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乱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搅乱三国- 第5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哎哟哟,噼噼啪啪……”吃痛的惨呼和竹棒的击打声,只在许褚抛起烤好的野味到落下短短几秒之内,厅中除了许褚还是站着的人外,其余的全趴下了(黄氏根本就没站起来过,现在早已看着迅生的一切,坐在地上呆傻掉了。
    各位放心许褚没打女人的习惯)。
    屋外听到动静的曹军士兵,一下子挤进好几个脑袋,张着满嘴的油腻,问许褚:“将军出什么事了?”许褚此时已经扔了两根行凶竹棒,一手一只接住掉落的野味,看着满屋唧唧哇哇呻吟的一群文化人,一口咬下一片流油的兔肉,满嘴嚼着,含糊道:“没事!”然后一边带着士兵往外走,一边对着厅内的人教育道:“这打架不是你们玩的,今天就到这,有兴趣的话,明日我们接着练!”多么悲惨!人世间的最惨烈的惨剧莫过于此,五位未来人之翘楚,竟被一个粗鲁之极的武夫,打得鼻青脸肿,躺在地上只有哼哼的份儿。
    从这件事上让他们都成长了,都懂得了什么叫持强凌弱,懂得了他们都是些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
    以后打架的事,应该离他们有多远,就多远,他们应该多懂脑子。
    三天,这三天是多么艰难的三天,诸葛亮等人忍受着每日许褚等人无休止的破坏环境,每日炊烟从诸葛亮的草庐周围升起时,很多住在隆中的人们都会以为诸葛家失火了。
    很多乡亲跑近一看,才知道诸葛家没失火,那些烟是一支三百人的部队,在这里做饭。
    老百姓平时见了兵,还不躲得快,现在围在诸葛家周围有这么多大头兵,一个个凶神恶煞似的,谁敢来多管闲事,所以有多远就跑多远了。
    诸葛亮看着他房子周围三天来的变化,那个心痛啊!不过他很快使自己冷静下来,墙壁熏黑了不要紧,以后可以再刷,竹林砍光了,以后可以再种,花草踩烂了,以后可以再栽养。
    但外面这帮大头兵到了晚上的呼噜声,实在是让人无法忍受。
    诸葛亮的家本来就不大,一共才三间正屋,他们这五个成年男人,加一个女眷黄氏,一个书童,怎么睡得下吗?但打死他们也不敢睡到屋外许诸为他们准备的军帐里去。
    平时他们关着窗户,紧闭屋门,但在入夜后,一两百人此起彼伏的鼾声,已经吵得他们无法入睡。
    这要是跑出去就睡在他们旁边,诸葛亮等人估计自己活不过半宿,就会被那雷动的鼾声活活震死。
    但诸葛亮等人的苦日子终于要到头了,他们的坚持终于换来了守得云雾见云开的一天了。
    这天清晨,猎猎旌旗,一个硕大的“曹”字旗迎风招展,昭示了主人高贵的身份,一队骑士出现在了隆中的乡村道路上。
    曹智率几十轻骑与诸葛亮等被许褚软禁三日后到达隆中诸葛亮的草庐。
    “啊终于能见到这位卧龙先生了!”曹智坐在马背上看见烟尘笼罩下的草庐远景时,一阵感慨。
    但很快这份感慨就被震惊所代替了。
    曹智驶近诸葛亮的草庐时,入眼竟是光秃秃的一片空地上,几十座军帐呈三面围着一栋三间修筑的颇为精致地房屋。
    历史上对诸葛亮的住所称之为“茅庐、草庐”都是因为出于对诸葛亮的尊敬,其实诸葛亮住的住的房子远没有人们想象中的简陋,只是不大的确是事实,但建的很是精致。
    选址、格局、装饰等都是彰显了这位“卧龙”的风雅和独到的韵味。
    当然现在除了房子没被许褚拆除外,其它一切本来的景致都被人为破坏了。
    此时的诸葛亮的府宅周围寸草未留,旌旗、矛戈刀枪林立,一个个挺拔的黑甲骑兵时不时的穿插纵横于田埂之上,进出通行都要口令军牌,道口鹿角之后扛着长矛的士兵,一丝不苟的来回走动,任何人不经盘查休想随意出入。
    从诸葛亮府宅周围一个个规则的临时灶头和烧火坑,表明着这是一个标准化军事基地,不是世人敬仰的“卧龙”诸葛亮的居所。
    曹智一时错觉自己来错了地方,左顾右盼一番,并招人来询问确认后,才肯定这就是传说中“刘备三顾茅庐”之所,一代聪敏人诸葛亮的隐居之地。
