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马里大领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索马里大领主- 第1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昨天在家种树耽误了一章'

269农场

    克尔曼省…里格马提…哈兰河小镇,这里位于伊朗的东南部,距离霍尔木兹海峡三百公里,距离迪拜六百公里。

    阿联酋和伊朗,就隔着霍尔木兹,相比迪拜的富庶,里格马提很穷,这里没有石油基地,也没有钢铁机械厂。

    不过,哈兰河镇很漂亮,而且地形相对平坦开阔,蓝天白云青山,到处是碧绿如茵草地灌木,树林都在山上。

    各种野生动物丰富,野兔、野鸡、大雁这些就不说了,随处可见,连野狼山羊野鹿都不少!居民住在沿河,从事农业种植和手工业,收入普遍较低。

    人均年收入1800…1900美元,福利保障远不如城里,太偏僻落后了!伊朗贫富差距也很大,农村大多数贫困。

    大城市、港口、石油工业区、钢铁机械工业区最富裕,福利保障更完善,东南地区发展落后,经济相对拮据。

    跟西方国家的制裁有关系!

    伊朗民众对美国人很仇视,若不是美国对他们制裁,伊朗可以和阿联酋、沙特一样富裕,而不是如此不平衡。

    不过,哈兰河边的库斯德村,居民生活还算悠闲,种地、养牛、做工艺品收入勉强还过得去,不会特别贫困。

    而且最近,克尔曼官方拆迁,通知他们可以拆迁到城里,每户按照耕地和住宅补贴六万美元,并且安排工作。

    大多数人是乐意的,城里工资福利待遇要好很多,比农村好多了!居住房也有政府补贴,他们花不了多少钱。

    每户有至少两个工作岗位,到机械工厂或社区单位、事业单位上班,拆迁条件绝对优厚!大多数人都同意了。

    当然,有少部分家庭,不愿意离开土生土长的家乡,政府也没强求,但是必须没收种植土地,补贴三万美元。

    并且给他们提供工作岗位!

    住房可以保留,并且可以留不超过两亩的菜地院子,以后统一规划,可能重新建设聚居社区,拆多少赔多少。

    很良心的条件,没人有意见,对于三万美元很满意!该拆迁的走了,三三两两剩下三十余户居民/一百余人。

    老弱幼较多,年轻人相对少,毕竟年轻人有闯劲,哪能不去城里?萨尔玛一家就留在村里,没拆迁到克尔曼。

    萨尔玛今年十九岁,是村里有名的天才美少女,跟爷爷奶奶、母亲居住在河边一座房子里,父亲在城里上班。

    她们一家,种了十五亩地,以小麦玉米种植为主,还有十八头奶牛;村子附近野兽经常出没,奶牛都是家养。

    萨尔玛就负责照顾奶牛!

    当然,只是挤奶、喂草料、送奶,打扫清理不关她的事,爷爷奶奶舍不得让小姑娘清理牛粪,草料也有剪草机。

    工作其实很轻松,没有难度,不过也挺无聊的,完全没什么意思!萨尔玛经常考虑要不要出去,找一份工作?

    村里虽然亲切、自然、空气很好,但是这样碌碌无为,浪费生命啊!自己怎么说也高中毕业,找工作不困难。。。

    考虑很久,她决定去闯闯,萨尔玛不像普通伊斯兰女性那么保守,向往更富有激情的工作,而不是早早家人。

    实际上,她现在的年龄,早就到了可以嫁人的时候,伊朗结婚年龄也早,不过她本人没喜欢的,上学耽误了。

    就在她准备告诉父母,想去克尔曼找份工作的时候,库斯德镇拆迁,据说是要开发大型农场,萨尔玛高兴了!

    本地有公司这不正好合适吗?

    她决定劝爷爷奶奶、父亲母亲留在村里不要搬迁,虽然没有城里的工作,没有高额经济补偿,却有长远利益!

    她相信,以后本地的房子、户籍、工作岗位肯定吃香,比村里还好;甚至超过石油公司待遇,也不是不可能。

    能拿出这么好拆迁条件,投资公司肯定实力雄厚,而且不会太刻薄,发展潜力相当巨大啊!自己要进去工作!

