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乱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搅乱三国- 第1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自从袁绍从韩馥手里得到冀州后,便作主中原,前往归附者如过江之鲫,荀彧却在这个时候离开了袁绍,飘然来到曹操的营地。
    曹操高兴死了,他缺的就是谋士,荀彧的到来,正好填捕了这一空白,也成就了荀彧将来辅助帝王的命运。曹操终其一生虽说没有称帝,但他一生成就的事业相当于一世帝业。
    曹操待荀彧如上宾,马上任命为曹操军中的司马,主要负责策画军事,兼管军中司法。
    荀彧的到来马上体现了他的价值,他立刻给曹操开了一记猛药,他告诉曹操你现在是寄人篱下,还将要面对袁绍和公孙瓒的开战,你到时真打算帮着袁绍去打公孙瓒?
    曹操当然不想过这种寄人篱下的生活,更不想和公孙瓒开战,他和公孙瓒的关系还是不错。
    这些事也的确一直烦恼在他心头,但又有什么办法摆脱这一切呢?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第二百四十四章 事业起步
    荀彧的意见很简单,就是请缨剿灭黑山军,他跟曹操解释的非常明确:“主公你现在带兵驻扎在袁绍的地盘上,要接受袁绍的节制,事实上就是他的部将,如果接下来袁绍令你北击公孙瓒,你是不好拒绝的。但你能利用征剿黑山军的机会抽身离开这个是非之地,未免不是一件好事。”
    荀彧告诉曹操,打仗是会损耗兵力,但你如果打赢了黑山军,事情就到了另一面了,你不但可以收剿战俘扩充损失的兵源,还可以借机强占东郡,到时主公就可有自己的地盘了。
    曹操一听立马心动了,这时,正好陈温的信也到了,他想请曹操带兵加入他们平判江夏蛮的战役。
    荀彧的意思让曹操不要管扬州的事,赶紧要向袁绍请缨,但曹操一来念及陈温帮他招募兵马的恩情,二来自己弟弟也在此场战事当中,他不能不管,所以他请荀彧帮曹操先去向袁绍请缨出兵东郡,并书信给王肱,答应驰援濮阳,曹操则带兵先来一趟皖城。
    曹智听到这,直呼:";好,历史上就应该是这样的!";
    弄得曹操莫名奇妙,问他:";什么就是这样的?";
    曹智一想自己说漏嘴了,赶紧改口道:“我是说就应该如这位荀彧先生所说,大哥你应该马上动身去围剿黑山军。”
    “哦!”曹操道:“二弟,你也认为是这样吗?”
    曹智都不知道怎么说了,他对三国史不那么熟,但也知道曹操身边应该有这么个姓荀的谋士,只是这名字太拗口了,以前总也记不起来,这时才明白,曹操事业起步全赖此人,这人对曹操太重要了,要是荀彧在这的话,曹智肯定要跟他来一个欧洲式的拥抱。
    曹智说有说不清楚,只能愈加肯定的对曹操说:“对,大哥,机不择失,这位荀先生真是高才,此去大哥定能旗开得胜,并做主东郡。”
    曹操听曹智这么说,也就犯了疑了,曹智怎么这么肯定他此战必能获胜?还一定能入主东郡?曹操还以为曹智只是冒傻气的说法,或者是为了鼓励他。曹操“哈哈”的干笑两声,也不以为意。他有更实际的考虑,他对曹智忧虑的说道:“荀彧的这个想法是不错,但二弟你可知道此次黑山军出动了竟数十万人马,我这点区区数千人马,取胜谈何容易。”
    曹智一听人也冷静下来,他没想到这黄巾军的一个分支黑山军竟有如此多人马?曹智如果没有记错的话,曹操是在兖州打败了谁,而成了东郡太守的,曹操也是从这东郡开始大展宏图的,最终还得了整个兖州,但照曹操的话,怎么这第一关的黑山军还这么难打?
    曹智跟着问曹操:“那黑山军主将是何人?”