    “哎呀,这个混蛋怎么把诸葛茅庐圣地败坏成这样,我只让他留住诸葛亮啊?”骑在赤兔马上看着墙壁都被熏成一块一块黑斑的诸葛茅庐,曹智自言自语道。
第九百零一章 终相见
    “诸葛先生,智来迟了一步……”
    曹智不请自进地跨入这间对后世流传甚广的房舍中时,再一次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
    屋里头齐集一堂坐着很多人,不是曹智想象中的一杯清茶,一卷书本,一个智者清心寡欲而坐的场景。
    嚯!这一屋子此时不但或坐或躺的挤满了人,还一个个顶着熊猫眼,眼眸里愤怒且夹杂着无力的神采,充斥在屋内每一个人的脸上。并且怎么除了那个女的和孩童,其他每个人脸上、脑门上都有着一些瘀痕?曹智一眼看出那是被人新近打的。
    这屋里书倒是不少,最起码人手一本,但由于被困多日,读书只是为了排解郁闷和平复心境之用,此时一听一个自称叫智的人进屋,先是一呆,随后就豁出去了似的,其中就有三个人立即扔了手中之书,暴跳而起,指着曹智鼻子怒骂而起。
    曹智没想到会碰到这样一个场景,拜访诸葛亮他多少心里充斥了一些崇拜、憧憬之心。但一进屋就看到了一幕,倒是有点触不及防,对于这几个怒骂之人,一点没有在意和责怪的意思。
    他只用短短几秒,就明白这间屋内能见到他这个当世权臣,而一点不害怕,或是退缩、怯场的场景,就弄明白了这间屋内都是些不简单的人。
    在黄氏和那童子退下后,曹智很容易就注意到了坐在两幅几案前自始至终未言未动的两个人。他很快肯定了这其中一个青年就是诸葛亮,但另一个是谁呢?
    “大哥,那个就是诸葛亮,诸葛先生!“许褚生怕曹智不认识里面人似的陪同曹智进屋,并为曹智指明了正主儿的所坐之处。
    曹智没有辜负许褚的好意,先打量了一眼正对屋门而坐的诸葛亮。曹智在前世的无数电影中见到过诸葛亮的形象,但当他今天真的出现在自己面前的时候,他才发现原来各种版本的诸葛亮形象,都没有本人来得那么真实。他竟是个高大英俊型文弱书生的模样,他身穿一袭青灰色布衣,既不华丽,也不出众。曹智眼前的诸葛亮嘴唇特别薄,这说明他是个能说会道的人。他的鼻梁很挺,这种人性格坚毅,特立独行。他的眼睛不大也不小,但看人很聚光,这预示着将来他眼光的独到和犀利。他的眉毛不多、不浓厚,且又很细,这说明这个人满肚子鬼点子,动起坏脑筋来,肯定一套一套的。
    并且现在看来,他比曹智想象中的,要更年轻,也更英俊许多,是个典型的高大帅哥。
    曹智在打量诸葛亮时,诸葛亮也在打量他。曹智这个刺杀过董卓、降张秀、败袁术、杀吕布、大闹过冀州,谋夺过扬州,挟持着汉献帝的当世第一风云人物,并没有想象中的凶神恶煞,或是高大威猛,甚至他只有普通人的身高。他看上去就象个完全无害的邻家大哥哥,纵然穿着一身盔甲,此时既没有杀气,也没有盛气凌人的感觉,脸上也总洋溢着阳光般的微笑,给人以放心、安心之感。他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给人的感觉,竟就是有了依靠一般。
    当诸葛亮惊异眼前之人就是当世枭雄曹智时,曹智却已经把注意力转移到了诸葛亮旁边一副几案上长着张苦瓜脸,身穿一身灰色布衣的文士了。此人到现在也能无比镇静,不为任何事所动,只是抬眼看了一眼曹智后,就继续读着他的书,仿佛所有事离他很遥远似的。
    曹智疑惑此人是谁后,就转首问了许褚。
    许褚一愣,哼哼半天,只憋出句“都是这个诸葛亮的朋友”一说,就给不出更精确的答案了。
    “你到了这里三天,竟连屋内是些什么人都不清楚,不但把外面弄了个乌烟瘴气,还打了人……哼,去,自领二十军棍!”曹智说完,就不再看一脸无辜的许诸,厉声吩咐道。
    下一秒曹智就径直步入了屋内,略显俊秀的脸上挑起一抹红光。他见过诸葛亮,先是鞠了一躬,然后才道:“诸葛先生,我的手下打扰您了。”
    诸葛亮俊俏的脸色在曹智的问候下有些苍白,他轻轻放下手中的书卷,慢慢站起,盯着曹智看了会儿,轻轻道:“说这些没用的,已经没多大意思了!”然后把手一指他的身前的席位,示意曹智请坐。
