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嫁太监误终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嫁太监误终生- 第1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种事,发生在任何一个人的身上,都是难以接受的事实。

    怪不得他的脾气会那样怪异孤僻,喜怒无常,肯定跟他童年的遭遇有很大关系。

    想通了这些,苏依依心里更加难受,却又不知道该如何安慰他,只能紧紧的握了握他的手。

    “没事,没事,都过去了,我会陪着你的。”

    这下子朝廷一下就乱了起来,先皇的丧事都还没有来得及操持,几位皇子就为了谁做皇帝而闹了起来。

    而朝中众人也为了各自的前途,开始争吵推荐自己所选择皇子。

    最终,吵来吵去,谁也没能说服谁,很快几个皇子就各自纠集着自己的势力闹起了内乱。

    几个曾经的兄弟,为了至高无上的皇位,兵戎相见,打来打去,最后几个皇子居然相继死去了,只剩下全程都未参与的辰皇了。

    到后来,故事就基本毫无悬念了。

    先帝一脉,只剩下辰皇,辰国朝堂的一商量,就一致决定,迎回他,拥立其为新帝。

    “那时候,我的母后刚刚怀孕三个月,自然毫无疑问的成了辰国皇后。”殷景睿缓缓道,“当时,她本以为自己和父皇的苦日子终于过去了,谁知道”

    殷景睿话里满是讥讽,虽然没有明说,苏依依却也明白,定然是辰皇负了皇后

    她没有说话,继续听殷景睿讲下去。

    新皇登基,这些有从龙之功的臣子又怎么会任由一个郡守之女独宠朝堂?这可是大大损害了众人的利益啊。

    所以他们立刻就上书,让皇帝要广纳宫妃,以绵延帝嗣。

    这样强悍而毫无挑剔的理由,辰皇拒绝不了,然后,毫无疑问的,各家贵女就入宫为妃了。

    这其中,罗家势力最大,本来按照身份地位,罗玉琪才是当之无愧的皇后人选。

    不过辰皇却已经先一步封了秦皇后,罗家人没有办法,为了安抚他们,罗玉琪一入宫,辰皇就封了她为皇贵妃,地位仅次于秦皇后。

    而后,剩下四家权势不低的女子,也依次被封了贤良淑德四妃。

    皇帝的举动,很大程度的收买了众人,他们之间的关系总算暂时有了一个稳定的局面。

    只不过,这种局面,很快就被殷景睿的出生给打破了。

    “当初父皇纳妃,我母后虽知道是时局所迫,不过到底伤心,因此动了胎气,提前生了我,虽然九死一生的活了下来,可是也因此伤了根本,从此再也不能生育。而我,却不知为何,天生红瞳,朝中众臣便上书,说红瞳是为不详,请父皇下令处死我。”

    “什么,他们怎么可以这么愚昧!”

    苏依依是个现代人,仅凭一个红眼就断定别人是妖孽,这样的说法也太愚昧迷信了吧?她下意识的惊呼道。

    她如此维护自己,殷景睿自然高兴,他拉了拉她的手,示意她别着急。

    “那时,父皇对我母后尚还有些感情,自然是极力压下了这件事,还力排众议的立我为太子。”

    虽然危机解除了,不过苏依依却听出了,他说这只不过是暂时了。

    毕竟若是辰皇真的会一直保护他,那他也就不会从太子之位上被废了下来,还被赶去了常国了。

    她忍不住替他难过了起来,追问,“那后来呢?”

    “后来,后来就是父皇喜新厌旧,一日一日的沉迷在了罗玉琪的温柔乡里,忘了曾经对我母亲的誓言了。”

    听着他嘲讽的冷笑,苏依依的脑海突然灵光乍现,想到今日,他对皇帝的那一番话,皇帝为何会那般愤怒了。

    原来他当时,只不过是在借这件事,讽刺皇帝负心薄幸,寡情忘义了。

    不过想想也是,在辰皇最艰难困苦的时候,是秦皇后陪在他身边,一朝成了皇帝,却将嫡妻长子这样对待,任谁也会觉得难受。

    只不过,苏依依总觉得,辰皇好像不是那样的人。

    毕竟,他若是真的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人,那么这些年,他只怕早就后妃成群了,看看常皇就知道,年纪老的都可以做人家的爷爷了,还在选妃选秀,而辰皇身边却依然只有当初的那几人。

    “这中间会不会有什么误会?”