    就这样,萨尔玛在家等着,等投资公司的人过来,应聘管理职位;她相信自己虽然学历不高,但农场要啥学历?经验和条件最重要,希望老板赏识。。。

    等待许久,这一天终于到了,李伟他们乘坐专机,前往里格马提,在本地用机场汇合本地官方、军方、警方的代表一起去哈兰河镇,相互熟悉下。

    里格马提'县级'市长、警长、地区驻军最高长官、商务局长、农业局长,陪同李伟他们、哈基姆副局长同行。

    车队有奔驰s350、奥迪q7、伊朗国产用越野等,多达十几辆车,通过还算不错的公路,前往哈兰河小镇。

    出了哈兰河小镇,后面的道路可就不算太平坦了,是沥青渣石路,好多年没有没有修复,略微有点坑坑洼洼。

    不过,李伟他们也没穷讲究。

    这么偏僻的地方,如果换在中国,哪有用沥青修路的?也就伊朗了,石油副产沥青那么多,虽然老旧却坚固。

    可是农场以后肯定不够用!

    李伟当场表示要修路………

    从小镇到领地mx4m宽的沥青公路修缮保留,另外再修条路,从农场南部修到里格马提,15kmx9m规格。

    高标准公路,造价两亿左右,对于以后肯定必不可少,运输农产品要用;并且考虑投资机场,提供快捷运输。

    偏僻的农场风景很好,路两边都是一望无际的草地、丘陵、森林,就只有一座高峰突兀耸立,白云萦绕山尖。

    偶尔还看见有山羊、野鹿、野猪在远处隐匿潜伏,或者狂奔逃跑,真特么环境真的不差啊!像风景区一样的!

    用来种地放牧真合适吗?

    显然必须驱赶那些野生动物,隔离以后才能开发耕地,有点残忍呢~可惜李伟没有那么矫情,已经决定耕种。

    沿河范围,大概五千公顷,都翻耕用来种小麦、玉米、蔬菜、药材,外围富集草地放牧牛、羊、马、鹿、驴。。。

    竹木篱笆+铁丝网+石墙+密集树林分隔农场区域,投资也要上亿,好几十公里并非小工程!带动了本地经济。

    施工、材料、修路、招员工,即将带来大量订单、消费、工作岗位,村民可以进入农场上班,不会没事儿做。

270无坝水电站

    最前面一辆车上,罗本田和哈基姆正在瞎扯淡,无聊的开着玩笑,罗本田抱怨对方忽悠自己,伊朗没有美女。

    哈基姆副局长狡辩:“不不不,伊朗美女遍地都是,要多少有多少,只不过蒙着神秘的面纱,等待你去揭开。”

    “忽悠,接着忽悠,你去揭!”

    “不不不,那是耍流氓,揭开你得娶了人家才行,我可以帮你介绍,绝对金发碧眼波大的美女,怎么样?”

    哈基姆笑着诱惑,罗本田可不相信这个大胡子了,连忙摇头拒绝,调侃说自己连面都没见,你以为是古代呢~

    说话间,车队到达了农场,哈基姆看着路边有位美女,眼前一亮:“你看看那不是有位美女吗?没带面纱的!”

    余浩一看,果然是美女,非常漂亮那种金发碧眼、瓜子脸、皮肤白,身材特别火辣的妞儿,穿着粉色的衣裙。

    “呃~还真是,算个美女吧~”

    罗本田承认,确实是美女,只不过也就那样了,中国美女数不胜数,自己还是有点免疫力的!保持车速离开。

    事实上,这些伊朗的女性,并不是任何情况下都戴着面纱,在非公共场合可以不带面纱,只要没人就不需要。

    路过的时候,李伟也瞟了眼,确实非常漂亮的年轻美女,感觉有点混血的特殊风格头发和眼睛,很漂亮的妞。

    来到农场,一行人下车参观,放眼望去可以看见,目光所及的地方,几乎都是农场划定范围,哈兰河在中间。

    这条河宽度近二十米,一年四季的水量非常充沛,平均深度3。55m,河水流速终年恒定在5。/s之间。

    海拔落差带来很高的流速!

    不仅仅可以提供水源,还能用来建一座无坝水电站,按照系统计算,至少可以安装十组设备,95800kw功率!

    如果不出意外,这水电站必须建,里格马提的电力并不充足,而且经常会停电检修维护,而且电价相对偏高。

    李伟除了建农场,还要在附近投资几座小型机械厂、维修厂、冷藏冻库、商业办公片区、科研中心、住宅区。。。

    电力需求是巨大的,从伊朗电力局购买电力很不划算,年电费千万美元,不如自己开发水电,卖给伊朗电网!