    “喔!”曹操道:“说来也是我们家的老冤家,听说此次黑山军的主将有三位,分别是大帅张飞燕帐下的大将军于毒和眭固,还有一个你更熟,就是那白绕。”
    “噢!”曹智双眉一跳道:“白绕?太好了!大哥你这次稳赢了。”
    “啊!”曹操再次听不懂曹智的话了。但很快就明白了,原来曹智帐下现在就有白绕的判将、军师,这些人曹操还都认识。曹操有了他们帮助,黑山军这帮土匪就等于在曹操面前变透明了。
    接下来就见曹智和曹操兄弟俩在曹智的独院里商议了好久,很晚时曹操才离去。
    随后,曹智身边有四名亲卫被派出,两名出北门,坐船连夜赶回巢湖,去接李儒,这个狗头军师以前可是黑山军的高级顾问,可说对白绕知之甚详,有他相助,曹操打白绕还不是事半功倍。
    另两名在南城门持着曹智的名刺要求出城,理由是有紧急军务。现在皖城上下那还有那个不认识曹智的,这些守城的兵将有些还和这两名亲卫并肩作战过请示过陆俊后乖乖放行,现在在城里的这几个大佬,谁不是日夜军情书信往来不断,个个都是大忙人。
    这两名曹智亲卫出得城后,立时赶到曹智驻扎兵营的所在,通知许褚曹都尉有令“调五千兵马明日随曹大主公出兵冀州东郡!”
    曹智命令立即被不择不扣的执行,天还未亮,曹智的兵营内就忙碌起来,许褚安排指挥着这一切,曹智的命令说他也可能要随同前往,而同样是黑山军叛将的王平却被曹智命令继续留守军营。曹智知道此人太重义气,见了旧主白绕,心慈手软之下坏了曹操的大事可不好,曹操此行缺了王平也应该没多大问题。
    同时,在黎明前曹智军营内又有一对数百人的军马出发,这波人中带队的是曹智的老跟班——曹安,看他们去的方向竟是谯县。他们的目标也很明确,会同在谯县养伤和处理财务的乐进,先行潜入东郡打探敌情,曹安暂时代替乐进驻守谯县老家。
    而在曹智忙着安排诸多事宜之时,陆康的书房也很热闹,他也一直没睡,他和乔玄、陈温在他的书房里也品了许久的茶,聊了许久。乔玄是先到的,后来陆康才遣人请得陈温,他们谈论最多的却是曹智。
    今日的庆功宴上,陆康虽说扳回了一程,但后来陆康左思右想把曹智留在自己的地盘上总是不妥。正好这时乔玄造访,陆康和乔玄,还有吴郡的老太守盛宪,都是名士,与名满天下的孔融、高岱等都有交往,也是朋友。吴郡的老太守盛宪最是“明哲保身”所以没来参与皖城的这场热闹,而乔玄和陆康年纪相仿,也最是谈得来,自然要为朋友分忧。
    乔玄也是这个意思,让曹智这小子在巢湖站稳了脚,可就麻烦了,他提醒陆康:“你可别解决了个郑宝,又养了个曹智出来,那可是得不偿失的事。”
    陆康也明白曹智绝不是个善主,但有什么办法赶走他呢?打,自然是不行,陆康的庐江“新伤旧疤”都没长好,这时动兵他实在是没这份力气。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第二百四十五章 尴尬气氛
    通过江夏蛮的这场叛乱,陆康庐江现存的总兵力只剩下一万有余,就算加上乔玄的也只不过两万有余,现在人家曹氏兄弟手上也有这份实力,真打起来鹿死谁手可不好说。并且庐江通过这场战争,粮草、财政出现了一些危机,陆康相信通过一段时期的休养生息,这些困难是会度过的,但现在再来一场大规模战事他实在是吃不消,所以只能从另外角度来解决曹智这个麻烦。
    乔玄想了想,给陆康出了个主意,他说:“季宁(陆康的字啊,你起初说动曹智去濡须坞时不是答应过他保他做丹阳太守吗?现在他想霸占巢湖,你不如言而有信保他做上丹阳太守,这曹智要是得了丹阳这块宝地,还不笑歪了嘴,你也可以顺理成章向他收回巢湖。”
    “对啊!”陆康激动的拍了一下几案,道:“我怎么把这事给忘了,不过陈温这老小子最近不太正常,你说他能答应让曹智做丹阳太守吗?”
    乔玄道:“应该会,你没看这两人眉来眼去像对父子似的,唱着一出戏吗?搞不懂陈温赏识这小子什么,今日竟为他说话?”
    乔玄想了半天,也想不明白,肯定道:“反正这两人一个是刺史,一个是都尉,两人本来就穿一条裤子,陈温可能早有这心把丹阳交给这个曹智,我听说就是因为他身边有好多人反对,才未能通过,说不定陈温正等着像我们两个有份量的人保举呢?”
    “嗯!”陆康点着头,沉吟了半响,也认为乔玄的话有道理,但同时他又疑虑道:“我们这样做是不是太不便宜那臭小子了,白白让他得了个丹阳郡?”
