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翰林院-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来看公子,也乐意点拨我。” 

赵乐鱼又问:“送粥的人不是女子,总也有名姓吧?”清徽摇头说:“ 不知道。那仆人偶尔来送东西,公子也不见他面。” 

赵乐鱼一回头,见韩逸洲踱步进来。他嘴角噙笑,居然显出一派开朗。 

“赵乐鱼,今日别练字了!我派你一件差事。”韩逸洲说。 

※※※z※※y※※b※※g※※※ 

赵乐鱼见他从桌上的碧玉匣子里面拿出一个锦包,又听得韩逸洲说:“这是万岁赏给学士大人的碧螺春。每一片都是茶叶新蕊成熟三天以后在露水初上的夜间采摘。全国统共就收一包,只能进给宫里。学士大人昨儿给了我一袋,要我分给其他翰林一些。你把这包送到飞云阁,东方大人自会分配。” 

赵乐鱼歪着头问:“韩大人,你和东方大人好像没什么往来,是吗?” 

韩逸洲皱眉不答。赵乐鱼说:“我明白,你们王不见王。”韩逸洲薄怒道:“你……” 

赵乐鱼已经跳到了门口,又问:“大人,方编修不需要分些个吗?” 

韩逸洲道:“方纯彦的脾气,是从来不收人家任何东西的。他家前几年被查抄,翰林院的收入又仅够充门面。在京都地界他的每个字至少值白银三百两,但他宁愿受穷,也坚决不给人书写横幅匾额。” 

他抬头发现赵乐鱼用鼻尖凑着锦袋嗅着,诧异道:“你做什么?还不快去!” 

赵乐鱼挤出一句话:“我……我……也是翰林。我有没有份……?” 

韩逸洲笑了笑:“无。” 

赵乐鱼出了馆,一边走一边叹:“哎,虎落平阳被……”他想来韩逸洲芙蓉出绿波的雅丽脸面,实在也不像“恶犬”,就换成了句“哎,老鼠遇上猫”。 

远远的,他站住了。从柳荫缝隙间,他望到了位红袍人手捧一个匣子,站在假山上朝猗兰馆方向张望。虽然看不分明他的表情,单是在风中的身子,就当得起千古风流。应该是修撰东方谐。 

赵乐鱼虽然厚脸皮,但到底是个男孩子。想到自己对东方谐的“不敬”念头,他有些脸热,掉头就朝飞云阁跑去。反正东方谐迟早也要到那边的。 

飞云阁的气象比起猗兰馆的幽静,闲远楼的冷清,大有不同。本是临水而建,杏花菖蒲满阁春情,与屋檐下的精巧红灯相映成趣。门口一幅行书对联“春有笑颜春不老,岁无忧恋岁常新。”,落款是钟鼎文,似乎是一个字,又好像是两个字。赵乐鱼看不明白,就记在心里,打算以后请教别人。 

一进门,徐孔孟和他打招呼:“赵兄?什么风把你吹来了?” 

赵乐鱼仿佛心无芥蒂,笑嘻嘻的说:“我就是个跑腿命。这不,他让我给飞云阁送茶叶来了。东方大人呢?” 

一旁,何有伦手持一支毛笔过来,热情的说:“赵同年,东方大人被万岁叫到宫里面下棋去了。一时半会回不来。” 

赵乐鱼吐了吐舌头:“他下棋很神吗?万岁的棋,……听说……不太好。” 

徐孔孟“嘘”了一声:“凡是万岁的话都是金玉良言,凡是万岁的爱好,万岁总是天下第一。赵兄,你不要忘记了这两条准则。” 

何有伦温和的笑着说:“东方大人号称国手,十六岁的时候进京会试,就已经在京都没有对手了。万岁经常召他入宫切磋棋艺。” 

赵乐鱼点头说:“东方大人特别得到万岁的眷顾?” 

徐孔孟皱皱鼻子:“难说。万岁选了卢学士当太子少师,经常召东方修撰去下棋,但良辰美景,请你们的韩修撰去抚琴赏月也不是没有。” 

他说完,就打开茶包嗅起来,吩咐飞云阁外自己的书童:“织绣,你快快去下房要一壶滚烫的水来。我要品茶。” 

赵乐鱼问:“徐兄你不等东方大人回来?” 

