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地产大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地产大亨- 第1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咱们公司发展得实在太快,人力资源跟不上发展的步伐了,建筑工人有缺口,管理人员和技术工程师更有缺口。”马晓艺作为行政部的主管,对公司的人员缺口实在是无奈。

“哦,各方面的人员缺口,你报出个具体的数字来。”李学伟看着马晓艺,认真地问道。

虽然李学伟之前一直注重加强人才培养和储备人才,但随着业务的飞速发展,几个项目同时上马,人员缺口的问题显现出来了。

ps:明天,千郡要在省城考试,现在我在省城的网吧里码的这章。无论任何情况,千郡都不忘码字,也请各位书友多多支持千郡。月票有没有,打赏有没有?

第284章招纳英才

“李总,之前智超走的时候带了一批技术骨干去修建陶瓷城。现在如果喜乐广场要开工的话,光建筑工人就有220多人的缺口,还有些技术工人缺口有60多人的缺口。此外,咱们的管理人才缺口也是很严重。”

马晓艺报出一个惊人的数量。

公司发展得太快,而且之前起步的家底太薄,这导致人才缺口很大。

“建筑工人这个好解决,加大招工力度就行。这技术缺口和管理人才缺口倒是个问题。”

“这样吧,广发招聘,招聘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而且要加大储备量,有多少人就招多少人。”李学伟笑着说道,“而且,招不够熟手的话,也多招些毕业生,作为储备人才,这些人一次给我招三四百人来,不要怕花钱。”

人才储备的工作,虽然李学伟一直在抓紧进行,但在一个快速扩张的企业,人才的需求总是最强烈。

马晓艺点头称是,忙着去着手招录人才。

人才制约着项目的开展,如果没有充足的人才加盟,喜乐广场的施工肯定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尤其是管理人才,说实话自己的管理层都是年轻人,而且都算是白手起家,没有充足的管理经验。但信得过的管理人才实在太难找了。

李学伟散会后,想着招募人才的事情,驱车去了华东大学。之前李学伟和华东大学的校长见过面,李学伟准备来年就到华东大学招募一批应届毕业生作为储备人才。

校长得知李学伟的来意后。笑得合不拢嘴。现在大学正在搞毕业生自主就业,取消了之前的大学生分配,李学伟这样优秀的企业来招募毕业生,这让校长高兴得不行。

和校长谈妥事后,李学伟顺道去找乔明莎。

之前,从淦县回来,乔明莎待在学校看看书,常常去看看李学伟的外公外婆。这让李学伟对乔明莎感觉越来越好。

走到乔明莎的办公室外,正听到里面传来一阵的谈笑声。

李学伟有点好奇,看来乔明莎这里还有来客啊。

李学伟敲了敲门进来后。只见着乔明莎的办公室里正坐着三男二女。

乔明莎一看李学伟走进来。笑着说道:“学伟,你来了。”

李学伟对着乔明莎微笑地点点头,笑着说道:“你这里好热闹啊。”

“来,我给大家介绍下。”乔明莎站了起来介绍道。“这是喜乐多地产公司的李学伟。这几位是我留学时候的同学……”

乔明莎一一为李学伟介绍他那些同学。

乔明莎的留学同学。各个都实力不俗啊。尤其是中间一个彬彬有礼的青年,竟然是沃顿的mba,名叫邓子乔。

“喜乐多地产公司的李学伟董事长。我早就听过你的大名了。”邓子乔笑着说道;“李总建的领秀世家项目,在江南省那是引起轰动啊。”

李学伟听着邓子乔说得爽快,微微笑着道:“一个项目的成功而已,值不得什么。对了,子乔现在在哪高就啊?”

邓子乔笑着说道:“我刚回国,还没找好事情。”

“子乔,学习很厉害的,而且为了勤工俭学之前在美国几家公司干过,还帮助一家美国公司扭亏为盈。现在子乔回国是想在国内开展事业。”乔明莎笑着解释道。

从乔明莎说话的语气来看,她很肯定邓子乔的能力。

“哦。”李学伟笑着点头道,“不知道子乔准备在国内干什么行业呢?”

“我考察了国内的各项产业,我发现房地产行业绝对是华夏国未来最赚钱的行业,我想准备在房地产行业干。”邓子乔笑着说道。

看着邓子乔干练的作风,李学伟好奇地问道:“子乔,也想开房地产公司搞开发?”