    乔玄“哎!”了声,摆手道:“季宁兄你多虑了,这丹阳是块肥肉,但同时也是个是非之地,陈温这些年就一直想着这块出兵援的好地方,徐州的陶谦也老早盯着这块肥肉,听说陶谦就是丹阳人,他们家主坟也在那,他是一直想把这块地方纳入他的辖区,还有现在在豫州的袁术也想着这块好地方能让他的人来掌管,所以这是个是非之地,谁去当这个太守都很难做,我们只不过做个顺水人情,又可赶走你的心头之患,何乐而不为呢?”
    陆康一听有道理,就立即遣人请来陈温,说是品茶,可品了不到两分钟茶,陆康就开口向陈温推举曹智为丹阳太守。他的理由也很简单,他表示曹智在此次平叛中立的功劳最大,却没给他什么奖赏,丹阳太守一职现在又正好空缺,陆康和乔玄准备联名保举曹智为丹阳太守,请陈刺史过来就是想看看刺史的意见。
    陈温看着两个老友,心里暗骂:“你们两个好啊,到我这做顺水人情来了,谁不知道我的都尉霸占了你的巢湖,你想把他赶走,就动起我丹阳的脑筋来。”
    表面上陈温什么也没表现出来,动作很优雅无比的轻巧着茶碗,像个十足的绅士,在考虑两人的提议,哪有一点骂人模样,想必当年陈温也是个名士之流,否则哪有这幅做派。
    其实陈温早有心把丹阳给曹智,不说别的,丹阳郡不就是曹智打下来的吗?而且这小伙子对他忠心,对今年的扬州财政也出力很多。丹阳被攻克后,陈温曾经也提出过这事,但他的州府核心成员明显意见不统一。
    反对派已邓艾为主,支持派以他的女婿枣袛为首,双方争辩了许久,最奇怪的莫过于反对派邓艾反对曹智出任丹阳太守的同时,却推举枣袛出任丹阳太守,这真是滑稽。但陈温明白这是邓艾为了避嫌,邓艾要让其他人知道他反对曹智出任丹阳太守,不是为了自己谋取这个职位。
    目前,丹阳事物倒是有邓艾代管着,曹智出征前也向陈温推举了祢衡做丹阳相,陈温当时并没有马上答应曹智的表荐,说是要考虑、考虑。曹智此举是有心的了,但当时他要急着赶往荥阳,去救曹操,也就当提一下,并没有多做坚持。但后来陈温考虑再三,让邓艾一人代理丹阳事物,曹智一时半会儿又回不来,这丹阳太守一职陈温还决定放放再说,这样一来对曹智这个帮他夺回丹阳的功臣来说未免有些不公,所以就在半年前,陈温表祢衡为丹阳相。
    这时,有陆康和乔玄共同推举曹智为丹阳太守,那是再好不过,他完全可以借此解决丹阳太守的空缺问题,也给曹智一份顺水人情。但陈温一来对曹智还吃不太准,二来正因为是陆康、乔玄推举,他不希望曹智将来感谢错人,所以他决定先不急着答应陆康、乔玄这两个心怀鬼胎的家伙,他先要跟曹智好好谈一谈。
    陆康为官多年,太极拳自是擅长,他沉吟了会儿,然后笑着对陆康、乔玄道:“我很认同两位太守的意见,我也认为曹智是丹阳太守的不二人选。”
    陆康、乔玄听到这里相视一笑,心里都是暗暗松了一把,但还没等他们高兴起来,陈温又继续说道:“但不是我不肯表举曹都尉出任丹阳太守,不瞒两位,我在大半年前就提出过让曹都尉出任丹阳太守一职,但州府有很多人反对这一提议,使我非常为难。”
    “哼!”陆康首先变脸道:“反对!不就是那个邓艾吗?他无非也想做这丹阳太守之职,跳得跟只蛤蟆似的,他有战功吗?丹阳是他打下的吗?一个寒门子弟,寸功未立,竟妄想爬上太守之位,简直是痴人做梦。”
    “唉!”陈温马上笑着解释道:“陆太守此言差矣,邓艾并没有出任丹阳太守之心,他只是认为曹都尉不合适。”
    陆康道:“那谁合适?他合适?哼,我看他做了几年别驾,就自以为是号人物了,对扬州事物指手画脚,这和刺史太过宠信与他不无关系。”
    陈温一听怎么连他也指责上了,脸色也不好看起来,锊着短须没有接茬,书房内的气氛一时尴尬之极。
第二百四十六章 稀里糊涂
    陈温暗想:“这话应该说你陆康自己,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