    当石广元、崔州平、孟公威对于诸葛亮的礼遇曹智愤愤不平时,诸葛亮已经用这极短的时间,用智谋武装好了自己。
    三天来,诸葛亮想得很明白,动粗不是他们该干的事,那就动脑。这才是他们这种人的强项,那天的不理智、冲动,在诸葛亮用书本里的知识去平复,去冷静后,意识到了自己是多么的不应该。
    他利用这三天理清思路,分析出曹智既然对他如此兴师动众,必定是要有所得。而他要的竟是自己,多少有点让诸葛亮有点受宠若惊。
    但诸葛亮此时没有洋洋得意,他要搞清楚曹智所想,才能知道他的所图。
    同样在这群人里,和诸葛亮有着不相上下才智的徐庶,同样利用这几天定下了心神,准备好好会一会这个当世枭雄。
    诸葛亮和徐庶此时都可以从曹智先期而来的属下行为举止上来说,推断得出,曹智对他们并没有恶意,他们的性命也是暂时无忧的。但接下来,曹智表达了目的之后,而诸葛亮、徐庶不能满足时,情况可能就有变化,所以摆在诸葛亮等人面前的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或者也可以说是他们人生的一次重要抉择。
    不一会儿,诸葛亮茅舍的门大开,当世第一枭雄曹智与后世聪敏人的代表诸葛亮对视而坐,他们的中间,一张小酒桌,两副碗筷,一壶水酒,两道小菜。
    诸葛亮先是一个人坐在桌前,独斟自饮一杯,青衣飘飘,在这大战降临的一刻,说不出洒脱,道不尽的悠然。
    脱了铠甲来到那酒桌前的曹智,在诸葛亮的对面入座,这名目前荆州的敌人,甚至是]在敌占区举国公认第一大奸贼曹智一样的神态从容。
    与诸葛孔明喝酒当然要脱了战甲,舒舒服服的与之倾心畅谈一番。这也是曹智目前尽量能做到了。
    脱下军装的曹智,看上去更有几分温文儒雅的味道。他看上去是那么的文质彬彬,绝难与杀人不如麻,冷酷无情,甚至是那窃国奸贼扯上半点关系。一时年轻的诸葛亮看着曹智,眼中尽是迷茫与复杂。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谁也不会想到,名震天下,威震四方,令天下诸侯闻风丧胆的曹智,竟然会是如此秀气、温文尔雅的一个人。
    此时这间不大的客厅里,因为曹智和诸葛亮所营造的气氛,使所有人都慢慢安静下来,坐回原位,看着这两位今日的主角,将如何演绎一段传奇与经典。
    起先两人都没说话,曹智嘴角永远挂着那平淡的微笑,先是慢慢拿起桌上的酒壶,为自己斟了一杯。
    只见诸葛家的酒壶里,倒出的酒液黄里泛红,与通常饮得酒不太一样,且幽幽香味袭人。这个时代通常的酒色泽一般来说无非是浅绿色,或是黄色,但此酒显红。虽说香味醇厚,但石广元等已经准备看曹智的笑话了。
    据他们所知想曹智这样的高位者,通常都是非常惜命的。见到这种来历不明,且很是可疑的酒食一定不敢服用。到时他们自是要出言讥讽、羞辱一番这个围困了他们三天的当朝第一人。
    曹智眼神左右一瞟,石广元等人的眼神、举动已尽收他眼底,他微微一笑后,摆出一副倒也不是性急之人样子,他看了看杯中酒,凑近鼻前闻了闻,就赞道:“好香!”然后像位品酒大师似的,端起酒杯在自己面前摇动一番,看着杯底的沉积物和杯中酒混合,然后慢慢凑到嘴边用舌尖浅尝了一滴,再抬头对着诸葛亮道:“此酒加以红枣酿酒,八月剥枣,十月获稻!”
    曹智话毕,诸葛亮也笑了,缓缓半扭着头对着里屋道:“月英,曹将军赞你的酒好呢!”
    诸葛亮话毕,只听里屋出来一个女子的声音,“谢将军,月英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好,没想到尊夫人还酿的一手‘诗’酿酒,这两句是出自《诗。七月》的绝句,被夫人用在此酒上,怪不得为它平添了如此醇厚的香味!”曹智一边为里屋的黄月英(也就是诸葛亮的老婆)鼓掌叫好,一边说出自己的评论,就将酒杯送至唇边,一扬脖,咕噜一口饮了下去。
    “啊!此酒挂齿留喉,实乃佳饮!嫂夫人,此等诗酿千年之酒可有名字了?”曹智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