“哈哈,我学的是mba,我还是倾向于做职业经理人。我准备找家房地产公司干。”邓子乔笑着说道。

听到这,李学伟心底乐开了花,连忙说道:”正好我们喜乐多地产公司严重缺乏你这样的高端人才,有没有兴趣加盟我们喜乐多房地产公司呢?”

李学伟笑着向邓子乔伸出橄榄枝。

人才难得,遇到合适的机会,要赶紧将人才招募到麾下。

“哦,李总,你们喜乐多地产公司的经营理念是什么呢?”邓子乔饶有兴趣地看着李学伟,笑着问道。

这是邓子乔在考校李学伟了。这个时代,企业需要人才,人才也会挑选企业,这都是双向选择。

“我们公司秉承的经营理念是房地产报国,做房地产开发提升城市建设水平,给公众提供优越的人居环境。”

“我们的经营方式分为开发住宅地产和商业地产这两大块。”

李学伟看着邓子乔陈恳地说道。

“李总的抱负可佳,但是我看你们公司的管理并没有独到之处,甚至还有的地方很粗放,不能完全支撑正规化企业的要求。”邓子乔显然对李学伟的喜乐多地产公司并不陌生,有的放矢地说道。

“子乔,那由你来将一家快速成长的房地产企业打造成正规化,这不是一大乐趣吗?”李学伟笑着说道。

邓子乔听了李学伟的话,微微一笑,并没有做答。

“子乔,你现在回国正要工作。李学伟他们那家公司发展得不错,你现在去帮帮他,一定能发挥你的所学的。”

乔明莎这时开口劝着邓子乔说道。

“好,李总之前为农民打抱不平、高价补偿农民的所作所为很对我胃口,我也很想去李总的公司名下工作。”

邓子乔经过思考。点点头陈恳地说道。

李学伟听了心底暗爽,终于找到了一个高端的管理人才。

“好,子乔,欢迎你加入喜乐多公司,我任命你为我的助理,全权负责公司的管理。”李学伟笑着说道。

李学伟有望地气的异能,能挑选到宝地,能指导项目的开发。但是,李学伟对管理方面的事情不是很擅长,现在公司发展到这么大。管理的事情已经牵涉了李学伟很多精力。

胡作为虽然忠心。但管理能力也比李学伟高不了多少,李学伟急切期待着要一批高素质的人才加入。

所以,李学伟当即就任命邓子乔为他的助理。

听到李学伟的任命,其他同学笑着恭喜道:“恭喜子乔啊。一回国就被李总如此看重。”

邓子乔脸上也带着满意的微笑。李学伟的表态是将管理大权全部下放在邓子乔手里。

“李总。我一定不会辜负你的期望,助你打造成一个正规现代化的房企。”

邓子乔陈恳地点头。

“李总,我们能不能加入你的公司啊?”其中一个短发娇小的女孩子跃跃欲试地问道。

“哈哈。你们要是愿意加入我们喜乐多地产公司,我求之不得啊。万丽静你学的是建筑设计,我们设计部正缺人手,你能来我肯定热烈欢迎。”

李学伟笑着说道。

“哎,可惜我家在海上,不在江南,否则我定会到你们公司来工作。”万丽静思考了片刻,无奈地放弃道。

“万丽静,这样说吧,你加入我们公司的话,不出几年我们公司就会在海上成立分公司开发项目。所以,你完全不用担心离家太远。”

李学伟笑着说道。

“哦,李总充满雄心啊。”万丽静虽然赞赏着,但并没有开口答应,显然还是有困惑。

这事也强求不来。李学伟淡然一笑。

这些同学来看乔明莎,李学伟当然不会没有表示,载着大家去逛了圈江南城,而且好好款待了这些同学一番。

将他们送回入住的宾馆后,邓子乔没有直接上楼,而是跟着李学伟长谈起来。

“子乔,你在外面的同学,所学专业与咱们房地产相关的,都可以给我招募过来,现在公司人才缺口极大,需要大量的人才。”李学伟笑着说道。

“李总,我会的。在国外有很多同学学建筑和土木的,他们应该会对咱们公司敢兴趣。”邓子乔点点头道。

李学伟听了脸上带着笑容,笑着道:“子乔,何时能来公司上班?”