    “误会?”闻言,殷景睿冷笑,似乎是对苏依依为辰皇说话的举动,很是不满。

    不过很快他又冷静了下来,毕竟苏依依不是当事人,她不知道这些,有疑问也是再所难免。

    “你有没有经历过,自己高烧三天三夜,自己的父亲却没有来看过你一眼,只因为他要带别的女人生的孩子出去狩猎?你有没有经历过,从小就没有见过自己的父亲,每次见了你就是无视或者叱骂?”

    殷景睿摇头冷笑,显然是对辰皇积怨颇深,“你别把他想的太完美了,他或许专情,不过,那只是对那个罗玉琪的。”

    殷景睿的声音沉痛,说得苏依依的心一阵阵生疼,她忍不住抱住了他。

    “我错了,我不该这么问的,你别伤心了”

    她虽然的确不曾经历过他所说的那些,但是她能想象那其中的难受与绝望,她十分后悔,没事干嘛要替辰皇说话。

    这时殷景睿却是想起了她的身世。

    的确,她也是从那种环境下活过来的,其实他们是同病相怜的一类人。

    叹了口气,他安慰道,“傻丫头,我已经不难过了。”

    再艰难困苦的日子他都已经过来了,这世界上还有什么能伤到他的?

    他又道,“随着时间越长,父皇对母后的感情逐渐冷淡,终日沉迷在皇贵妃与淑妃的宫中,最后,甚至都不再进母后的宫里了,母后终日以泪洗面,而那时我还年幼,总是问母后,父皇为什么不来看我们。

    那时母后却还要在我的面前故作坚强,告诉我,父皇只是一时有事。后来,我年纪渐渐大了,也懂一些了,就不再问这些让母后伤心的话了,本以为等以后我有能力了,可以出府单住了,就可以求父皇,让他恩准母后跟我出宫去,可是,谁知”

    殷景睿停了很久,似乎是在极力压制心中的难受,才可以接着讲下去。

    “也许是因为忧思成疾,十三岁那年,母后突然病重,起初只是一个小小的风寒,谁也没有在意,谁知道到后来竟然会一病不起了等我知道的时候,母后已经药石无灵了,那时候她最大的心愿,就是想见父皇一面”

    殷景睿的语气里满是痛恨,“可是,母后到死也没能见到他你知道吗?我那样求他,甚至跪在御书房外整整一天一夜,他也没有出来,等我再回去的时候,母后已经”

    他的声音戛然而止,苏依依突然觉得自己手背一烫,她立刻明白那是什么了。

    自己的母亲死在自己的眼前,而自己的父亲,竟然那样狠心绝情,连她那样卑微的奢求他都不能满足。

    这种事,发生在任何一个人的身上,都是难以接受的事实。

    怪不得他的脾气会那样怪异孤僻,喜怒无常,肯定跟他童年的遭遇有很大关系。

    想通了这些,苏依依心里更加难受,却又不知道该如何安慰他,只能紧紧的握了握他的手。

    “没事,没事,都过去了,我会陪着你的。”

第三百五十五章 封地() 
若是从前,想起这些事,殷景睿只怕要难受的许久不说话了,不过现在,有苏依依在,即便是她什么也没说,他却是能很快就收敛起自己的难受。

    也许,这就是有一个属于自己家的魔力吧。

    看着她担忧关切的目光,他在心里暗暗发誓,倾其一生,他都要好好守护着这个女子。

    今日对辰皇的一番话,并不只是为了刺激辰皇,那也是他的真心话,他绝不会让她走自己母后的老路。

    他会给她,还有他们的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

    有了这个认后,他终于可以压下自己的酸涩,平静开口,“母后死后,父皇却以她福浅命薄为由,拒绝将她葬入皇陵,我多次求他,他也无动于衷,最终,连我也不知道母后的尸骨被他弄到了哪里。

    母后死后,我因伤心过度,终日不言不语,然后宫中就流传起我痴傻的谣传朝中大臣更是以此为借口,不断上书请求父皇废了我,而那时,我的二弟殷景耀天资聪明,很得父皇宠爱,父皇终于动摇,在我十五岁被废,册殷景耀为太子,而后我十七岁就被送到了常国为质。”