徐孔孟道:“东方大人最随意,我们说笑也从不背着他。这茶叶乃小事,当然我做得主。”赵乐鱼联想到韩逸洲,心中大为慨叹。 

何有伦端详着赵乐鱼,拽起他往里间走:“赵同年,求你一件事。” 

赵乐鱼最为爽快,说:“你说。”何有伦将他领到一张摊开的画卷前,桌上各色颜料:朱红,丹青,赭石好多小碟子。 

他长时间仔细的审视赵乐鱼,赵乐鱼被他瞧的怪怪的。但他的两眼中,又绝没有轻浮不正的神色。何有伦忽然拍案大喝一声:“太像了。” 

赵乐鱼不知所措,傻乎乎的望着他。 

何有伦解释说:“赵同年,三天之前有一个贵人通过书画庄的掌柜找我,要订制一幅中堂画。墨色分五彩,景色要是苏州的虎丘,而画中人必须是个少年侠士。我百思找不出一个适合的形象,今天看到你忽然觉得你就是天造地设的一个模子。” 

赵乐鱼摸了摸鼻子:“何兄,你不要取笑我。我最怕舞刀弄剑的,哪有什么侠的样子?” 

何有伦说:“我画肖像无数,说你有些像就是有些像,你是否看过我的天女散花图?” 

赵乐鱼点头。 

何有伦说:“画中就是我娘子而已,她足不出户,哪里就有仙人的样子?但我笔下做些加减,本来五分像,也就成了十分像了。” 

赵乐鱼听着应道:“好吧,好吧,你愿意就画我。”他绕到临窗的一个桃木桌子旁,盯着一件东西看,问:“这是谁的桌子?” 

何有伦说:“东方大人的,你不要乱动。”赵乐鱼瞪大眼睛,脸面几乎凑到桌子,说:“不动,就看看。” 

赵乐鱼又问:“魏兄呢?” 

何有伦轻声说:“东方大人前脚走,他后脚就走了。说是回家一趟。他娘子卧病十年了。老魏也有说不得的苦。” 

赵乐鱼的眼睛深黑而灵动,意外的安静下来。好一会儿才嘀咕:“做人本来就难。只有变着法子自己哄自己开心罢了。” 

他似乎觉得累了,靠在何有伦的书桌前面,看他整理画稿。 

忽然,外面“咣当”一声,小孩子惊叫起来:“徐翰林?徐翰林,你怎么了。” 

第十章 

何有伦大惊失色,身子往后一倒,差点没有站住。书童织绣急得嚎啕大哭。赵乐鱼黑着脸,对他们说:“人还没有断气,你们快去请卢大人来!” 

织绣脚不点地的跑出去,何有伦犹豫了片刻,也挪出了屋。 

赵乐鱼把徐孔孟架在肩膀上,抬到桌面上,手指摁下徐孔孟的檀中,神门,血海三个要穴。徐孔孟腰身一弹,呕出了一口污物。赵乐鱼也不避开,用怀里的巾帕将他额头上的冷汗擦去。 

徐孔孟呻吟着,赵乐鱼蹲下身,用手指摸了摸茶叶的残渣,又把指尖凑到鼻子边。摇摇头。过不多时,卢雪泽从外面飞奔而入,手里提着一个小箱子。 

他顾不得多说,就伸手拉住了徐孔孟的手腕。不禁微微变色。他解开徐孔孟的衣衫,从箱子里面拿出一把薄如蝉翼的刀片,抬手就往徐孔孟的腹部切下。 

除了赵乐鱼,其他人都惊呼起来,可寒光闪过,徐孔孟的腹部,不过多了一个黄豆般的创口,一股子黑血从里面渗出来。 

卢雪泽吩咐道:“何有伦,你过来帮我一下。”却见何有伦的面色煞白,步步后退。道:“大人……我……我见了血晕。”卢雪泽转而叫赵乐鱼过去,赵乐鱼一走近,他就说:“快!把他的光脊梁朝着我!” 

赵乐鱼依言去做,卢雪泽手上已经多了个簪子似的银器,他对着徐孔孟的脊柱就飞快的刺下去。每刺一下,徐孔孟的身体就如雷击一般剧烈的颤抖。 

“哇”的一声,他吐了起来,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奇异的气味。卢雪泽如释重负,道:“过得去今夜。也就可以保住这条命了。” 

他又对赵乐鱼说:“亏的你懂得一点医术,方才止住他的血行。” 

赵乐鱼点头,问:“他是否中毒了呢?” 

“是,他中的是慧兰果的毒,这种植物,只有东京洛阳才有。”卢雪泽说。 

冷不防瞅见韩逸洲已经在门口,他脸色苍白如透明,一双眼睛黑不见底。 

“我就是洛阳人。”他走到徐孔孟身边看了看,平静的说:“学士大人给我的茶叶,只有我一个人拆开过。我分装了一包,就叫赵乐鱼送过来的。” 

卢雪泽已经清楚他的意思,宽慰他说:“你定然与此事无关,不要多想。” 

赵乐鱼忍不住道:“他一定是中了茶叶的毒吗?” 

话音刚落,一群人气势汹汹的就涌进了门,有个声如洪钟的人接茬道:“不管中了什么毒?你们中有人少不了跟我走一趟衙门。” 

只见一个英气勃勃的黝黑大汉佩着挎刀,满脸“天下英雄,舍我其谁”的得意劲儿,他一走进来就喝斥织绣:“不许乱动证物!” 