“我回家联络些同学,大概半个月后就能到公司上班。”

“好,我在公司翘首以盼你们的到来。”

十五天后,海上市京东路最繁华核心地段的星巴克咖啡店中,李学伟正坐在角落中慢慢地品尝着杯中的拿铁。他在静静地等人。

不一会儿,门开了,邓子乔带着几个人走了进来。他一眼看见墙角的李学伟,便转过头对自己的同伴说了几句什么,那几个人脸上似乎都有了一些紧张、激动的神色,跟在邓子乔的身后向李学伟走来。

“李总,这就是我跟你说过的那几位。”邓子乔对李学伟说道。

李学伟站起身来,向那几个人伸出手,说道:“很荣幸见到各位,我叫李学伟,是喜乐多地产公司的董事长,我非常热切地希望各位能够加盟喜乐多。”

在前些天的乔明莎同学聚会上,邓子乔答应李学伟给他当董事长助理。

邓子乔以一个mba的利索作风,回家收拾一下行李,正式加入了李学伟的团队。

邓子乔上任之后,对喜乐多地产公司的人才队伍进行了一番全面的了解,发现公司高端人才奇缺,与公司的业务结构和规模完全不相适应。

技术人才方面,朱智超、黄志明他们算是较好的人才,但现在也是做管理多,做技术少。其他的人,要么是王顺达、二舅龙勇这类农村出来的工匠,要么是河马、叶飞这样刚毕业的大学生,因此喜乐多公司严重缺乏熟练的建筑技术人才。

管理人才方面就更加寒酸了,胡作为、马晓艺、周梦琪等一批年轻管理层人员都是李学伟的嫡系。最大的长处是对林振华有足够的忠诚,但管理能力在跟着公司一起成长。

“就这样一个团队,居然能够在地产行业做得这么大的项目,赚了十个多亿,真是不可思议啊。”邓子乔摇着头对李学伟说道。

“没办法,我只有这样的条件了。”李学伟解释道,“关键时候,都是靠大家硬着头皮往上冲,这样一关一关地,居然也冲下来了。”

邓子乔道:“这就是创业型企业的特点。大家有激情。企业处于高速成长期,各种问题都会被掩盖起来。但这种情况是不可能持久的,要保持企业的长远发展,必须要有专业的团队。依靠科学的管理。对于喜乐多地产公司来说。尤其是需要具有国际化背景的人才。”

李学伟道:“正是因为知道这点。我才拼命去找人才啊?像你这样的海归,我可是求之不得的。”

“李总,其实国内有很多海归。都像我一样,期待大展身手,但找的公司不尽如意。我想,我们能不能把这些人挖过来,充实到咱们的队伍里来。咱们喜乐多地产公司有一个优势,就是公司管理层都很年轻,大家的观念是非常开放的,尤其是李总你对手下人极其宽容大方,这是我们这些海归最期盼的事情。”邓子乔说道。

“哦,怎么去挖?光发布招聘只是瞎猫抓死耗子。”李学伟问道。

项哲道:“我刚从国外回的海上的时候,我们有一些留学归国人员经常在一起聚会,我认识很多这样的人。你有没有兴趣和我一起去一趟海上,由你亲自和他们谈一谈,我相信,你的魅力一定能够征服他们的。”

“没问题。”李学伟爽快地答应道。

就这样,邓子乔与李学伟一起来到了海上。邓子乔提前和那些朋友们进行了联系,告诉大家有这么一回事,请大家一起过来聚聚。聚会的地点,便选择了这家咖啡厅。

“这是吕云,土木工程师,剑桥大学的硕士。他的理想就是在华夏国盖起白金汉宫般的恢宏建筑。”邓子乔开始挨个地给李学伟介绍自己的朋友。

吕云二十七八岁的年龄,皮肤黝黑,但性格温和,没有邓子乔那样张扬。他走上前与李学伟握了握手,笑着说道:“我现在的天天在铁路工地上架桥梁,房屋建筑倒没有机会搞啊。”

“剑桥大学的土木专业,那可是相当出名。吕云,你搞桥梁也是建筑的一种,但是搞得桥梁太注重实用性了,从你的理想来看你还是喜欢美轮美奂的房屋建筑,怎么样来我们喜乐多地产公司干吧。”李学伟笑着说道。

“对啊,我家老爷子要我子承父业去搞桥梁,我可是最喜欢盖房子,房子的形式有多种风格,中式、欧式、哥特式、地中海风格,种种形式变换,让人沉醉其中。”

“尤其是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