    他终于说完自己前半生的经历。

    最后,他对苏依依道,“从母后死的那一天,我就发誓,要为母后复仇,这次我回来了,我是绝不会放弃这个机会的,所以以后我若是做出什么反常的举动,你也不要惊讶。”

    苏依依点了点头,“我明白,你放心,我会帮你的。”

    “谢谢你,依依。”殷景睿动情道。

    而后,两人腻歪了一阵,这个躺下休息。

    连日来的奔波,使得两人很快就睡着了。

    第二日,天还未亮,殷景睿就被细微的敲门声惊醒了。

    “主子,该上朝了。”冷风的声音传来。

    “知道了。”

    殷景睿看了看还在熟睡的苏依依,小声应道。

    然后他仔细为苏依依掖好被子,这才悄悄下床,穿戴好之后便带着冷风出门了。

    他才刚回来,辰皇却并未体恤他奔波辛劳之苦,也没有吩咐让他休息几日。

    按照惯例,他就该每日去早朝了。

    不过殷景睿却一点也没有不满这样的安排,这次回来,他就是准备对殷景耀母子出手的,所以早日上朝,明白朝堂上的格局,这件事对他有利无害。

    所以他很积极,对此一点都没有怨言。

    不过他这样子落在别人的眼里,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等他赶到上朝的朝阳殿时,三三两两的大臣正在不断的聚集在殿门外,见了他,众人或许已经认不出来他了,不过注意到他那一双红瞳的时候,谁还不知道他的身份?

    他们看着独自站在一个地方的殷景睿,心中各自盘算了起来。

    本来以为,殷景睿才刚回来,皇帝就算是为了面子,也要让他休息几日,没想到,竟然一点也没有想到,看来皇帝是真的不在乎这个儿子,而且殷景睿不仅是废太子,更是一个传说会给辰国带来灾难的妖星。

    这样一个前途一片黑暗的人,就是连那些低级的还没有找到归顺的大臣都不愿上去与之搭讪,更何况是那些地位高的大臣。

    这些人就跟没有看见殷景睿一般,各自和各自交好的大臣聚在一起,不一会儿,太子和另外几位皇子就都来了,这些大臣们急忙迎了上去,对比他们的众星拱月,更显得殷景睿孤单的立在一角的凄凉。

    不过殷景睿要是会因此决定伤心,那可就大错特错了,对于众人的表现,他一点也没有感觉。

    毕竟这些,早就在他的预料之中。

    而且,正好可以借此机会,让他好好捋清这些人之间的关系,对于他将来行事,可是大有帮助。

    很快,他就从大臣们各自的位置分辨出,谁是谁的人。

    不过这些人之中,殷景睿又能看出,其中以太子和五皇子的势力最大,而且两人明显是旗鼓相当之势,而三皇子殷景毅明显势弱一些,因为他身边站的那几个大臣,除了有一个吏部的尚书外,其余的都是有些身份不显的大臣。

    至于四皇子殷景龙,他却是立在殷景寒的身边,一副以殷景寒马首是瞻的模样,可见,他们是一伙的。

    不过,殷景龙资质平平,而且贤妃又和淑妃两家本就是关系密切,他们走在一起,这也是在常理之中。

    殷景睿静静的分析这众人之间的关系。

    很快,朝阳殿的大门被打开了,众人鱼贯而入。

    朝堂上,殷景睿其实不过就是一道空气,用来充人数的。

    最近,辰国一直在为来年民间赋税增减的问题的争论不休。

    上次,辰国出兵常国是临时起意,因此财政上根本就没有准备,当时的军费粮饷都是从国库里透支的,本以为打下常国就能把亏空的补回来,谁知道结果却战败了。

    不仅如此,三十万士兵几乎全部丧命,等到把士兵的丧葬费一发,国库就已经空了。

    然后就有人就提出,来年增加赋税,把亏空的补出来,这个办法好是好,可是那些体恤百姓的清官们不干了。

    你们自己非要跑去打仗,好啊,现在输了,却想要百姓来替你们买单,脸还要不要了啊?

    虽说,现在辰国朝堂上的众人都差不多已经同流合污了,可总还是有几个一心为民谋福祉的清官,而这些人虽然少,可各个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死也不怕,抄家灭族也不怕,而最关键的是,这些家伙占理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