织绣给他吓了一跳,躲到卢雪泽的背后。卢雪泽客套的点了点头:“白侍卫,你来得真快!” 

姓白的人看清是他,才稍微欠了欠身,给人的感觉他给二品大员卢雪泽行礼,完全是公事公办。他四下扫了扫,骂骂咧咧:“妈的!老子倒不相信,几个月里出了第二起命案,我要是不把凶犯纠出来,我就不叫三品御前侍卫白诚!” 

他眼睛斜着瞧了一眼赵乐鱼:“你是新来的?抱上名来。” 

赵乐鱼似不高兴的说:“赵乐鱼,翰林院编修。” 

白诚道:“刚才是不是你送来的茶叶?” 

赵乐鱼说:“是我。” 

白诚又说:“徐孔孟倒地以后,你为什么把众人都支开?” 

赵乐鱼笑了笑:“我只是让他们去叫学士,学士素有扁鹊在世之称。难道当时我还去找你不成?” 

白诚气道:“好小子!小小年纪学会油腔滑调。总之你是嫌疑很大,当然你不可能是主谋。” 

赵乐鱼说::“我怎么有嫌疑了?我和他无冤无仇的,况且这茶叶送过来是给东方大人的。我是如来佛祖能够预知未来不成?” 

白诚反驳道:“东方大人早在你来之前半个时辰,就已经离开。在翰林院中,你们要得知消息不过一炷香的功夫。这里的魏宜简回家了,而那个叫什么的和你一样是新来的,自然不会放肆。会喝茶的只有徐孔孟。” 

赵乐鱼不服气的说:“如此推断过于牵强,比方翰林院里没有女人,你说,我就偏偏要喜欢男人不成?” 

白诚瞪了瞪眼睛,指挥手下的喽罗们将茶叶与酒杯碎片收起来。问卢雪泽:“卢大人,你将万岁赐予的茶叶开封过没有?” 

卢雪泽说:“万岁给了我两罐,我因遇见韩编修,就给他一罐,嘱托他代我分配,现今那桌上的紫色锦袋,我不认得。” 

白诚打量了韩逸洲几眼,问:“韩大人,听说你与东方大人素来不合。而此茶叶,真的是经你的手么?” 

韩逸洲淡然说:“是。但我并不知道怎么会有毒。”他眼睛看着窗外,样子甚是孤傲。 

白诚想了想,拱手道:“韩大人,赵编修,对不住你们二位,先委屈你们去刑部呆上一宿,等明日万岁狩猎回来再做定夺。” 

卢雪泽当自己是听错了,急忙说:“白侍卫?从来翰林院中的官员是不能随便下狱的。莫要说现在还不分青红皂白,就是有了嫌疑,也得要万岁做主不可。” 

白诚冷笑几声:“万岁前几日给我们下了口谕:翰林院再发生杀人之事,先把嫌疑的人捉起来审一审。当然了,你们是翰林,兄弟们不会动你们一根汗毛。既然万岁不在,我就看这姓赵的小子就不顺眼,而韩大人也逃不了干系。所以学士不必多费口舌。”他对天再一拱手:“万岁英明,超过尧舜。定能辨个水落石出!” 

※※※z※※y※※b※※g※※※ 

说起这带刀侍卫白诚,本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他虽然性格粗率,但剑术超群。自少年时候就跟随在皇帝周嘉左右,周嘉对他颇为信任。周嘉有个怪癖,就是十分喜欢干涉刑部和大理寺的案子,而且每次刑部宣判死刑,他都要他们写一份详细的报表给他。案子的一点一滴都不许遗漏。所以,即便是云南边陲的谋杀事件,禁城里的皇帝也了如指掌。 

刑部与大理寺的官员心里犯嘀咕,然而到底要逢迎天子。刑部的大牢在皇城根下,关的都是国内的要犯。周嘉身为皇帝,总不能每天跑到大牢里去,因此白诚就常给派了过来。他虽不是隶属刑部,但上下人等有谁敢得罪他? 

大约两年前,他奉命追捕惊动中原的连环杀人凶犯。从京都一路下到苏杭,又同着杭州府一个捕快,千里追踪到了海南,终于破案。不仅抓捕案犯到京,还捞回一位天生丽质的杭州老婆。从此更为声名大噪,颇有与“能文不能武”的翰林们平分秋色的意思。 

白诚 让手下人把赵韩两个押进刑部大牢。——其实这些个都是吃刑部饭的差役,(但白诚使唤惯了,总以他们的“老大”自居。) 

他手下人哪里敢“押解”清贵的翰林?反而“众星捧月”般的簇拥着韩赵二人。白诚心里就一股无名火。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翰林又了不起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