何一件危急事件面前人都应该放在事之前,望陛下能够在这件事情上给与特殊处理。”

    兵部尚书郭茂的心潮却在他们的进谏中起伏了好几回。

    无疑,如果李元和沈祝被调往大理寺的话就大大地提升了那些未破之案的侦破可能,这正是他最不想看到的,所以他现在无论如何也得出面阻止。

    于是郭茂一脸镇定地出列,面向皇上道“陛下,李元和沈祝过于年轻且思想过于偏激,如果让他们进入大理寺的话恐怕不仅不会对案子的进展有帮助,反而可能会因此而做出不够理性的判断,断案最要紧的是证据,所以微臣认为他们并非查案的理想人选,至少现在不是。”

    云一亭一听就在心里冷笑了一声,道“郭大人,他们殿试时言辞虽然有些偏激但他们说的却都是大实话,关注的也确实是我们曣国当下理应关注的东西,我认为我们不能单从这一点就否定他们的断案能力。”

    郭茂一向喜欢和云一亭对着干,此刻当听到云一亭这番话后立即道“云大人,我怎么觉得你这像是在帮人走后门啊,若论断案之才能,曣国的京官里比他们厉害得多的都有啊,像刑部郎中张一凡、刑部员外郎杜营仲、都察院佥都御史宋庆廷,哪一个不是断案能手?你为何偏偏不向陛下推荐他们?”

    这显然是故意作对了。

    内阁首辅云一亭看了郭茂一眼,冷静答道“那是因为他们目前正好在一个与他们的才能相匹配之位置了,没有必要再做移动。而李元和沈祝不同,他们需要这样一个机会来证明自己,如果他们有机会坐到更适合他们的位置,我有理由相信他们是能为大理寺立下赫赫功劳的。”

    兵部尚书郭茂冷哼了一声,道“机会也应该是留给那些已经准备好的人啊,他们才进翰林院多久?这般破例地给他们机会,这让其它同样有才华的人怎么想?”

    云一亭倒吸了一口气,他没想到郭茂会在这件事上这般大力地阻拦,沉吟良久后云一亭道“眼下大理寺正缺人,而他们两个又正好适合做这件事,我认为这个时候给他们这个机会是水到渠成的事,郭大人何必扯上别的人来说事呢?”

    。。。。。。。。。。。

    亲们,第一更来了。作者君下午有课,第二更要到晚上了,很抱歉。。

第二百零八章 轮番力荐() 
礼部尚书宫泽哲见状也立即接话道“是呀,唯才是举,任人唯贤,急需用人之际又何必过于拘泥于那些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