    95800kw电站,利用率50%,每年至少可以入网3600万kwh,按照伊朗电价补贴政策,可以赚上千万美元。

    更何况自己不用交电费了。

    无坝水电站构造简单,就像古代的水车那种结构,利用水流的冲击,带动发电机组桨片转动,原理非常简单。

    当然,为了提高发电效率,不可能采用水车外形,而是“曲面扇桨”的多组特殊桨片配合结构,长度各不相同。

    一座机组,首先需要主梁,横跨在河道特定高度上,两端固定发电机组,中间装配多组8叶……12叶'曲面扇桨'。

    流速高/水深/冲击稳定,发电功率就会高效稳定,反之则反;哈兰河终年水位流速相对恒定,发电效果极佳。

    每个机组10000千瓦,减去摩擦的损耗功率部分,剩余9580kw,建十座肯定不成问题,总投资五千万美元。

    听说李伟投资水电站,里格马提的官方表示支持,克尔曼长期电力紧张,主要依靠火电维持,显然有些不足。

    火电成本高、水电投资大,而无坝电站投资小、成本低、效率高、对环境没有任何破坏,绝对是上上之选啊~

    功率95800kw可不少了!

    里格马提不是工业区,只有十几家小型机电工厂,居民二十万人,平均的电力消耗只有21。5万kw都还不到。

    就算李伟入网50000千瓦,也可以提供里格马提25%的需求,基本解决了本地电力短缺问题,他们当然高兴。

    哈兰河上除了水电站,还需要修建至少十座双车道公路桥,代替原有两座老旧钢架索桥,提供便利的交通;连接新修的通往镇上的公路,作为主干道。

    面积20x5km的农场,以哈兰河为长度中间线,22km略有曲折,全范围需要隔离起来,方便以后的管理。

    农场的隔离很简单,用竹木篱笆、铁丝隔离网、砖石围墙就行了,总投资应该一亿软妹币左右,这个比较大。

    然后拆除居民遗留旧房,集中修建农场办公楼、仓库、农机库、冷冻库、员工居住社区、养殖场、公路就行了。

    初期投资三亿美元,就包括以上的全部项目和修路,加上购地资金,整整五亿美元花出去了!两个月内播种。

    第一季先种冬小麦,系统强化过的优质中国冬小麦品种,适应气候,管理得当亩产至少两千斤,属于绝对高产。

    今年种五万亩,就高达五万吨!

    制成四万吨面粉,基本能满足里格马提全年的需求,价值半亿美元;只是一季作物的所以,全年有两三季呢~

    等到'高速播种机'运过来,就可以开始种植工作了,并不影响其它工程,五万亩地翻耕两次,只需要两三天!

    二十台'高速播种机'耕地效率大约每天两千亩x20台,四万亩一天,速度简直溜的不行,系统出品必属精品。

    而且播种/收割/耕地一体化,相比上次奖励的超级播种机,这款机器工作效率确实要高得多,舒适性却差远了。

    伊朗的农业局人员,听说有播种机每天能翻耕两千亩,惊讶不已,从来没见过这么牛逼的农机,提出想购买。

    不过,李伟肯定不同意,他自己就区区二十台,卖是绝对不会卖的;不过可以提供服务,翻耕100美元一亩。

    价钱不算贵,但也不便宜!

    官方农业局的人表示同意,商务局提出安排招标,投资那些项目,李伟只提供关键设备和技术,施工承包出去。

    投标是比较公正的,这些项目会让本地企业受益匪浅,提供消费、市场、大量工作岗位,对经济影响很积极。

    出于战略合作关系,伊朗官方授权允许农场成立“警卫队”,最多五十人,持有自动化轻武器,保护农场安全。

    李伟非常满意,感谢哈基姆,然后安排招聘工作,驾驶员、工人、后勤、种植放牧的牛仔;甚至是管理人员。

271服务器选址

    招聘员工,以村民为主,目前留在村里的有三十五户,总共百余人,村民年龄普遍偏大了,在45~55岁左右。

    还有很多妇孺,青壮年较少,招聘稍微有点小麻烦,二十名司机、五十名年轻牛仔警卫、一百名后勤、管理员。。。

    全部村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